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這個小山村,爲何吃起了新「大鍋飯」?

淄博这个小山村,为何吃起了新“大锅饭”?

“開飯嘍!”11點40分一到,山東淄博市博山區中郝峪村村民便從家裡、工作崗位上彙集到大食堂排隊打飯。記者採訪當天的食堂午飯有土豆排骨、芹菜炒肉、豆角炒肉、涼拌黃瓜,還有米飯、饅頭、稀飯。村民們坐在寬敞、乾淨的大食堂裡,邊吃邊聊,有說有笑。

今年6月,中郝峪村村民吃上大食堂,一日三餐全免費,這在當地成了頗為轟動的新鮮事。

“以前打破‘大鍋飯’,現在吃新‘大鍋飯’,都是為了吃好飯。”中郝峪村黨支部書記趙東強說,改革開放40年,村裡富裕了,去年村民分紅550多萬元。

而在40年前,由於交通不便、山地貧瘠,村民們“吃飽肚子”還是大難題。68歲的村民張業棟回憶說,當時母雞下了蛋,從來不捨得吃,都拿到集上換點糧食。

改革開放春風來,山村發展換新顏。1979年中郝峪村就大膽分田到戶打破“大鍋飯”。張業棟家的糧食慢慢多了,加上他外出打工的收入,吃飽飯不再是問題,“菜裡有了蛋,有了肉”。

但由於人均耕地少,又沒有其他產業,村裡年輕人陸續都走了,村子進一步發展遇到“瓶頸”。新世紀初,中郝峪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又成了“貧困村”。

如何才能從“吃飽肚子”到過上富裕日子?

兩側青山聳立,村邊河水潺潺,看著美麗的田園山水,趙東強尋思:這裡山好水好,正可以發展鄉村旅遊。在他的帶動下,2007年37戶村民入股,以公司機制發展旅遊;2013年,全村的房屋、山林、耕地作價入股,人人持股,享受分紅。

這些年,村裡翻新了400多間房屋,一座座石頭房古樸而別緻。村裡還打造出馬大娘豆腐坊等諸多特色美食和民俗體驗點,建了水上漂流等遊玩點。一到旺季,這裡經常“一房難求”。

張業棟和老伴現在的主要工作是給遊客烙煎餅吃,月收入上萬元。“撂下了鋤頭,烙起了煎餅,我這近70歲的人了,真沒想到還能掙這麼多錢。”張業棟說,村裡原來砍樹墾荒種糧食,現在種樹種花引客人,“時代真是變了”。

村裡的年輕人也都陸續回來了,村旅遊公司裡來自各地的年輕大學生已超過20人。

村裡旅遊紅火起來,但“吃飯”卻又成了問題。由於大都忙著在公司上班,村民們每天回家做飯、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辦個大食堂,全村人都來免費吃。”趙東強一提議,村民們紛紛說好。

今年6月份,大食堂開業了!“食堂的菜比家裡樣數多。”“不用刷鍋、洗碗,可省勁了。”村民們言語中透露著滿意與高興。71歲的單身漢李興三說,原來做一頓吃一天,現在一天三頓熱乎菜。

趙東強說,全村360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年費用約280萬元,村裡完全負擔得起,並且村民可省出大量時間更好服務遊客,不再“家家生火、戶戶油煙”,環境也更好了。

如今,中郝峪村已是“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去年,村旅遊收入2800餘萬元,除去給村民的工資等,公司利潤1000餘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8萬元。“俺家四口人幹活,去年收入30多萬元。”62歲的村民張業芬說,預計今年還能增加七八萬元。

站在村東的大山上俯瞰,這個綠樹掩映、青瓦白牆的村落,猶如綠色海洋中踏浪前行的美麗帆船。從分田到戶到人人入股,從打破“大鍋飯”到吃上免費大食堂,從向貧瘠山地要糧到靠綠水青山致富,40年來中郝峪村在生產與生活方式“輪迴”蛻變中,見證了農村的滄桑鉅變,也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下生動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