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 K50 終於上市了,除了 68 萬的售價,你還應該關注什麼?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70 萬的售價固然引入注目,但是最為中國第一輛國產純電動跑車,前途 K50 的意義更值得關注。

——前途 K50 跑車聽說過嗎?

——哦,就是那個年年參加車展,但就是不上市的電動跑車?

提到前途 K50,這樣的回答應該並不新鮮。前途汽車多次把 K50 帶到北京和上海的車展上,今年還在北京三里屯搞了自己的體驗店「前途驛」。對於一款車來說,這樣的「前戲」足夠久了。

算下來,這輛車從原型車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四年的曝光期,不過在 8 月 8 號這天,它終於結束了「就是不上市」的尷尬。前途汽車在自己的蘇州生產基地正式把它推向大眾市場。

原本以為售價會有驚喜,但是當「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 68.68 萬」公佈出來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是一家「耿直」的公司——之前官方透露價格就是 70 萬左右,真是「誠不欺我」,沒有驚喜。相反,在不少吃瓜群眾看來,這是一個足夠「驚嚇」的價格——一個新品牌的國產電動車,憑什麼賣到 70 萬?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考慮到各地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差異,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在發佈會上表示,無論用戶來自哪座城市,即便當地的補貼較低、甚至沒有,前途汽車也執行同樣的終端售價,其中的差價由前途汽車承擔。

爭議註定會存在,但是有爭議就意味著這輛車成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至於值不值?總有人會為它買單,比如上市會現場就交付了 4 臺車。

前途 K50 的定位是「國產純電動城市跑車」,就像之前我們在試駕文章裡說的,它並不是超跑,但卻是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國產電動跑車。

按照前途所說,這款城市跑車注重的是駕駛樂趣和舒適性(聽起來有點矛盾?),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城市裡的日常通勤。

再次給不明真相的同學擺一些參數: K50 整體車身尺寸為 4634/2069/1253mm,軸距為 2650mm。這個車身長度和軸距基本與法拉利 488 一致,但是車寬卻大幅度超越了 488。電池組容量 78.84kWh,官方公佈的續航里程是 380 公里。將近 80 度的電池包,也幾乎是國產電動乘用車裡容量最大的。電機用的是兩顆永磁同步電機,雙電機的總峰值輸出達到 280 千瓦、580 牛·米;BOOST 模式總輸出達到 320 千瓦、680 牛·米,百公里加速為 4.6 秒。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上市發佈會上,K50 的服務和銷售模式一併公佈:前途董事長陸群宣佈,前途汽車將為今年 12 月 31 日前購車的個人用戶提供「四項終身免費服務」,即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保養、終身無條件免流量費以及終身免費道路救援。此外,還有一系列金融政策,包括 0 利率和超長期限、超低利率等多種選擇,最低首付 13.74 萬元,24 期和 36 期還有低息政策。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前途汽車採用和特斯拉相同的直營模式,可以在前途官網直接買車,另外他們還提供三種「周邊服務」,包括「前途驛」「前途翼」「前途易」。「前途驛」是為消費者提供的線下體驗空間,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開店,蘇州店和廣州店也即將開業。「前途翼」,是一款手機 App,可以把車主、車、充電設施和服務中心連接在一起,車主可以實時遠程瞭解車輛狀態、並對車輛進行管理。而「前途易」,則是一種全生命週期顧問式服務。

繞著工廠搭條賽道?真有這種操作

對於前途汽車來說,除了首款國產電動跑車的頭銜,讓他們引以為豪的還有那個自建的工廠。藉著這次 K50 上市的機會,我們也近距離參觀了這個工廠。

基本信息:蘇州生產基地一期佔地面積 23 萬平方米,投資超過 20 億元,目前擁有 620 多名員工,先期產能規劃為 5 萬臺。工廠分為四大車間,包括焊裝、成型、預裝和總裝。

焊裝車間,佔地面積 18974 平方米,可以實現 98m 的整車焊接長度,擁有 131 臺工藝設備。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第一個全鋁合金框架式車身生產線,攻克了鋁合金焊接熱變形的行業難點。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焊裝車間)

碳纖維成型車間,用於生產整車碳纖維外覆蓋件,前途表示,這是國內第一條碳纖維汽車零部件批量化生產線,而且實現了部分自動化。生產過程中不產生粉塵、VOC,具有一定的環保性。

