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高速松下跨海特大橋樁基完工 明年下半年通車

長平高速松下特大橋和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在海上相接。

記者9日從市交建集團獲悉,長平高速松下跨海特大橋樁基已經完工,全面轉入水上部分施工,目前,墩柱、承臺、橋樑正在水平交叉施工,為2019年全面建成通車衝刺。

5日,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灌入左幅21#-1樁基,松下跨海特大橋180根樁基全部灌注完成,宣告全橋樁基工程圓滿結束。

站在長樂岸側,可以看到,松下跨海特大橋已展現靚姿,墩身緩緩抬升,在江面上和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呈人字形交叉“握手”,橋面澆築完成近半,可以看出建成後的大致面貌。

據長平高速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松下跨海特大橋有1/3樁基處於裸岩區域且岩石強度大。首根樁基開鑽以來,項目部採用“低液麵+超重錘”“裸岩雙護筒施工”等工藝解決了岩層不穩定、海床起伏大、覆蓋層淺薄等諸多難題,同時引進旋挖鑽機,大幅提升了裸岩區樁基成樁效率,裸岩區樁基提前3個月完工。

據市交建長平高速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松下跨海特大橋位於長樂松下海域,風大浪高,全年大於等於8級風天數約230天,工期十分緊張。項目採用58米跨徑的下行式移動模架,為國內高速同類型模架跨徑最大。這種移動模架能抵抗8級風力,有效克服了惡劣的海況和施工條件。

此外,大橋墩柱形式為空心薄壁墩,墩壁厚度僅60釐米,平均墩高38米,全部為水上高空作業,質量控制難度大,對施工組織管理要求高。

據介紹,除了樁基全部完工,松下跨海特大橋承臺已完成40座,佔設計總量的88%;墩柱已完成29根,佔設計總量的65%;移動模架現澆箱梁已完成19孔,佔設計總量的43%。

據悉,長平高速分三個標段建設,第一標段里程5.294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7%,橋樑工程完成90%,隧道工程完成100%;第二標段里程13.756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5%,橋樑工程完成80%,隧道工程完成90%;第三標段里程2.69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5%,橋樑工程完成45%。

長平高速是京臺高速的延伸線,也是平潭島第二進島通道,經東南繞城高速、長平高速、平潭公鐵兩用大橋可實現1小時進島,比目前節省半小時。其中,長平高速一期工程(前塘互通—松下互通段,即一、二標段)將於2019年上半年通車,二期工程(榕嶺大橋—松下特大橋段,即三標段)預計2019年下半年和福平高鐵同步通車。(福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