漵浦or隆回,誰是花瑤正宗?

花瑤挑花

漵浦or隆回,誰是花瑤正宗?

花瑤,中國瑤民族的一個分支,居住在漵浦縣南及隆回縣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近年來因隆回縣推出虎形山“花瑤文化”,才引起學術界廣泛重視。最近所見學術報告以隆回屬湘中婁底地區,簡單地認定花瑤屬“梅山文化”之列。撇開結論對錯不說,這種以現有行政區劃論證民族文化源流的方式實在太過草率,據清代同治年間《漵浦縣誌》記載,現屬隆回縣虎形山和茅坳的花瑤,原是屬漵浦縣十大瑤峒之一的“白水瑤峒”,與新化、安化一帶的梅山文化大相徑庭。1953年,虎形山、茅坳劃入隆回縣管轄,隆回才有花瑤之說。因此,花瑤正宗在漵浦應該沒有爭議。

探索花瑤歷史源流,當然要從地方歷史沿革尋找線索,在隆回明清以來的地方誌中恰恰並無花瑤的明確記載,倒是在漵浦的地方誌中,清楚地記錄了花瑤的脈絡。據清同治《漵浦縣誌》記載,漵浦有十大瑤峒(又稱瑤山)居住在縣南一帶的崇山峻嶺之中:“雷打峒,縣治南200裡,瑤總一名,共瑤戶九十八戶,至白水峒40裡;白水峒,縣治南200裡,瑤總一名,共瑤二十戶,至兩丫坪鄉大竹峒20裡;梁家峒,縣治南185裡,瑤總一名,共瑤十八戶,至蒲家峒80裡;蒲家峒,縣治南115裡,瑤總一名,共瑤一百四十六戶,至龍潭鎮70裡。(以上四峒與武岡連界,設團總一人。)九溪峒,縣治東南175裡,瑤總一名,共瑤二十五戶,至金竹峒20裡;金竹峒,縣治東南182裡,瑤總一名,共瑤九十四戶,至對馬洞30裡;對馬峒,縣治東南150裡,瑤總一名,共瑤一百八十二戶,至累打峒60裡。”其次還有大竹峒,小溪峒,累打峒。經調查,《縣誌》所說的十大“瑤峒”,均分佈在今漵浦縣南的兩丫坪、中都、沿溪、陶金坪、統溪河、小橫壠、九溪江、北斗溪、葛竹坪、溫水、大華、橫板橋、龍潭、黃茅園以及1953 年後劃歸隆回縣的茅坳,虎形山等十六個鄉鎮。除劃歸隆回縣的“白水瑤峒”外,其餘九大瑤峒仍然屬漵浦縣轄。

巫師表演法術

漵浦or隆回,誰是花瑤正宗?

花瑤的源頭在“瑤”,因服飾獨特、色彩豔麗,特別是部族女性挑花技藝異常精湛而被稱為“花瑤”

清同治《漵浦縣誌沿革》記載:“漵浦古蠻夷之地、唐虞為要服,屬荊州,夏商周因之。”這裡所說的“蠻”,指的是原活動於我國黃河流域內一個古老部落群體。後被羌戎,東夷等聯盟所擊敗,逐漸南遷於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印度支那半島”。《說文》曰:“蠻,南蠻”,《玉篇》曰“蠻,南夷名”, 當時的南蠻屬荊州所轄,古文獻中又稱它為“荊蠻”。湖南省社科院何光嶽先生在《南蠻源流史》中說:“南蠻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以苗、瑤主體還有濮、巴、百越、羌戎、炎黃、東夷等多個民族組成。”

自宋以後,隨著地方誌和族譜興起,苗、瑤、侗、土家等民族稱呼漸顯。唐初姚思廉的《梁書.張贊傳》記載:“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不賓服。”,瑤族先民因免於徭役,得名“莫徭”,魏、晉、隋、唐、其文獻多以“莫徭”而稱。考其“瑤”字,古時瑤民多被歷代統治者所岐視,所以把“徭”役的“徭”字改為犬旁“猺”。故文獻中的“瑤”字,多是以帶有侮辱性的犬旁“猺”出現。清《漵浦縣誌》又載:“元順帝至正七年(1348)、瑤賊吳大保入寇、攻陷(漵浦)縣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貴州總兵石邦憲平麻塘山瑤沈亞當。”(龍潭營盤山名源與此)明萬曆十九年(1592)新化沅溪賊入寇……,二十四年峒蠻復亂。”“天啟元年(1642)瑤人劉南山、卜連山與邵陽瑤奉明還劫兩丫坪土竹,小溪二峒。”“清康熙五年(1667)董麻子誘瑤人卜羅把種為亂。”

漵浦縣境內的瑤族,主要是以花謠為主,其次還有花褲瑤和七姓瑤。花瑤的得名,源於其特別的習俗,因服飾獨特、色彩豔麗,特別是部族女性挑花技藝異常精湛而被稱為“花瑤”。

坐堂對歌

漵浦or隆回,誰是花瑤正宗?

遠離交通要道,避居深山老林,漵浦花瑤至今保留著獨特習俗和信仰.

花瑤民族是歷史上遷徙較多的民族。自秦漢以以來,瑤民族的先民,由於部落的戰爭,官府的鎮壓和驅趕,他們有過很多次大的遷徙。雪峰山山高林密、土地肥沃,大量開墾的梯田為花瑤定居創造了條件。因為地處大山深處,比較封閉的自然環境使他們獨特的習俗和信仰得以保留下來。《漵浦縣誌. 瑤俗》記載:“瑤依山而居,斬木誅茅,取蔽風雨,間有瓦屋,無窗牖牆垣。內設火塌,高四五尺,左右各一,中置火爐,炊臥其上,男女無別。客民宿其家就西榻,主人就東榻。”“嫁娶亦用媒妁。或郎舅結婚。女子初嫁,猶居母家歲餘,及生育後,則於臘月二十五,六日歸夫家,至新正,夫備酒醴同妻到岳家,請瑤巫祝祭祖先”。“處女與人私通,父母不禁,謂人愛其美。已嫁,防閒及嚴,每行夫前妻後,有犯之,則舉刃相向。婦女不行拜跪禮,自謂辛女後......”

花瑤信仰鬼神由來以久,“平民常年禱禳,不獨延請僧、道、巫覡拜祝,併為演劇酬神。”“疾病祈賽、聽命於巫”。時至今日在山背沈家灣瑤寨瑤巫楊庭洪家裡,所見“瑤巫”所使用的面具、咒語、符篆、占卜等法器都還一應俱全。每當有族人生病,他們認為是妖魔鬼怪捉弄,必請瑤巫“癟皈”驅鬼消災。婦女懷孕,請瑤巫“癟皈”求神保佑。殺豬過年也要請瑤巫“癟皈”,探聽來年之禍福。人死了請瑤巫“癟皈”打開道路,是死者順利到達天堂叫“呦嗄瘧”。瑤民把一切災禍,疾病都歸昝於神靈,靠“癟皈”來消除。

花瑤民族節日較多,大節有春節,端午節(瑤語稱“討念拜”,)“討僚皈”(其意是逃脫兇惡的菩薩)。最隆重的是臘月二十八過年,農曆五月十五至十七“討念拜”,七月初二至初四和初八至初十兩次“討僚皈”。瑤民男女老少喜歡“夜訕”(唱山歌)。每逢喜慶都要“擺歌堂”。歌手隨編隨唱,出口成章、男女彙集,歌情觸發,一唱一和,通宵達旦,甚至幾天幾夜。(作者禹經安系漵浦縣圖書館原館長、現漵浦縣屈原學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