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我的同事和我周圍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的。

我能奉獻,我沒有自我,我完全沒有自我。

上面兩段話出自《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這檔僅僅開播兩週的節目截止到目前,話題熱度已經到了一個珠穆朗瑪峰,而這些爭議多數都來自演員朱雨辰的媽媽。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朱雨辰今年39歲,他的媽媽71歲。本來71歲的老人應該是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受人愛戴的。然而朱雨辰媽媽節目裡的一些觀點,實在讓我們這群吃瓜群眾不敢苟同。對這位老人,我們真是要退避三舍、敬而遠之了。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媽,您是不是把“愛”和“監視”弄混了

按理說,媽媽愛孩子,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說明這個媽媽在乎孩子,對孩子負責,這是件是好事兒呀!但為什麼我們在朱雨辰媽媽身上沒感受到深深的愛,反而感到滿滿的恐懼呢?

其實並不是朱雨辰媽媽對孩子的愛讓我們感到彆扭,而是她愛孩子的方式讓我們排斥:

▷兒子找媳婦兒時,孩子的每段感情她都會干擾。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兒子的事業方面,她會長時間守在兒子貼吧前,只為給兒子投票,在網上遇見兒子的黑粉能氣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在兒子的生活上,她做起“全職保姆”,說自己能頂兩個菲傭。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在兒子的吃上,她把兒子家裡的冰箱塞得滿滿的,排骨都是事先焯好,肉也都是事先切成小份的。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她還每天凌晨4點給兒子熬梨汁,除了梨汁,她還要每天榨果汁,光這項工作就堅持了十年。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還有一件非常令人恐怖的事情。有一次朱雨辰給媽媽做了一頓挺好吃的飯,但他媽媽就開始覺得自己愧對兒子,希望兒子忘了怎麼做飯。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這些只有古代女子才具備的“賢良淑德”在朱雨辰媽媽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她過於關注兒子的點點滴滴,並且過於干涉兒子的私人生活,她將這些稱之為對兒子的“愛”,這種充滿“監視”的愛,才是讓人真正反感的源頭。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媽,這種愛壓力太大了

母親對孩子在生活起居上照顧一點,是出於她對孩子的體諒,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母親對兒子各方面都必須親自操刀、出面干預,那就是嚴重侵犯了別人的隱私,即使這個人是她孩子。

朱雨辰母親在節目裡滿臉驕傲的說自己頂兩個菲傭,其實她用力過猛,過於強化“賢妻良母”這個概念,她將“自己強加給孩子的思想”與“孩子自己的想法”混淆,以為只要自己覺得好才是真的好,其實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妥當的。

孩子長大了,可以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獨立生活、獨立擇偶,特別是像朱雨辰快40歲的中年男人,早就該是一個成熟穩重,可以獨立支配自己的生活,但媽媽給他的這種愛,總會讓他喘不過來氣。

對這種包辦式的母愛,朱雨辰曾經在節目裡非常無奈的說過“這種愛壓力太大了。”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想起我的一個大學室友皮皮,她特別聰明,老師講的東西她一聽就懂,我們有不懂得問題請教她,她也樂意幫我們解答。但她有三點令大家很頭疼,

她的性格非常倔,只要她認準一件事就誰也說不動;

她的情商有點低,和別人說話時她搶著先把自己的觀點講完,並且經常說一些揭人傷疤的話還不自知;

她的整潔度為一顆星,被子平時也不疊,睡覺的地方只佔整個床的三分之一,其他都是一堆亂七八糟的雜物,有時室友們實在忍無可忍,就集體號召著幫她收拾床頭和書櫃。

皮皮之所以有這麼多毛病其實和她的家庭教育離不開,和朱雨辰一樣,皮皮接受的也是一種包辦式教育。

以前皮皮在深圳老家時,洗衣服、疊被子、刷鞋、做飯、與人打交道......這些事情她爸爸媽媽都替她做好了,她自己只要負責學習好就行。

等上了大學,皮皮只把衣服在水裡過三遍就算洗了,她從來不用洗衣液或者洗衣粉,因為怕弄傷手;她也從不刷鞋,我們問為什麼,她理直氣壯的回答“我從來不刷鞋的”;有次我們寢室出去租了個日租房,想讓她幫忙做個白菜湯,結果她做出來的,是清水煮白菜,鹽都沒放......

