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的名將有哪些?

宏揚汪洪洋


1924年5月,孫中山在蘇聯顧問鮑羅廷大力支持下開辦的黃埔軍校正式開辦,第一期正式入學。鮑羅廷為黃埔軍校爭取到了蘇聯資金、武器、蘇聯教官等各方面支持,黃埔軍校的建立鮑羅廷功不可沒。

黃埔軍校第一期時間很短,1924年5月入學,1924年11月30日就考試完畢。接著第一期學生參加了東征陳炯明,到1925年6月25日補行畢業典禮,共645人畢業。

以現在眼光看,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時間只有半年,只稱得上短訓班,很難算正規的軍校學習。但黃埔軍校前幾期的學生本身素質很高,又有著特殊的歷史際遇,是後幾十年中國大地上風雲際會的主角。黃埔的前幾期成材率堪稱歷史奇蹟,第一期就更加突出,國共雙方諸多名將出自黃埔軍校一期。

我軍方面出自黃埔一期的名將有徐向前、陳賡、許繼慎、蔡申熙、蔣先雲、周士弟、李之龍、左權等。

1、徐向前。徐向前元帥是我軍十大元帥之一,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的主要軍事領導人,我軍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開國將軍們雖然英才匯聚,但公認能夠出色指揮大兵團方面作戰的,只有林彪、粟裕、劉伯承、彭德懷、徐向前等少數幾人,徐向前元帥也稱得上近代以來中國最出色名將之一。

(徐向前元帥)

2、陳賡。陳賡大將是黃埔軍校時期就是風雲人物,公認的老大哥,還救過蔣介石的命。陳賡大將曾經在上海中央特科進行過出色的工作,作為特工人員也很厲害。之後紅軍時期、抗戰、解放戰爭中戰功赫赫,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3、許繼慎。許繼慎是紅四方面軍早期的重要軍事領導人,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時,徐向前元帥是副軍長。許繼慎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之一,如果能活到解放後會是元帥級別的人物。

4、蔡申熙。蔡申熙同許繼慎一樣是紅四方面軍系統的重要軍事領導人,也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之一。 1932年在反圍剿作戰中犧牲。

5、蔣先雲。蔣先雲在黃埔軍校時期就是風雲人物,蔣介石本人對蔣先雲也極為看重,是大家公認的黃埔一期學生中最有前途的。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1927年5月28日在同奉軍作戰時犧牲。

6、周士第。周士第上將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任第25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6、李之龍。李之龍是黃埔一期學生中最早做到很高職位的,1926年就擔任代理海軍局局長、海軍局參謀廳長兼中山艦艦長,被授以中將軍銜。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一度流亡日本,1928年回國後被捕遇害。

7、左權。左權抗戰時擔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在同日本侵略軍作戰時犧牲。左權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之一。

此外,我軍還有金佛莊、李之龍、王一飛、王爾涿、劉疇西、彭幹臣、侯鏡如、閻揆要、宣俠父等軍事領導人也出自黃埔一期。

國民黨軍出自黃埔一期的重要人物,有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範漢傑等。

1、胡宗南。蔣介石最信任和重用的黃埔學生,在黃埔學生中升官最快,最早獨掌方面,長期執掌西北幾十萬大軍。不過胡宗南作為師長、軍長還算優秀,作為方面大將的能力顯然很差,以至於現代有人汙衊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的胡宗南是共諜。

(胡宗南)

2、杜聿明。杜聿明是國民黨軍事將領是比較優秀的能力,軍事能力排名前列,對蔣介石本人有十分忠誠堅決執行命令,後來經常被蔣介石作為救火隊長使用。最終在淮海戰役中戰敗被俘。

3、關麟徵。關麟徵是國民黨軍中黃埔學生升官很快的一位,杜聿明、鄭洞國等人都做過他部下,參與過抗戰中的臺兒莊戰役。在國民黨將領中屬於軍事能力比較強的一位。

4、鄭洞國。鄭洞國在抗戰中擔任過中國駐印軍新1軍軍長,當時孫立人和廖耀湘都是他的部下。解放戰爭中擔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代理司令長官職務。

