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刚刚接到了通知,母校要举办六十周年校庆,历史系,不,早升格为历史文化学院了。现任的院长是我上届师兄,我同寝室的四哥被师兄委任为院庆办筹备组秘书长,他在群里发消息让大家都回去,既是捧场,也是重温一下那段的时光。

毕业真的已经二十几年了吗?时间的流逝真的让人无奈。

这几天,我开始翻找着过去的旧物,努力去勾勒那四年的印迹。竟然在前几年开通的一个博客中找到一篇旧文,很是感慨了一番,重新整理了下,发上来,权当一种慰藉吧。

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我在大学的四年基本上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只有大三时的实习,现在想来,真是一段生命中的好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

我在大学学的是师范,历史专业,因此我们日常一项重要的功课就是“学说普通话,学写规范字,学练教学教法”,每到大三的实习也是到学校去教课。我们这次实习一共安排了7个学校,其中我们六个人被分到一所企业的子弟中学,由我们系的副主任王老师带队。这所学校距离非常远,坐公交车得倒三次,单程就得一个小时。好在我们两个男生都有自行车,其她的四位女生就只得挤公交了。

曾经在师范的人有可能依稀记得,在1993年前后的大学校园,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哪怕是最破最破的,就比如说我的那辆,都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想当年,能骑自行车穿梭于宿舍、食堂、教室之间,尤其是有人向你借车的时候,那种美感、自豪感、幸福感。。。。。。。。等等等等,实在是难以言表!

我们的自行车大都是当家教的成果。我当时是教一个在市郊住的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男孩,每月100元,每周四、六、日三次,家长负责提供一辆自行车。现在想来,给这么小的孩子聘家教,估计就是家长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找个大保姆而已。每想至此,不觉哑然。

不过,我刚开始当的还算认真的,还写了个教案,虽然根本没用上。但后来就没办法了。总之,这份家教生涯,也是我唯一的家教生涯,一共维持了三个月左右,去掉阴天下雨刮风,踢足球等借口,一共也不过去了20几次,算是辛辛苦苦挣了150元钱。我用这钱先是给自己买了双足球鞋,再给我妹妹买了一把她憧憬已久的吉它,剩下的,其实就是每天不断的修车了。

虽然家教生涯不长,但这辆破自行车却一直伴我到毕业,直到发派遣证的那天,我才千恩万谢的给人家送回去。

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报到的那天,我和另外一名男同学加上带队的王老师是骑车去的,其他几个女生坐车。几乎是一同出发,一同到达。接待我们的,记得一位陈校长,一位李校长。

我们得到了校方的热情接待,甚至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按照安排,我们负责代初一6个班的历史课。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间空教室用于备课,一周后试讲。

这间备课的教室就此成为了我们的乐园。

教室中间是用四张乒乓球台拼成的大桌,屋角还有一副康乐棋 ,隔壁是乒乓球活动室。

那一个月,我们的生活是既有序又有趣。

我们集资买了20斤大米,每天早上骑车或坐车到学校“上班”。然后用学校的气锅蒸饭。上午备课。中午集体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市场采购些青菜、熟食。回来边吃边闹边聊,鑫是她们寝室的大姐,也是我们的大姐,大姐有大样,刷碗洗菜干活都由她分配,我们意见一致时,她说了算;我们意见不一致时,也是她说了算!

中午,我们一般是玩玩球或棋,这就是我的天下了,因为我自幼贪玩,所以我便成了当然的老师。到现在,备课的内容我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但是他们几个在我的“指导”下,都学会了打康乐棋和乒乓球。

下午,则干什么的都有了,一般情况下,会、巍、萍、大姐都去隔壁的活动室练习试讲,把门一关,对着空屋子试讲,可以保证不紧张。我则是因为中午教他们太累,趴在桌子上睡觉居多。气得大姐等人经常用棋杆捅我,用杯子、盆子敲桌子震我……

因为我们的条件也许太好,是六个实习学校中唯一有娱乐工具的,或者是我们这个 小集体组织、宣传的好。陆陆续续的,其他学校实习的同学在中午也“不远万里”的上我们这里来参观、考察、学习。甚至,后期我们寝室的老大竟到我们这儿入伙了。并且堂而皇之的拒交伙食费,还把自己美其名曰“客人”。

我们经过一周的辛苦训练,开始走上讲台,正式讲课了,也开始了那一段神圣而崇高的教师生活。我记得一共是三周半的时间,我讲了七节课,开了一次班会,第一节课是“春秋五霸”。