現在我們大學畢業好幾年了,室友們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只有皮皮一個人還奮戰在學海,並不是她考了研究生和博士生,而是她這些年一直在家人的安排下考公務員。從市考到省考到國考到海關到公安,考試、失敗、再考試、再失敗,她一直活在爸媽為她打造好的既定路線裡。她自己有時也會私下問我“你說我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等她考上公務員,估計她爸爸媽媽還會再為她找個門當戶對的女婿,為她安排更多未來的人生吧。

父母對孩子的這種包辦式的愛,不僅可能讓孩子在社會難以立足,還可能讓孩子感到莫大的壓力。他們一方面不想違背父母的好意使他們傷心,一方面又不想受這種束縛約束自己。

所以父母適時適當的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媽,我的婚姻想自己選擇

朱雨辰曾經公開交往過兩個女朋友,一個是湯唯,一個是姜妍。但最後這兩段都沒修成正果。

有次他在節目裡爆料他曾經帶姜妍見過他媽媽,但是,也就是和朱媽媽的見面,成為了兩人最終分手的催化劑。

他和姜妍有次吵架,姜妍問他“你覺得我適合你,還是覺得我適合做老婆?”

而朱雨辰媽媽在節目中也爆出了自己選兒媳婦的標準“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並說兒子的每段婚姻自己都會參與。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可想而知,朱雨辰前兩段戀情未果或許都是拜自己媽媽所賜。

還有一件很可怕的事,朱雨辰有個姐姐目前為止也是單身,朱雨辰媽媽對此驕傲的解釋是,姐姐看到媽媽對兒子付出太多,覺得自己做不到媽媽這種程度,所以壓根不敢踏進婚姻。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照朱雨辰媽媽這個意思,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學生學的不如老師好就不要上課了?工作做得沒別人快就不上班了?總比別人入睡慢就不睡覺了?當然不是。朱雨辰媽媽對自己過於自信,以至於她總會對一些事情產生誤區。

榜樣只是借人努力和參考的一個方向,要怎麼做就要看自己的決定,至於最後會怎麼樣,除了自身的努力,還和外界因素有關。朱雨辰的媽媽就是那個外界因素,她對孩子們的干涉大過孩子們自身的努力,因此最後的結果只能變成媽媽希望的結果。

婚姻和戀愛該有緣分在裡面,但被媽媽設計好的“理想型婚姻”,往往破壞這種緣分。

開眼了,朱雨辰媽媽這種包辦式母愛我們不想要


最後

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是與生俱來的,是相互的,有利的。但朱雨辰媽媽對兒子的愛是強制施加的,在她給朱雨辰的愛已經超負荷,並且已經限制了兒子的生活,這是有害的。

家長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從榜樣來看也好,從性格來看也好,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影響。

像朱雨辰的媽媽面對網友質疑時可能會問:

“我這麼做有錯嗎?”

“我只是在對我兒子好啊。”

“我只是希望他開心快樂啊。”

朱雨辰面對媽媽時並不快樂,只不過他媽媽單方面認為他開心而已。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有孩子以後就不自覺的根據自己的意願教養孩子,一切父母說了算,包辦代替,但其實,父母對孩子的干預應該有“度”,應側重於孩子品行和習慣養成方面,培育其形成獨立的性格和能力,這才是這卻的打開方式。

所以,事事為孩子“考慮”的父母們,適當放手吧,在孩子可以獨立思考之後,在孩子可以獨立生活之後,包辦式的母愛父愛並不是在保護他,而是在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