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對不起,你的亞裔性格不太行
精銳教育珠江路學習中心
今日導讀:
世界名校為什麼不喜歡"亞裔性格"
哈佛期待什麼性格的學生
性格沒有優劣,只有是否兼容
王茂剛剛收到來自哈佛大學的拒信,他尷尬地說:"哈佛認為對中國學生平等就是對別國學生不平等,因為中國學生考試成績好,所以對華人錄取要求更高,這是一種歧視。"
進入哈佛的學生,卻不認為那是一種歧視。
張姐說:"我是如何混進哈佛法律系的?我的數學很優秀,化學也是超級棒。在這兩個領域比我強的不會很多,但我卻選擇了法律。哈佛不是歧視,挑選優秀的學生是學校的職責。"
至於家長們根本不關心名校歧視與否,他們只關心如何"繞道"把孩子送進去。"為什麼同樣是歧視,老張家孩子考上了?老王家孩子被拒絕了?""老王家收到的拒信上是怎麼說的?"
在中國父母看來,名校教育是階級流動的"金鑰匙"。中國孩子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常春藤聯盟,C9裡擠。導致名校的學位供不應求,只得把錄取標準一抬再抬。
根據普林斯頓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學生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非洲人考高450分,才會獲得同樣進入私立院校的機會,但這還遠遠不夠。近日,"精英世界的看門人"又玩出了"打性格分"的新招式。
什麼是"亞裔性格"?"亞裔性格"比不上"非裔性格"、"印度性格"?有沒有哈佛"哈裔性格"?今天我們就來搞清楚。
"亞裔性格"很可能上不了哈佛
經常陷入"種族歧視"公關危機的哈佛大學,這次又被"大學生公平入學"告上法庭,該權益機構分析了哈佛自2010年至2015年間超過16萬份入學申請材料,發現招生官給申請者打"性格分"決定錄取結果,且"亞裔性格"排名墊底。
打分規則如下:
1.40人組成的招生委員會,就申請者的"課業成績"、"課外活動"、"體育特長"和"個人特質"四項單項打分,然後再打一個綜合分。
2.其中"個人特質"一欄,對報考學生的個人"積極人格"、"親和力"、"廣受尊敬"、"魅力"、"勇氣"、"善良"、"幽默"、"勇氣"……性格特質打分。(全憑招生官主觀臆斷。)
3.被稱具有"亞裔性格"的學生,雖然"課業成績"遠高於其他族裔,"課外活動分"也和白人不相上下,但是"性格分"往往最低。(哈佛被指責故意壓低亞裔學生的總成績。)
由於招生過程不透明,評比項目高度主觀,長久以來,學生和家長懷疑這些"掌門人"的要求異常苛刻,使學校成為滋生歧視的土壤。
在美國大學申請論壇College Confidential上,也經常會看到網友回覆"要是你不是華人,肯定能進哈佛大學"。
對此,哈佛校長回應說:"哈佛試圖創建一個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招生中考慮多種因素,這種做法既合法又公平。"
什麼是"亞裔性格"?
性格分的一個重要依據是面試官的打分。這些面試官絕大多數是哈佛校友,在業餘時間和申請學生面對面的溝通,全面瞭解他們的性格和興趣愛好。我們去問問他們什麼是"亞裔性格"?為什麼拒絕"亞裔性格"?
"愛耍小聰明"
美國老師說:"亞洲學生都作弊,學術不誠實。"
中國學生愛耍小聰明。GPA造假,SAT代考,託福近乎滿分的到了美國寫不出一篇完整的英文作業,甚至把集體作弊,修改成績等歪風邪氣帶到美國名校。
美國學校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學生作弊所以無法開除學生,又不得不為這些投機取巧的學生單設立課程來輔導他們的英文能力,師資耗費太大。
"偏執,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偏執是指固執己見,排斥他人觀點。我們都知道美國"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小組作業+學期演講",只能在一張試卷上大展拳腳的中國學生,到海外後幾乎沒有優勢,面對論文、團隊協作、演講種種考核,中國留學生活的一點都不輕鬆。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4所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退學率為25%,他們的共同特點為"都是曾經的高分考生,平時成績卻太差了。"
"聽話,但缺乏做學術的激情"
美國教授問中國學生:"為什麼要申請金融博士?"學生說:"一方面是因為父母要我這樣做,另一方面看到其他同學都這樣做。"
"聽話""順從",這些文化烙印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哪裡都無法丟掉。中國學生讀書只是為了讀書和賺錢,並沒有真正做研究的激情和理想,動力不足自然也很難做出成績。
教授說,"我曾經帶過一位博士生,在耶魯整個博士體系中也算是非常優秀的。當時他的研究已經有不錯的起色,卻突然和我說要退學回國去做PE投資基金,因為他父母好友願意出資5000萬美元由他去管理。我問他這樣放棄學術,放棄多年的鑽研是否可惜,他只回答我,機會難得。"
"內向,動不動就自殺"
隨著美國不斷爆出某某華人自殺或被殺的新聞,美國招生辦在錄取中國學生時也難免要三思。中國父母很少會去回應子女的情緒,他們認為情緒上的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力來調節的,這種文化氣氛常使得學生難以獲得來自家人的支持,自己也不會調節,構成社會隱患。
"亞裔性格"的形成跟中國社會風俗有很大幹系。古人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中國從過去就一直有著安心讀書這個傳統習慣,更有人說"有志者事竟成",一次考不好好兩次,兩次考不好考十次。中國孩子又要講"孝道",事事聽父母的,沒有自己的主見,容易被困在"不高分,沒出路""要賺錢,考高分"的死衚衕裡,形成功利又偏執的性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習好的孩子變成了"考試的機器",學不好的開始作弊,欺騙,長了"面子",丟了信譽。
從美國教授們給出的評價來看,中國學生遭遇的很多"不公平"本質還在於自己。與其說"亞裔性格"是一種性格,不如說是名校在歷年招生過程中遇過的一些"坑"。與其定義為"種族歧視",不如說是一種經驗主義造成的偏見,畢竟每個學校招生的目的還是篩選出最適合自己學校學習氛圍,歷史文化,教育觀的優秀學生。
哈佛期待什麼性格的學生?
