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平頂山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特別是鄉村旅遊,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在周邊地區已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依託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是平頂山旅遊扶貧的必由之路。平頂山旅遊扶貧工作在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注重政策引導,突出產業幫扶,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富民工程。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天瑞旅遊為貧困留守兒童捐贈學習用品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天瑞旅遊為貧困留守兒童捐贈學習用品

平頂山市旅遊扶貧工作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實施新舉措。以《平頂山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為藍本,結合平頂山實際,制定了《推進旅遊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實施鄉村旅遊策劃工程、旅遊企業帶動扶貧工程、鄉村旅遊特色商品產銷工程、鄉村旅遊推廣宣傳工程、旅遊扶貧人才培訓提升工程、全域旅遊優秀鄉鎮創建工程等十大工程,推進全市旅遊扶貧工作;各縣(市、區)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的政策舉措。二是探索新模式。鄉村旅遊成為旅遊扶貧的主陣地,旅遊扶貧已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推出了景區帶村、景區+農戶、景區+就業、景區+培訓等多種有效模式,一批鄉村旅遊新業態紛紛湧現。三是取得新經驗。堅持黨委政府統籌行動,整合各方力量推進旅遊扶貧;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運用市場機制使旅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尊重群眾意願,提升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增強其“造血功能”,充分調動老百姓在旅遊扶貧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展現新成效。全市28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進一步完善了遊客中心、停車場、旅遊廁所、標識標牌等旅遊基礎設施,部分村編制實施了旅遊策劃規劃。2017年,28個村中已經有4個整體脫貧,帶動了11000多人脫貧致富。動員全市涉旅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著力推進旅遊企業結對幫扶、就業安置等多種形式開展旅遊扶貧工作,把旅遊扶貧工作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星級旅遊飯店、鄉村旅遊經營單位等創建和評定工作中的必備要素和重要指標,實行“一票否決”。2018年1到6月,全市23家A級旅遊景區和3家擬創建A級旅遊景區的企業通過提供就業崗位、採購農副產品、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公益捐助、減免攤位費、慰問等方式帶貧助貧,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幫扶了28個貧困村,帶貧726戶,1600人;42家星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解決了95個貧困群眾的就業崗位;全市21家星級酒店通過結對幫扶、定點採購農副產品、在商品服務區或公共服務區設立扶貧商品專櫃、加入培訓等形式開展扶貧工作;旅行社和分社根據自身規模,通過開發鄉村旅遊線路、合理串聯貧困地區旅遊產品等形式為鄉村旅遊貧困村輸送客源,在旅行社和星級酒店近年來經營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帶貧52戶,91人;全市旅遊商品企業通過結對幫扶、帶動就業等方式開展扶貧工作,投入了20多萬元。

一、注重規劃先行,明確旅遊扶貧工作思路

魯山、舞鋼等地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動力,推進旅遊規劃全域化、旅遊產品全域化、服務體系全域化、旅遊要素全域化。規劃是“第一粒紐扣”,“旅遊+扶貧”離不開科學的規劃引領,魯山、舞鋼、郟縣依據已經實施的《平頂山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平頂山市鄉村旅遊規劃》,先後啟動了《全域旅遊規劃》,郟縣創建全域旅遊優秀鄉鎮的姚莊、茨芭、冢頭三個鎮的旅遊規劃已全面啟動編制,在規劃中重點突出旅遊扶貧,在全市範圍內,初步形成了市、縣、鄉旅遊規劃相互統籌、全面推進的旅遊規劃體系,為旅遊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注重典型示範,大力推進旅遊產業扶貧

平頂山的旅遊扶貧工作以培育塑造旅遊扶貧典型企業,注重旅遊人才培訓為重點,以點帶面,打造示範,湧現出多個措施得力,效果明顯的旅遊產業扶貧模式。

(一)“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天瑞旅遊集團是平頂山市的龍頭旅遊企業,其下屬的堯山和中原大佛景區,對幫扶的魯山縣趙村鎮和堯山鎮的上湯村、灶君廟村、西竹園村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修建道路和橋樑、安裝路燈、並對道路周邊進行綠化,還投入解決供水、修建文化廣場、衛生室,有效改善了貧困村的村容村貌。同時,還吸納安置堯山鎮、趙村鎮116個貧困戶,438名貧困人口就業,幫扶上湯村70%的農戶開設了農家樂餐飲住宿業,帶動灶君廟村18戶貧困戶脫貧;堯山水世界景區每年無償為景區所在的賈店村479戶村民繳納新農合參合費用。隨著全域旅遊的興起,其他新開發的小景區也紛紛帶動貧困戶就業。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天瑞旅遊為貧困留守兒童捐贈學習用品