5、範漢傑。範漢傑在解放戰爭中擔任過東北"剿總"副總司令,1948年的遼瀋戰役中,範漢傑是錦州的最高指揮官,解放軍攻佔錦州後被俘。

此外,國民黨的重要軍事將領中,還有李默庵、李仙洲、黃維、王敬久、孫元良、賀衷寒、宋希濂、陳明仁等人出自黃埔一期。


仁勇校尉


黃埔軍校所孕育的軍官,多以前五期最為璀璨,而又以第一期所培養的將才最多,在這裡按其信仰不同分別羅列一下:

A.共產黨:

1、陳賡(1903~1961)湖南湘鄉人,黃埔一期畢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二野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黃埔三傑之一)。

2、蔣先雲(1902~1927)湖南新田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黃埔軍校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革命軍11軍77團團長,中共黃埔軍校特支書記。(黃埔三傑之一)。

3、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臺人,黃埔一期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黃埔同學會會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4、李之龍(1897~1928)湖北沔陽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海軍局局長兼“中山艦”艦長,共產黨員。

5、許繼慎(1901~1931)安徽六安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

6、左權(1905~1942)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負責人,共產黨員,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

7、宣俠父(1899~1938),浙江諸暨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8集團軍高參。1938年7月31日,宣俠父在西安被國民黨軍統特務秘密綁架殺害。

8、唐澍 (1903~1928)河北易縣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西北工農革命軍總指揮。

9、王爾琢(1901~1928)湖北石門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紅四軍參謀長兼28團團長。

10、周士第(1900~1979)海南瓊海人,黃埔一期畢業,共產黨員,紅二方面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防空軍司令員。

11、閻揆要(1904~1994)陝西佳縣人,黃埔一期畢業,解放軍一野參謀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B.國民黨:

12、蔡炳炎(1900~1937)安徽合肥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革命軍1軍3師8團團長,1師參謀長兼開封警備司令,國民黨18軍67師201旅旅長;抗日時犧牲,追贈陸軍中將。

13、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革命軍11軍24師參謀長,共產黨員,八一南昌起義後任工農紅軍25軍軍長。

14、廖運澤(1903~1987)安徽壽縣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大隊四隊隊長,早年加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96軍軍長,20集團軍副總司令,回大陸後任江蘇政協副主席。

15、鄧文儀(1905~1998)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政治部代主任,國民黨陸軍中將,國防部政工局局長,復興社助理書記。

16、曾擴情(1893~1983)四川威遠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大學政治部主任。

17、杜聿明(1904~1981)陝西米脂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中將,中國遠征軍副司令官,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2兵團司令官。

18、範漢傑(1895~1976)廣東大埔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教育處長,國民黨陸軍中將,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兼東北“剿總”副總司令。

19、酆悌(1903~1938)湖南湘陰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政訓處處長,國民黨陸軍少將,國民黨長沙警備司令,復興社書記。

20、桂永清(1900~1954)江西貴溪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教導總隊長,國民黨一級上將,海軍總司令,臺灣“國防部”參謀總長。

21、關麟徵(1905~1980)陝西戶縣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軍校教育長、校長,國民黨陸軍中將,陸軍總司令。

22、賀衷寒(1899~1972)湖南嶽陽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中將,軍委會政訓處長,政治部一廳廳長,臺灣“交通部長”(黃埔三傑之一)

23、侯鏡如(1902~1994)河南永城人,黃埔一期畢業,早年加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國民黨陸軍中將,國民黨17兵團司令。

24、胡宗南(1896~1962)浙江孝豐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國民黨一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綏靖公署主任,臺灣澎湖列島防守司令官。

