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國房屋交易量數據分析

上半年部分城市曾出現一二手房倒掛、新房遭哄搶等場景。

但進入下半年以來,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不同市場、不同區域樓市同步降溫的態勢逐漸顯現。

全國二手房成交量全面回落

根據數據表明,7月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在6月的基礎上繼續回落,其中杭州、青島、武漢、長沙等前期"補漲型"城市的表現尤其明顯,前期回落的天津、上海繼續回落。從態勢上看,從"局部回落""輪動變化"到"全面回落"。

從數據看,儘管7月成都、南京成交量有所增長,但整體看依舊處於低位水平。

從價格來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均價以下跌為主,大部分城市連續下跌。以成都為代表,"515調控"後近兩個月成交均價分別環比下跌8%、2.5%,大連、杭州、西安、長沙等一季度熱度略高的城市"由漲轉跌"。

從範圍更大的樣本來看,全國347個城市中,二季度價格上漲的城市越來越少、價格下跌的城市越來越多。

供需兩端信心均在消散

從購房面積下降,透露出真實購買力不足。北上深為代表的大城市二手房的套均成交面積持續下滑,表明市場成交以中小面積為主,中大面積的改善型換房持續下滑,改善乏力。

同時,市場成交週期開始延長。7月,濟南、南京、青島、天津、長沙、重慶等重點城市的客戶成交週期拉長,一方面是購房者觀望,另一方面也因首付能力不夠。

從業主方面看,預期也在不斷走低。近三個月,重點城市調價中漲價佔比持續回落,業主積極下調報價,上海、青島、成都、天津等城市漲價佔比低於20%。

此外,開發商拿地也趨於謹慎,流拍土地數量越來越多、成交土地的樓面價和溢價率持續下行。據統計,7月百城土地成交溢價率下降到11%以下,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低點。許小樂表示,除了融資端收緊外,對於市場預期的悲觀也是導致土地市場熱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業主、開發商三者預期發生一致轉變,並且在不同的市場之間相互傳染,將會讓未來市場走勢不容樂觀。

專家:房價漲幅收窄 房貸政策不會轉變

樓市調控以來,房地產貸款利率一路小幅攀高。今年1月和4月,央行實施了兩次定向降準,但從房貸利率和市場表現上看,這兩次定向貨幣寬鬆並沒讓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市場。

7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用"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八個字,為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定調。

8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對未來調控工作提出進一步要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對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

總之。短期內限制房貸的政策不會轉變,即便貨幣保持適度充裕,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宜高估。

有人表示,未來房價漲幅總體上會收窄,一線城市成交將保持基本穩定,前期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會逐步回落,三四線城市成交會隨著棚改貨幣化補貼的弱化而逐步收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