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的「社」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來源?

林屋公子


社稷是國家的象徵,社稷的“稷”字大家都知道是指五穀,“社”字則比較複雜了。

《管子》裡記載“封土為社”,意思是說,用土壘起來的高臺為社,陳夢家考殷墟甲骨文“土”字的時候的時候,認為後世的社與甲骨文“土”字形狀相似。



此外,很多典籍裡也有“以樹為社”的記載,這種習俗直到今天很多少數民族都依然保留著,比如雲南的一些村落旁邊,都會有一片禁止砍伐的“神林”。

與此類似的還有“以叢為社”。

有學者將上述兩種說法綜合起來,認為社有可能既要在樹木茂盛的地方,也需要壘土為社。



古代文獻裡普遍認為“社”是土地,《風俗通義》裡說“社者,土地之主”。

這種觀念被廣泛接受,但是在有些材料表明,中國早期的社,不只是土地,還包括時令、四方神、天等元素。

此外,有神話傳說共工之子句龍因為能夠治理九州土地,因為作為社神祭祀。



社具有很強的宗教性,是勾連天地的重要地點。劉宗迪《失落的天書》裡曾詳細的論述了社的測天功能,一些出土的文化遺址也印證了這種觀點。

總之,社是遠古社會的產物,在農業社會初期有著巨大作用——農業社會對天氣自然有著極強的需求。在後來,社的含義主要以土地為主,但社其實是一個綜合的概念。


鳳嫵一



“社稷”的含義。

“社稷”指國家,不錯,但已經是引申義。

在遠古,“社稷”的第一個含義,是土、谷之神。《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注》解釋說,“社稷土谷之神”。

第二個含義,是“國家”供奉土谷之神的祭祀場所。《周禮.祭義》說,“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所以,歷代王朝。建國之始,必先立社稷壇墠(shàn);滅人之國,必變毀滅國的社稷。

第三個含義,因為以社稷作為國家政權的標誌,所以,“社稷”成為了國家和政權的代名詞。始作俑者,應該是孟子,《孟子.盡心下》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社稷”中的“社”是什麼意思。

如前所說,是“土地之神”,也是祭祀“土地之神的壇墠”。

不過還不這麼簡單。

第一,“社”,和土地有極密切的關係

在甲骨文裡,已經有了“社”字——就是假借了“土”字,有的對“土”字稍加修飾——稍加修飾的“土”,在甲骨文裡也用作“土。就是說,“社”是“土”的同源分化字。而且,“社”就發“土”音——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對“社”的註釋是,“土聲”。

第二,“社”,和土地私有制有極密切的關係。

許慎在《說文》裡說,“社,地主也”——社,表示的是對土地的擁有關係。許慎對“土”的解釋是,“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土地在古代太重要了,所以,土地的擁有者,需要用“社”這種方式,把土地的私有關係固定下來。

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按照許慎的說法——“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共工和大禹的爸爸鯀一輩,共工的兒子就是和大禹一輩。大禹和他的兒子啟,究竟誰是夏王朝的開山之祖一直爭論不休。看來,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之初,已經有了土地私有制。

如果說,夏代目前還缺乏充分的考古證明,不足為憑。那好吧,退一步講,甲骨文中,已經有很多為“王田”祈雨的卜辭,商代的確土地私有了。

到了西周更不用說。《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詩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但土地,連生活和勞作在土地上的官員及勞力,也都屬於周王所有。

所以,“社稷”的“社”,最根本的內容,是古王朝的社會制度,是一種政治上層建築。

關於“社”的具體內容。

古時的“社”,有“公社”和“私社”。

《禮記.祭法》說:“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 立社曰置社”——這裡說的“大社”、“國社”是在王都、國都內,是“公社”。另有“邑社”、“州社”、“鄉社”、“里社”,也是公社。“王社”、“侯社”是“私社”。

大社、國社,是作為土地所有權集中於王和諸侯的表徵和制度。卿大夫可以有食邑、采地,卻無土地所有權,所以不能立社。 後面說到的那些,如“里社”等,也是公社,表明土地歸於王或諸侯。

由此,可以知道,現代的“公社”這個名詞從何而來。

所謂“私社”,是指王侯的“王社”和“候社”,設在“籍田”。《詩經.載芟.序》說:“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毛亨《詩經.瞻仰》傳說:“古者天子為籍千畝,諸侯百畝。”可見,籍田是王侯的私田,其產品供王侯個人的生活用度。什麼是“籍田”呢?古籍裡有很多解釋,說白了,就是奴隸進行無償的耕耨勞動,也叫力役之徵。 其實,公社和私社,公田和私田,沒有根本區別,都是歸王或諸侯所有;其上的產品,也都歸其支配。

“社”,作為祭祀的壇墠,是有“形制”的。

許慎說到,周禮二十五家為社,樹起木牌作為標誌。其實,古時所有“社”,都有具體的“形制”。小的“社”豎木牌。大的,如大社、王社,要建圍障,叫“社宮”。“宮”的原意不是“殿宇”,而是圍障——《禮記》、《爾雅》、《晏子》都有記載。

另外,戰勝之國的“社”,也有具體的說法。 “社”裡祭祀的神,亦有說法——共工的兒子是一個;小的“社”裡會有不同。

《禮記》、許慎、《淮南子》、《釋文》等不少文獻都說到,“江淮謂母為社”。這是把土地、土地之神,視為母親。這與拉丁語的土地、土地之神、偉大母親的幾個詞出於同一詞根,是一個道理。

於是,也就能理解,現代人說的“大地母親”和“祖國啊母親”的由來。

參考文獻:宋鎮豪《商代史》、呂思勉《先秦史》、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


一老沈一


民以食為天,社稷的稷從禾,很可能是一種莊稼,可以供人類食用的。望文生義,想當然而已。沒有查百度。估計此類問題百度上都有免費詳細的文字或者語音回答。現在記憶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現在的互聯網在瞬間就能夠令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將來更會是這樣。現買現賣:社稷,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就是國家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