"個性鮮活,與眾不同"
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說:"最期待的是打開申請文件時,能看到一個鮮活的人生故事。"
比優異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問題:
"你是誰"你優秀在哪裡""你以後想幹什麼"
之前哈佛校長所強調的"多元化",也正是基於這三個問題所表現出的申請者個體的"差異性"。但是,很多家長容易把"多元化"理解為"全能"。他們會問"我家孩子琴棋書畫樣樣會,那誰誰的孩子就是個書呆子,怎麼人家上了哈佛?"關鍵就在於,中國學生大多愛好廣泛,卻少有鑽研精神。哈佛作為一個"強強聯合"的校園集體,是要吸收在不同領域拔尖的佼佼者,中國學生在走進國際舞臺之前,應先讓自己從同類中脫穎而出。
"勤奮,積極,具有創新精神"
好的成績是可以通過勤奮的努力而獲得的,但這只是競爭的起點。
哈佛沒有規定錄取分數線,但該校錄取的學生中95%在高中年級排名中處於前10%,75%的學生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接近滿分。
哈佛的柯比教授認為,學生要有"學習力",並以創新的方式去學習。也就是說,"勤奮而積極地直面困境","創新而靈活地解決矛盾"。或許對於已經進入哈佛的同學,更容易理解什麼是啟發性教育。家長們不妨設想,如果現在老師只給一些淺顯的理論知識,你的孩子可以"自我深造"嗎?
"外向,善於社交"
相對於中國高考的"一考定終身",以常春藤聯盟為首的世界頂尖名校會通過多種因素考慮入學申請,比如學校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申請文書、課外活動、體育或藝術特長、高中老師或輔導員推薦信、面試官推薦信等。
很多人一看這麼多條件,以為是要複合型"技術"人才,於是把自己包裝得像一個超人。但其實你怎麼"炫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專家如何從細枝末節中認識你的性格,價值觀,以及社會關係,這才是"複合"。比如參加課外活動多的學生是熱愛生活的,有著廣泛的社會關係網。有過志願實踐的同學更有愛心,人格更獨立。
性格沒有優劣,只有是否兼容
在生活中,性格"內向"更重要還是"外向"更重要永遠是個無解之謎,但對學校來說,"外向"的人更容易適應環境。學校拒絕"亞裔性格"不是歧視,只是這種性格剛好不符合哈佛對學生的期待。
哈佛有很多成功的華人學生。柳青,畢業後成為2016年全球年度女性領袖榜單唯一的中國女性;謝家華,24歲創建公司出售給微軟,33歲登上《財富》雜誌"40歲以下億萬富豪榜";還有華人教授尹希,被稱為"史上最年輕的"哈佛華人教授;他們確實跟我們上文中說的"亞裔性格"不沾邊兒,個個自信,果敢,或有極強的學習意識,或有不同於常人的追求和野心,是天生的領導者。哈佛既然招生,肯定也要想盡辦法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學校"調性"的學生。他把這些學生招進來培養,成材率會很高,學校也可以從經濟和文化上收穫效益。
從功利層面來講,學生的前途總或多或少由族群的總體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決定。黑人錄取率高是因為美國大學很依靠學生運動員來進行互相的競爭,高水平運動員更有可能進入超高薪的體育行業,進而成為運動明星並回饋大學(捐款等);白人則是由於一直以來的經濟,外貌和社會地位的偏向,在社會上更有可能被其他人群"偏愛"而取得支配性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但華人還沒有自己的政治/經濟/社會團體和勢力,或者說相對於政治,華人更願意取得經濟成功或學術成功,從而無法給學校帶來真正的反饋。
但是,一看"亞裔"就敏感地想是不是歧視,本身就是一種窮人思維。討論學校是否該"唯成績論"或者"打性格分"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在問出"憑什麼誰誰就能申到卡內基梅隆?"之前,卡內基梅大學的招生官們已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僅有的學位給了你,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閱讀更多 精銳教育珠江路校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