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九江人必懷念!20年前封堵決口大功臣斯人已逝英氣長存!

來源 掌中九江—潯陽晚報

1998年8月7日,九江長江大堤決口,滔滔洪水滾滾而下,轉瞬間,美麗的九江城便一片汪洋,駭目驚心。於奔赴抗洪一線的將士而言,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生死攸關的惡戰!十八九歲的少年,瞬間長成了錚錚鐵漢,用自己年輕稚嫩的臂膀,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道鋼筋鐵牆。連日來,在’98抗洪勝利20週年之際,曾經在九江抗洪搶險的部分官兵,相約來到九江抗洪紀念廣場,銘記“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24字偉大抗洪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8月8日,人民前線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篇《九江大堤決口20週年,你可還記得那波瀾壯闊的畫面滿身泥巴的兵?》,很快就有100000+的閱讀量,無數九江人紛紛轉發,他們說:“再次閱讀這篇飽含深情的’98抗洪影像,依然會眼眶溼潤,感謝那些以血肉之軀捍衛我們家園的勇士們,我們叫不出他們的名字,甚至也早已忘記了他們的樣子”。當天下午,在九江抗洪搶險戰鬥中堵決口的某紅軍團官兵直到閱讀了人民前線的這篇微信公眾號文章後才知道,在抗洪搶險戰鬥中,最能吃苦的吳祥偉已經去世。吳祥偉在抗洪堤壩上的那張照片,在抗洪廣場紀念館讓人看了之後過目難忘。

是九江人必懷念!20年前封堵決口大功臣斯人已逝英氣長存!

封堵九江決口:他非要把最艱鉅、最危險的任務攬到手

吳祥偉是一名山東漢子,1998年從南昌陸軍學院畢業分配至某紅軍團四連三排任排長。曾經與吳祥偉同在連隊當排長,現已轉業到地方工作的韓輝在接受潯陽晚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聲音幾度哽咽,他說:“如果不是人民前線的這次報道,如果不是軍校戰友群裡同學說他已犧牲,看著他那陽光帥氣的臉,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早已離我們遠去。”前不久,韓輝的軍校同學舉行了畢業20週年聚會,沒來的同學不少,誰也無法去一一打聽誰誰誰沒來。直到現在,每當韓輝看到曾經熟悉的臉龐,才想起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真的離開了太久太久不見。

1998年,吳祥偉畢業離開南昌陸軍學院不久,就投入到驚心動魄的九江抗洪。在那場偉大的對抗中,吳祥偉和無數的子弟兵沒日沒夜扛沙袋,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道鋼筋鐵牆。封堵九江決口的戰鬥打響後,四連三排長吳祥偉受領任務時,據理力爭,非要把最艱鉅、最危險的任務攬到手不可。在攝影照片記錄的那張抗洪官兵領受任務的圖片中,吳祥偉手扶竹竿,眼神中充滿著果敢、堅定——他彷彿在說:“把最艱險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一定會守護好九江人民的家園。”這張當時由《人民前線報》記者拍攝的特寫照片,至今保存在九江抗洪紀念館。如今,無數得知吳祥偉已經去世的戰友個個淚眼婆娑。九江人民更是為這個山東漢子點贊。

回望歷史:一家人都記得九江這個吳祥偉曾經戰鬥的地方

據悉,吳祥偉是在2012年一次訓練中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的。他的妻子於欽娟現在帶著孩子居住在杭州市蕭山區。昨日下午,潯陽晚報記者通過電話連線,採訪於欽娟,得知是九江的媒體,她特別激動地說:“祥偉生前經常和我說起他在九江參加抗洪搶險的經歷,那段艱苦的經歷,更加磨礪和鍛鍊了他。我雖然從沒去過九江,但是因為祥偉經常說起,因此我對九江印象特別深。祥偉在抗洪堤壩上的那張照片,團史館裡有一張,我家裡也保留了一張。”於欽娟並沒有固定工作,他們唯一的孩子正在讀高中,她則在學校食堂打點零工順帶陪陪孩子。

由於對九江有著特殊的情節,於欽娟非常樂意與九江的媒體說說心裡話。潯陽晚報記者瞭解到,受到吳祥偉不幸離開的影響,他在老家的年邁父母傷心過度,身體一直不太好。於欽娟說,兒子下半年讀高二,母子倆的生活很平淡。

“我聽說吳祥偉的一些戰友到九江紀念抗洪勝利20週年,我也將此事告訴了我的兒子,希望他能記住,他爸爸在抗洪搶險戰場上是最勇敢的,他爸爸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於欽娟說。

(記者 洪永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