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在空調逐步普及之前,大部分學校教室裡的降溫設施都是吊扇,而這些毫無防護的吊扇,尤其是年久失修,轉起來“咯吱咯吱”響著搖搖欲墜的“大刀片”,更是成為很多上課不專心的學生們YY恐怖片的好題材。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簡直是電鋸驚魂的好素材

事實上,這些電扇也發生過掉下來的事故,而且由於需要向下帶風,葉片的設計也使得其加速方向是向下而不是向上,所以一旦電扇掉下來,不止是幾公斤電扇的重力加速度,還有旋轉葉片自身的加速。。。。這玩意看起來很“暴虐”,實際上力道並不很大,但即便如此,金屬葉片也足以傷人。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確實有掉下來的案例,但是學生是被砸傷而不是砍傷

近年來偶有吊扇砸下來的案例,但是學生多是砸傷或者砸加砍,而沒有出現那種大家小時候YY的切割的畫面。一些手持式的小電扇更是直接用小橡膠葉片,小孩可以用手戳進去玩。但是如果是直升機的旋翼,這危險性就大很多了。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韓聯社的畫面

直升機的旋翼倒是輕易不會往下掉下來,但是如果旋翼飛出去了,那就是大事了。而就在幾天前,韓國一架正在測試直升機就發生了這麼一場悲劇,當飛機起飛4-5秒後,直升機的旋翼突然飛了出去,直升機當即墜毀。據稱機上6人中5人死亡一人重傷。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出事的MUH-1直升機

韓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這款MUH-1直升機是韓國與歐洲直升機公司共同研製的雙發8噸級通用直升機,最多載員9人,機組成員2-4人(作為通用直升機可以佈置兩名機槍手提供側舷火力)。在2010年首飛,2014年開始交付基本型,而此次墜毀的海軍陸戰隊版還在測試階段。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陸戰隊版首批兩架MUH-1

近些年,類似T-50\MUH-1\韓版四代機的項目層出不窮,而之前T-50教練機的成功也讓韓國的飛機生產設計技術得到鍛鍊,但是總體來看韓國的航空工業仍然較為稚嫩,雖然其外部環境更好方便買買買,而且在某些方面也算是有一些獨到之處,但是總體實力別說與歐美相比,即便與被國人吐槽了好多年的中國航空工業相比也是落後很多。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據稱是此次事故中飛出去的旋翼,可見根部整體斷裂

儘管近些年電子模擬技術發展迅速,但是航空工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門經驗科學,想想為啥08年日本的來華救援隊都迷路到了綿陽,除了九院以外還有亞洲最大的風洞群啊......這些數據、一些加工的技術、訣竅很多都是一點點試錯試驗出來的結果。所以韓國貨雖然不少外表看起來還可以,但是作為一個後起的航空工業國家,其總體實、經驗都還不足。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視頻中旋翼飛出去的瞬間

相較於戰鬥機,直升機飛行員的生存性更為堪憂,一方面是其往往更接近戰場,且近地空間無論是地表建築物還是亂流都更多,威脅航空安全。另一方面,由於旋翼的設計,所以想要逃生很難。美軍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強整體框架強度,然後增加座椅和乘員座椅緩衝,是一種“硬抗流”的玩法。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事故現場

而俄軍在卡-50和卡-52上創造性的推出了使用爆炸螺栓在關鍵時刻炸飛旋翼然後人員彈射出去的方式,避免飛行員被高速旋轉的旋翼切割。但是目前實戰效果來看這玩意的成功率也一般,畢竟武裝直升機的作戰環境惡劣,很可能一下子就被打掉飛行員不像是高空戰機駕駛員還可以有機會挽救一下,不行再跳傘。

學生時你怕過吊扇削頭頂麼?還有更狠的,螺旋槳直接飛出去

雖然實際效果一般,但是好歹給了駕駛員一個心理安慰

而卡50/52也算是唯一一款機組會主動將旋翼拋出去的直升機,只是當旋翼被炸飛的時候,也是這架飛機可以結束自己歷史進程的時候,是飛行員最後的自保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