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足聯考慮大幅增加亞冠外援名額,中超亞冠隊伍尷尬了!

亞足聯考慮大幅增加亞冠外援名額,中超亞冠隊伍尷尬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將於本月28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亞足聯競賽委員會議,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確定2019年和2020年亞冠聯賽的外援政策。據悉,為提高亞冠球隊在世俱杯賽場的競爭力,增加亞冠的外援人數已是大勢所趨,本次會議也將對增加外援的具體方案進行討論。

目前,在亞冠聯賽中執行的仍然是3名不限國籍外援加上1名亞足聯成員國外援的政策,即“3+1”的外援政策,而亞洲各國本土球員的水平距歐洲、美洲等豪門球隊技戰術水平差距巨大,在世俱杯上缺乏競爭力,為此,亞足聯一直致力於增加外援數量,放開國籍限制的努力。

目前,在亞足聯內部提出的幾種方案中,在明年起的亞冠比賽中,可能是會實行“4+1”、“5+1”,或者不限國籍的直接5外援或6外援政策,無論是哪種外援政策,對明年參加亞冠比賽的中超隊伍都面臨著尷尬的局面。

亞足聯考慮大幅增加亞冠外援名額,中超亞冠隊伍尷尬了!

中國足協出於保護本土球員出場時間,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考慮,近兩年對於外援的引進的轉會費,以及註冊數量、上場資格等各方面進行了比亞足聯嚴厲得多的限制,更是創造性地把U23與外援上場掛鉤,這種直接影響比賽走勢的管理手段在世界足壇恐不多見。

而作為亞洲足球強國的日本,今年在引進了多名大牌外援後,民眾及媒體熱情空前高漲,已經謀劃在國內聯賽中放開外援註冊數量限制的舉措;而西亞的傳統勁旅沙特,已經宣佈在下賽季在國內聯賽中可以註冊8人上場7人的規定。雖然這些國家與我們的實際情況不同,但是他們對外援放開限制與亞足聯的意圖是一致的,是符合亞足聯的改革方向的。

而反觀中國足協,近幾年一直在進行著各種限制外援的不懈努力,為什麼我們的政策或者是導向總是與亞足聯的方向背道而馳呢?

而對現在為爭奪明年亞冠資格而刺刀見紅、奮勇拼殺的國內各豪門來說,如果明年亞冠外援政策變動,那將引起亞洲各俱樂部格局的重大變化,中超各支豪門球隊將在亞冠賽場上面臨著不對等的競爭。由於亞洲球員整體上的弱勢,一名優秀的外援可以立竿見影的提高球隊的水平和成績,當年的恆大也是靠著孔卡、穆裡廳、埃爾克森的三劍客稱雄亞洲,而如今,外援優勢不復存在的中超,恐怕在今後的亞冠賽場上被“打回原型”!

當然,俱樂部可以買入多名外援,以應對以後的亞冠聯賽,但是,在中國足協“引援調節費”的大棒下,會有哪支球隊花費上億歐元儲備幾名外援專門用於全年只有14場比賽的亞冠比賽呢?如果不能進入最後的決賽,比賽場次可能還不到14場。即使有財大氣粗的球隊願意花錢,可球員願意嗎?拿著高薪只踢了了幾場比賽,狀態能夠保持嗎?平均一個月一場比賽的節奏能夠上場就發揮作用嗎?

亞足聯考慮大幅增加亞冠外援名額,中超亞冠隊伍尷尬了!

也許,中超各俱樂部有足夠的聰明才智,既然能夠想出應對U23的辦法,也能夠想出同時應對中超及亞冠的方案,只是,現在的中超球隊,要想在雙線或者是三線取得好成績越來越象一道數學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