25、黃維 (1904~1989)江西貴溪人,黃埔一期畢業,原國民黨陸軍中將,12兵團司令官。

26、張耀明(1905~1972)陝西臨潼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中將,國民黨第4集團軍總司令兼38軍軍長,黃埔軍校校長。

27、李默庵(1904~2001)湖南長沙人,黃埔一期畢業,早年加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國民黨陸軍中將,國民黨32集團軍總司令,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

28、鄭洞國(1903~1991)湖南石門人,黃埔一期畢業,早年加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國民黨陸軍中將,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一兵團司令。

29、劉勘 (1907~1948)湖南桃源人,黃埔一期畢業,國民黨陸軍追贈上將,36集團軍司令,整編29軍軍長。

30、陳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黃埔五期隊長,國民黨陸軍中將,曾任國民黨第1兵團司令,起義後任解放軍上將,解放軍四野21兵團司令員。

31、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鄉人,黃埔一期畢業,早年加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國民黨陸軍中將,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14兵團司令官。


青言論史


誕生於特殊革命時期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是近代中國的將星搖藍和溫床。

當初軍校的設立目前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旨在助國共合作下的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在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生前後共六期(通常也只稱這六期為黃埔生),共畢業了八千多人,這批學生成為了北伐戰爭的主力。黃埔生,在後來二十多年來,成為了中國戰爭最閃耀的名詞。

黃埔一期生當時共有六百多名,也是六期中將星最多的一期(軍隊上畢竟是要講資歷的)。國共兩黨都出了頂尖的人才。

國民黨方面:

胡宗南
黃埔一期生,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蔣委員長的第一愛將,國軍方面他是一期生中的佼佼者,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畢業後升遷創下多個第一,一期生中的第一個師長,第一個軍長,第一集團軍總司令,中原大戰,國共第一次內戰抗日戰爭中表現都不錯,解放戰爭時期更是成為西北王,為蔣校長執掌幾十萬重兵。一時威風無二

關麟徵:

黃埔一期生,外號關猛,抗日名將,官至集團軍總司令,1949年還短暫曾任過國民黨陸軍總司令要職,關麟徵沒有胡宗南得寵,但打仗是員猛將,第一次國共戰爭時期其率領的千里駒師沒少讓紅軍吃苦頭,後來的抗日時期臺兒莊一役更是名揚中外。純論軍事才能,感覺關猛比胡宗南強。只是為人孤傲,不是蔣校長的紅人。

宋希濂:

人稱鷹犬將軍,陸軍中將,抗日名將,從北伐到抗日戰場再到解放戰場,宋希濂是國軍中的一員虎將,抗日戰爭中的表現更是神勇,尤其怒江及收復滇緬邊境之戰堪稱驚天地泣鬼神

鄭洞國:

黃埔一期生,陸軍中將,抗日名將,最早參加抗日的國軍將領,抗戰時期表現很搶眼,後來不跟老蔣混,起義了。

杜聿明:

黃埔一期生,陸軍中將,抗日名將,所率部隊為國軍五大主力部隊之一的新編十一軍,崑崙關一役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可惜解放戰爭中成為了我軍的階下囚。

黃維:

黃埔一期生,陸軍中將,陳誠木土系重要將領,提到黃維大家可能都只知道他後來在淮海戰役中在雙堆集被俘,但其實黃維在國共一次內戰和抗戰時期都很能打,1932年,年僅34歲的黃維便被陳誠所賞識,出任18軍軍長,在一期生中也屬於升遷較快的一位,抗戰中率67師死守羅店一個星期,一個師打得一個團都沒剩下,十分鐵血。

王仲廉:

黃埔一期生,陸軍中將,抗日名將,徐州人,是當時黃埔一期中的“徐州三王”(王仲廉,王敬久,王家修),王仲廉在抗日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從南口戰役到臺兒莊再到豫西鄂北大捷,打的均是大仗苦仗惡仗,是國軍王牌部隊湯恩伯部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王仲廉在抗戰中的表現也給徐州三王在黃埔一期生中掙了臉面。