預裝車間,主要用於保證汽車具備防鏽、防水、密封性能和光潔的外觀。採用常溫固化的密封膠和底塗膠進行焊縫和底部的密封,這樣可以降低能源使用,減少汙染排放。

總裝車間,擁有自動化、柔性化生產線和高效智能的電動工具系統。前途表示,這是國內第一個實現高性能純電動跑車批量組裝的車間。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總裝車間-淋雨線)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總裝車間-底盤線)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商品化線)

身為一家注重技術的公司,前途汽車擁有一系列核心技術能力,包括全鋁合金車身的 SPR 自穿刺鉚接、FDS 熱熔直鑽自攻連接、CMT 冷金屬過度焊等領先工藝,以及 BDC 立體庫。

有意思的是,前途居然還繞著工廠鋪設了一條簡易賽道,用來讓媒體試乘 K50。活動名曰「前途 K50 杯電動跑車邀請賽」,他們邀請了 6 位專業賽車手開著 6 輛不同顏色的 K50 在這條賽道上搞事情。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電動車不像汽油跑車有很大動靜,但是在比賽現場,賽車手開著 K50 一次次地疾馳配合著現場的聲音效果,我還是忍不住揮起了我的小旗子,吹起了我的小螺號(感謝主辦方準備的小道具),於是,氣氛就很火熱。此前的幾年裡,前途一直沒有過多地進行宣傳,這次發佈會直接實時直播一場車賽,把現場氣氛渲染到這麼燥,已經算是很「放飛自我」了。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講故事的陸群

再來聊聊「人」。

陸群,長城華冠和前途汽車的創始人,從事汽車整車設計研發工作超過 25 年。

從 1990 年到 2003 年,陸群一直在北京吉普汽車工作,歷任發動機試驗工程師、產品計劃科科長和產品工程部經理等職務。2003 年,陸群決定攜手幾位長期合作的夥伴創立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為整車製造企業提供全流程的汽車整車設計開發和服務。2010 年,長城華冠設立電動車事業部,全力攻堅電動車核心技術。2015 年 2 月,長城華冠成立全資子公司前途汽車,專注純電動車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從此長城華冠從汽車設計公司發展成為新興汽車產業集團。

這麼算下來,自電動車事業部 2010 年成立起,距今已有 8 年,自 K50 第一輛原型車 2014 年製造完成,距今也有 4 年。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打磨,K50 的上市,絕對可以用「蓄謀已久」來形容了。

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陸群這次在發佈會上的「講話」,並不主要圍繞技術和專業的汽車工程知識展開,而是拋開自己汽車工程師的身份,展現了自己感性的一面。

他說,「當初我和我的團隊決定從合資企業裡走出來,放棄高薪,放棄好聽的頭銜,看似是一場冒險,但是這些其實是我們都想做的。因為我相信能做到,因為我知道當初和我一起出來的每一個合作伙伴,他們各自背後都可以組建一支強大的隊伍。」

這屬於典型的「大公司裡的先鋒派」,但至少從目前來看,他們的決定是對的:在當下這個汽車行業鉅變的時間窗口做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並且把產品真正推向了市場。這樣的成就感,在上市會的氣氛烘托下,足以讓工程師感性起來。

學著去講故事,這對前途可能是一件好事。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一個新造車企在幾年之內有了電動車生產資質,有了工廠和產線,做出了一個產品並把它最終推向了市場。完全跑通這個從 0 到 1 的過程,對一個創業型電動車企來說,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前途的第一款車定位在跑車,這種高維打擊的路數有點類似特斯拉。不論 K50 的銷量如何,至少前途的品牌形象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立了起來。而接下來的第二款第三款產品,才是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豐田 86、馬自達 MX-5 級別的電動跑車?可能真的會有。

陸群本人以及前途汽車團隊很多都是汽車工程師出身,所以在品牌基因、做事方式上就與蔚來、小鵬等新造車團隊不太一樣。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年他們在認真造車,也最終交了階段性答卷,不過,僅僅有工程師思維還不足以讓前途獲得成功。畢竟,我們已經習慣了動聽故事,習慣了宏大敘事,習慣了被「互聯網化」,這些卻不是前途的團隊所擅長的。

但是,作為新造車大潮裡的一個獨特樣本,前途汽車和陸群的故事還會繼續講下去。至於 K50 將近 70 萬的價格?這可能並不是重點。

作者問答

問:你覺得什麼人會買前途 K50 ?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踴躍回答!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前途 K50 终于上市了,除了 68 万的售价,你还应该关注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