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看得見他人痛苦的人間才有希望!看見他人痛苦時一念是天堂,只看見自己私慾時一念是地獄。

《我不是藥神》含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影片的力量,一種是現實的力量。這部影片所表現的是理想化的真實,是過濾後的人生,現實中真實的人性遠比電影複雜,也更慘烈得多。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現實社會中陸勇給其他患者代購藥品,因為這樣的人稀少成了新聞人物,影片中的程勇是個到最後自己甚至搭錢賣藥的藥販,這幾乎是一種不可能的理想化的存在,其實更多人更像張長林之輩;患者對為他們提供便宜藥的程勇是否感激挺身保護是個未知數;幫著程勇賣藥的那群人在現實中會不會轉手高價出售?一切都是個謎!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警察和公職人員冒著失去前程和工作的風險去保護有良心的藥販子,這在現實中有點不可思議,儘管影片中很多都是我們望塵莫及的事情,但我們還是被感動了,落淚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影片演出了我們想要的期待,演的人性很美,雖然現實很骨感,但理想是豐滿的。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見了痛苦,看見了問題,然後看見了希望,看見解決問題的辦法。一群人的苦難遇到一個人的慈悲時,我們看到了弱勢群體的訴求。藥販子程勇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他人格和心理的演變,程勇看見黃毛搶藥是為了分給同住的病友,他決心拉黃毛入夥,當程勇看到呂受益因為斷藥遭受折磨時他決心繼續冒著風險帶藥。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呂受益的離去,眾多病人和家屬的期待,程勇原價或賠本賣藥,警察曹斌贊同程勇的義舉,他要給程勇和病人們一條活路。在這群人身上,我們恰好看到了惻隱之心,義舉之心。做好人難,做長期的好人更難,程勇知道一念天堂和一念地獄的區別,愛是他的鑰匙。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看得見他人的痛苦,這世界才是天堂。一念之間,人性的轉變在影片中是理想化的,幫助程勇賣藥的人無意中流露著私心雜念。呂受益讓程勇帶藥,他自己知道帶藥是犯法的,他希望別人為風險買單,當程勇打算放棄賣藥時,幫他賣藥的病友或憤怒或失望,他們不肯為程勇著想。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程勇面對呂受益媳婦的抱怨,他的一片真心被全部抹殺,從前程勇幫助老呂的所有的好都在怨氣中消失殆盡。影片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不堪,痛苦讓很多人變態扭曲,程勇用自己的“道義”做基礎當了一回好人。

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這是病人的心聲,也是呼聲。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病人和家屬和藥販子之間存在互惠互利的關係,藥販子帶藥延長病人壽命,病人家屬希望少花錢,求生欲是最大的動力。在特定條件下,我們不能簡單判定對錯,在生死麵前有些人活明白了有些人喜歡自欺欺人。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這部電影的意義在於把社會問題拋了出來,讓大家看見聽見。每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各方利益在不斷博弈,找到出路是病人們最渴望的事。為了生存和生活,有人喜歡讓別人當勇士,自己當看客,這類人自以為高明和高尚,不過就是一種變相的耍流氓而已。

我不是藥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我不是藥神》把故事講得很明白,給我們看了很多人內心的絕望和無奈,成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部電影是一面鏡子,鏡子裡醜陋和俊俏的面孔都在,真實的困境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