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蔡楊 耿衛軍)經濟發展明顯提速,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城鄉面貌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今年以來,鹽城市新洋經濟區緊緊圍繞亭湖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始終堅持“產業強區、生態立區、富民興區”為目標,把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作為思想解放的度量衡,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並取得顯著成效,區內經濟穩中向好,質量和效益提升。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經濟指標持續攀升靚麗飄紅

主要經濟指標名列全區前茅,規上工業開票銷售完成15.9億元,佔年度目標任務的77.5%,同比增長88.3%;企業增長面完成62.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億元,佔年度目標任務的50.9%,同比增長10.7%;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1.76億元,佔年度目標任務的50.1%,同比增長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24億元,佔年度目標任務的50.4%,同比增長8.5%;新增“四上”企業完成6家,其中:建築業3家、房地產3家;新發展私營企業完成471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全面開花

紮實開展招商活動,先後收集項目信息44個,拜訪客商32批次、260多人次,邀請客商21批次、68人次,承辦區“物聯網+智能製造”研討會,區確認招商項目12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個、1-5億元項目11個,落戶科創園5個。

編排“兩重一實”實施手冊,中鷹產業園一期試生產,百河文創小鎮拆遷掃尾,愛琴海購物公園、紅星美凱龍家居建材博覽中心、亭湖港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市確認億元以上新開工產業項目6個、新竣工產業項目5個。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改革舉措務實管用終端見效

在招商引資上,出臺全員招商、招商隊伍管理考核制度,各村成立由副書記帶隊的招商小分隊,全面推行招商人員APP管理。

在項目推進上,全面落實“五個一”機制,服務工作組每週至少現場服務2次,每月定期專題會辦或現場會辦項目難題。在服務企業上,由傳統的招工、資金、代辦,轉向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組織新亞自控、悅誠新材料等3家企業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幫助道洲創業園申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組織里斯特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另外組織傑精機械、悅誠新材料等5家企業申報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重點工作紮實推進成效顯著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市政道路6條、15.3萬平方米,雨水管道5623米、汙水管道6256米,水城路等4條道路通車,科創園汙水管網投入運用。完善水電配套體系,完成亭湖港、榮城路等30多個項目的杆線遷移、用電用水工程。

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完成中央環保督查組交辦件3起、“回頭看”交辦件3起,關停華舜建材等8家企業。認真開展創文活動,撥放創建資金120萬元,新增公益宣傳廣告9200平方米,清運垃圾8000餘噸,取締流動攤點308處,清理殭屍車、違停車150餘輛,拆除違法建設235起、8664.6平方米。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民生實事有序實施惠及百姓

實施10大類26件民生實事工程,新建新洋實驗學校初中部學術報告廳。推進住房保障工作,申請經適房9套、公租房13套。實施安居工程,建成新景華城、嘉業上郡、富貴春花園等安置房656套,新建陽光嘉園安置房432套,分配安置房220餘套。實施便民服務工程,新建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5公里健身步道,升級7處老舊小區健身設施,新洋社區殘疾人之家投入運營。

推動就業創業富民,辦理再就業援助84人次,幫助申請個人創業小額貸款10人次、100萬元。實施社會治理工程,化解信訪積案3件,息訪5件,認真開展涉羥整治工作,入矯13人、解矯10人。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黨建工作創新創優保障有力

開展黨工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9次,舉辦“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解放思想我該怎麼做”專題輔導2場,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2次。

強化廉政教育,組織黨員幹部觀看警示教育片3部,開展專題學習2次,發送廉潔短信500多條,簽訂十個嚴禁等各類承諾書1500份。選聘30名黨風廉政監督員,開展常態化督查300多次,提供各類線索10多條。認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出臺長效制度4個,整改問題12個。

打造“書記項目”特色品牌,建成標準化紅色驛家1個,開通新洋經濟區“紅色e家”公眾號,設立“黨員悅讀會”“黨員愛心微聯盟”等特色板塊。提拔、重用中層幹部3名,進一步優化了機關幹部隊伍結構。

鹽城新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鏈接】

推進 “六大工程”,瞄準“六個靶向”

大力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實施產業提升工程,全力做強特色產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著力完善園區功能,加快建設“轉型新洋”;持續聚焦重大項目引建,實施項目攻堅工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危機感,推進“實力新洋”建設;努力建設美麗生態環境,實施環境提升工程,讓新洋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把“美麗新洋”建設推向更高層次;切實提高民生幸福指數,實施民生保障工程,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首位,讓“幸福新洋”成為新洋的顯著標志;不斷強化社會綜合治理,實施社會治理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把“平安新洋”建設為全市樣板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實施強基固本工程,不斷夯實黨執政的基層基礎,不斷推動“活力新洋”建設向縱深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