(二)“景區+農戶”模式,依託旅遊促進創業,讓貧困戶變老闆。魯山縣墨子古街景區貫徹落實萬企萬村幫扶脫貧攻堅等有關精神,迅速成立幫扶領導工作隊,與平頂山市旅遊局、魯山縣政府有效對接,對景區所在的堯山鎮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摸底排查,並分門別類制定對應的幫扶措施。景區利用墨子古街現有商鋪,對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實行水、電、路三通入戶,免房租、免提成入住古街經商;對開發景區租用貧困戶土地的商戶,每年給予土地入股分紅;對沒有經商條件的貧困戶,景區安排家庭勞動力上崗從事“保潔、花草種植”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人均年收入2萬餘元。僅墨子古街一條餐飲遊樂的仿古街區,就為150多戶貧困戶的家庭成員提供了就業崗位,成為全省“景區+農戶”帶動扶貧的亮點景區。堯山花海景區,34戶貧困戶享受到土地入股分紅待遇,另有多名貧困戶在這裡就業。

(三)“景區+就業”模式,依託旅遊促進就業,讓貧困戶變員工。為進一步推動魯山縣旅遊業轉型升級,推動優質旅遊資源整合,增強市場競爭力,平頂山市旅遊局指導魯山縣對堯山鎮境內的堯山第一漂、堯山通天河漂流、堯山大峽谷夢幻漂流及堯山大峽谷漂流等4家漂流企業,整合為河南堯山大峽谷漂流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每年季節性用工達到1200多人,其中對貧困戶優先錄用,佔據四成以上。真扶貧、扶真貧,今年6月30日,在魯山縣堯山大峽谷漂流景區舉辦旅遊扶貧行動大會,推出具體舉措,以實際行動幫扶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6月30日當天集團為貧困戶提供了400個就業崗位,226名現場簽約。還設立‘貧困生助學基金’;自2018年起凡堯山鎮籍考上大學的貧困戶貧困生,每年每人2000元助學金;平頂山市旅遊局還授予其“旅遊扶貧基地”,這對景區進一步旅遊扶貧也注入了動力。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堯山大峽谷漂流集團旅遊扶貧行動大會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旅遊扶貧基地授牌儀式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貧困戶招聘現場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平頂山市“景區帶村”模式,依託旅遊改善村貌,讓貧困村換新顏

堯山大峽谷漂流

(四)“旅遊+培訓”模式,依託旅遊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提升“造血”能力。平頂山市旅遊局建立長效的技能培訓機制,統一幫助企業開展貧困崗前培訓,對貧困村村民開展餐飲和客房服務、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經營管理、接待禮儀、鄉土文化講解等方面培訓,率先培養一批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致富能手、土專家,再影響和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綜合素養,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實現員工“造血”“輸血”緊密承接,讓農民變員工達到“無縫銜接”。此外,平頂山市旅遊局還實施旅遊扶貧人才培訓提升工程,從全市各類院校,以及農林、水利、畜牧等部門徵集旅遊扶貧培專家人選,組建了旅遊扶貧培訓講師團,培訓鄉村旅遊管理人才,2018年培訓深度貧困村中建檔立卡旅遊扶貧重點村村官及旅遊管理服務人員1000人次以上,有計劃地組織旅遊人才培訓,目前,已開展了三批次的旅遊扶貧培訓工作。

三、注重科學引導,積極開展公益捐助

由平頂山市領導親自協調,平煤神馬集團於6月15日向魯山縣捐贈9臺新能源客車和3個60kW的充電樁。所贈客車為鄭州宇通33座純電動客車,每臺價值35萬元,充電樁單價6萬元。客車用於在魯山縣旅遊景區點之間的遊客運送,深入打造魯山縣鄉村旅遊的一日遊線路,進一步為魯山縣輸送更多客源,助力魯山縣旅遊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積極引導旅遊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平頂山市天瑞旅遊集團、二郎山景區、燈臺架景區等一大批旅遊企業,先後舉辦了“旅遊扶貧,堯山在行動”愛心慈善公益活動、“公益堯山·生活因溫暖而美好”、“情暖端午,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愛暖童心·公益堯山紅葉節”、“傳統手工藝製品義賣助貧”等旅遊公益捐助活動,幫扶貧困群眾。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積極探索扶貧開發與旅遊發展有機融合的新途徑、新方式,讓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更充分的分享旅遊發展“紅利”,實現穩定長效脫貧,是旅遊扶貧不變的初衷和工作思路。下一步,平頂山市將深入推進旅遊“萬企萬村幫扶專項行動”,持續加快脫貧步伐,進一步找準旅遊發展和扶貧開發的契合點,最大範圍的惠及百姓,讓貧困群眾也鼓起錢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