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爲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馬鈴薯算是大眾都比較喜愛的一種食物了,無論炒著吃、燒著吃、煮著吃還是煎著吃,怎麼吃好吃,農記能用馬鈴薯製作出十道不一樣的美味,也算是馬鈴薯的忠實粉絲了。馬鈴薯塊莖不僅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蛋白質,可作為主、副食,而且還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和有益於健康的各種維生素。因此,有人提倡要多吃馬鈴薯,因為常吃馬鈴薯能及時補充體內所需求的鉀元素,並能幫助體內的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患者的康復。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實際上馬鈴薯不僅可以作為蔬菜,還可以作為主糧、飼料以及工業原料。主糧和飼料就不用多說了,就工業原料來說,就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條、薯塊、澱粉、罐頭、薯粒、薯酥、沙拉及化工產品,如乙醇、茄鹼、卡茄鹼、乳酸等。所以說,馬鈴薯算是一種我們常見的寶貝,也因此得到了廣泛種植。

但說到種植馬鈴薯,我們常見到的播種方式都是用馬鈴薯按芽眼分佈情況切成適當的塊莖,然後在溝裡一塊一塊的擺放成一條線,再在上面覆蓋上一層農家肥,散上少量複合肥,最後才覆蓋一層厚厚的土。所實話,個人並不喜歡栽種馬鈴薯,主要是太麻煩,工序太多,很累人,幾乎每年都是在不情願中參加馬鈴薯的栽種。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正因為馬鈴薯栽種太麻煩,有時也在胡思亂想,為什麼馬鈴薯明明會開會結果,怎麼就不用其種子播種呢?就像播種大白菜一樣,直接撒在土裡然後就讓其自然生長,就不用再覆蓋土那麼麻煩了。如果真能這樣種,那肯定方便快捷多了。

個人的這種想法,主要就是一種偷懶的做法,實際上種地根本來不得半點怠慢,否則就會顆粒無收。但馬鈴薯用種子播種也不是不行,確實也有人利用種子播種。不過在現實生產中,一般都是採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的主要是培育新品種,基本上是科研上在採用。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人們之所以選擇塊莖播種,主要是塊莖播種成活率高、產量高、效益高、抗病蟲害能力強。在塊莖播種中,如果要提高馬鈴薯的商品性,還必須要提倡小整薯播種。因為小整薯播種具有避免切刀傳病,減輕青枯病、瘡痂病、環腐病等病害以及馬鈴薯X病毒、s病毒和紡錘塊莖類病毒的發病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種薯的頂端優勢和保存種薯中的養分、水分,抗旱能力強,出苗整齊健壯,生長旺盛,結薯數增加,增產幅度可達17%~30%。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而之所以不採用種子播種,主要是用種子播種存在一定的困難,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A採種困難。馬鈴薯是一種自花授粉的作為,少數能異花授粉,但在很多時候有的馬鈴薯品種是不開花或者開花不多,而有的雖然開了花,但花粉具有不孕性,結不成漿果,這樣就很難獲得優質的種子資源了。同時,馬鈴薯在收穫前的一段時間都需要將莖葉割掉才能獲得高品質的塊莖,待不到種子成熟。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B栽種困難。一般採用種子播種,在選種上,需要採用保存到第二年的種子,因為第一年所採收的種子長出幼苗後,多半軟弱不整齊,而且許多品種採用種子播種的話,所結出的馬鈴薯形狀醜陋,肉質部帶顏色,不宜食用。我們種植馬鈴薯的目的,就是獲得品質好的塊莖,用種子種出來的馬鈴薯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馬鈴薯明明有種子,為什麼不用種子播種,而要用塊莖?塊莖多麻煩

C管理困難。馬鈴薯種子很小,長出的幼苗生長緩慢,長出幼苗後需要進行移栽,如果直接播種不移栽的話,就存在土壤墒情難以控制,播種深度不易掌握,很維達到育苗的要求,並且幼苗生長沒有雜草生長得快,在管理上也很困難的問題。並且,直接用種子播種結出的馬鈴薯品質遠沒有利用塊莖播種的好,採用這種方法播種主要是為了培育一些雜交品種。

基於這樣的困難,實際上採用種子播種並不見得比用塊莖播種方便,並且在幼苗期要百般呵護,幼苗稍大後還要移栽才能提高結薯率。這樣想來,還是算了,趕緊提著鋤頭在馬鈴薯去吧,馬上天氣就要涼了,再不栽就要等到春節後了。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