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正式讲课毕竟和试讲不一样,当我登上讲台,面对那些如此真实的学生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惶恐,之前的一些演讲技巧方面的准备都用不上了。然而,当我进一步面对那些无比清澈的眼神,而那些清澈的眼神中又带着多少憧憬,又有多少好奇时,我又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责任感和压力感。

有可能是我命运好,第一次讲课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是初一的学生,大概就是十三、四岁,还很单纯,很宽容;还不会复杂,不会苛求,不会捣乱,他们有的只是一种新鲜和好奇。不象我们有去高中实习的学生,教的是高中生,就没那么幸运了。

总之,这七节课,对我来说是神圣而又兴奋的。记忆中,没有学生捣乱,没有让我有任何的难堪。讲课过程中,他们是那么配合,小测验,交的那么齐,即使有个小同学把思想家“荀子”写成“苟子”,都显得那么可爱。

我上课提问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甚至有位小同学站起来之后竟忘记了我提的是什么问题了………

有可能是因为我与同学们融入很快的原因,到上第四节课时,我就能基本上叫出全班同学的名字,班主任张老师在我最后一节课前,也即将要结束实习生活之前,又给我一次机会,开个班会。

班会的名字,我取名为“说句心里话”,我用美术字的形式把它写在黑板上。

班主任张老师和我们实习的其他同学也过来参加。我要求同学们每人都可以说说心里话:“长大了,想要干什么?”这是个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最具诱惑力的话题。然后接着是“现在怎么做?”

整个班会前期进展顺利、热烈。但毕竟我的经验不足,接下来局面就难以控制了。同学们异常兴奋,他们被我带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却收不回来了。许多同学已经不是说心里话,而是在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了,我虽然用我相对丰富的知识面,解答了一些问题。但却离主题越偏越远。当又一个小朋友的问题“老师,你说苍蝇为什么能趴在棚上不掉下来?”,引起一阵轰笑之后。班主任张老师及时上场为我解围。

“同学们,”她诚恳的说,“今天对大家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我们有这么多大学生老师来到我们中间,他们能考上大学,并且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有很多好的学习方法,今天也想传授给大家。我看下面,我们就向他们请教一些学习上的事,大家说好不好?”

…………

现在想来,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我这几位同学也悉数登场,最后把整个班会带到高潮。

那段时间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我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份职业,喜爱上了那些孩子。直到今天,我有时也在困惑,尤其每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来的时候,我就在想那时的岁月,想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想那些那么纯真、清澈的眼神。不知道他们今天都在做什么。我甚至想,要是我真的当了一名老师,我一定会是个好老师。我能够深爱这份职业,深爱那些孩子!

在这个班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同学,一个是班长,姓李;另一个是坐在第一座的一位小女孩,姓施。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愿意举手发言,但据我的观察,有很多问题他们明明是会的。施坐在第一座中间,穿着总是很鲜艳,气质明显和别人不同,显得含蓄而又充满幻想。应该是家庭条件很好吧。上课听讲很入神,但回答问题却总是很腼腆,显得信心不足。不象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记忆中她好像没举过手。有很多次我都在用眼神鼓励她,希望她能勇敢一些。李的情况则不一样,显得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成熟很多。他的眼神中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在我最后一节讲公开课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因为有校长和很多老师听课,这也是最后决定我的实习成绩的时候。一下子班级来了那么多人,黑压压的,同学们都很紧张。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麻烦——几乎没人举手发言!

我用热切的眼光搜寻每一个平常都积极踊跃的同学,这时候却都呆若木鸡了,只有李每到快冷场的时候,这时候才慢慢的举起手。我不禁暗暗叫好。心想,这小子以后一定能有大出息!那节课,我一共只提过五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都是他回答的。后来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学才慢慢的反应过来。

时光流逝,转眼已经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这些同学都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

第一座的小女孩——快乐的实习生活

而我最后,终于没能走上讲台,而是改行到了机关,虽然也同在这个城市,但是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二十几年里,我多次回母校,母系,甚至还曾专程到过我实习时的学校,但是却再也找不回当时的感觉。我的一些同学到高中当了老师,四哥留校。他们还都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我也不止一次表达羡慕之情,却每次都招来了一顿非常不屑的抨击!有可能真如《围城》所言,一墙内外,两个世界,你羡慕我的风光,又怎知我却在羡慕你的快乐呢!又有可能是我在机关浸淫多年,很难见到那么清澈的眼光?正如那第一座的小女孩?

重回讲台,真的那么遥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