陳明仁:

黃埔一期生,新中國開國上將,論軍事才能陳明仁在國軍將領中是能排進前三的人物,抗日時期崑崙關大捷,以及後來被美國人稱作“一部軍事指揮的藝術”的龍山要塞攻克戰都是陳明仁的經典之作,但他的巔峰之作還是與林彪元帥對決的四平攻守戰,能讓我軍一代戰神甘拜下風的也只有此君了,國軍將領,從抗日到內戰,能堪稱“不敗”的國軍將領唯此人,可惜湖南人耿直不會溜鬚拍馬,雖是黃埔一期生不太合蔣校長的胃口,到是毛主席喜歡的菜,所以棄暗投明。

俞濟時:

黃埔一期生中如果說蔣校長最重用的是胡宗南,那麼最信任的,卻是俞濟時了,他長時間的身份都是蔣校長的“大內總管”,但作為一名軍人,他最驕傲的事是打造出了一支抗日鐵軍——第74軍,現在提到74軍(師)都喜歡提張靈甫,殊不知俞濟時才是這支部隊的老祖宗,以後的歷任軍長也都是俞氏的心腹。

餘程萬:

黃埔一期生中餘程萬的官算做得小的了,直到1940年,才是74軍57師師長(人家胡宗南已經是集團軍總司令了),可餘程萬後來卻率57師在湖南常德上演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常德保衛戰,但戰後卻差點被槍斃,解放後去了香港,被歹徒所殺,是一位悲情鐵血抗日名將。

在我黨陣營的有:

徐向前:

黃埔一期生,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生平不用簡介大家都很熟悉

陳賡:

黃埔一期生,新中國開國大將,黃埔師生眼中當時公認的“黃埔三傑”,蔣先雲犧牲得早,賀衷寒很早就離開戰場,最後成就一番事業的是陳賡大將。

左權:

黃埔一期生,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抗日戰爭中我黨犧牲的最高級別軍事將領。一提有

周士第:黃埔一期生,新中國開國上將

蔣先雲:

黃埔一期生,作為與陳賡齊名的黃埔三傑之一,是我黨早期優秀學生與工人運動領袖,可惜犧牲得太早(1927年即被害),不然成就與前途無可限量。

許繼慎:

黃埔一期生,我黨早期傑出軍事將領,紅一軍軍長,可惜被張國燾所殺,新中國成立後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蔡申熙:

黃埔一期生,我黨早期傑出軍事將領,紅15軍創始人(軍長),1932年就犧牲了,許蔡二人如果能活到解放,最少也是大將以上軍銜。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黃埔軍校在最初創辦的時候,正是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危急存亡的時候,當時孫中山雖然有著巨大的名聲,但是他既沒錢又沒兵,在整個民國的勢力中都算得上是非常弱小的,於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弱勢,孫中山就產生了創辦軍校培養自己軍隊的想法。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在尋求蘇聯的幫助之後,才得以創辦的,當時孫中山以及國民政府中沒有絲毫創辦軍校的經驗,在蘇聯為孫中山提供了一部分的師資力量以及各種設備、經驗之後,黃埔軍校就成立了。

黃埔軍校是1924年成立的,混亂的局勢在當時並沒有給孫中山太多的時間,當時在廣州,國民政府就接連遭受到了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挑釁,於是在各種條件都不足的情況下,孫中山借用蘇聯短期軍事培訓班的制度建立了黃埔軍校。


(陳炯明)

黃埔軍校初期短暫的教學時間

在教學方面,黃埔軍校是沒有太獨特優點的,當時黃埔軍校挑選學生也主要只有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中學或者中專的學歷,第二個條件就是身體健康、身高達標,如果滿足了這兩個條件的話,一般都是可以進入黃埔軍校的。

而在報考黃埔軍校成功後,學生們會被送到軍隊中軍訓操練六個月的時間,這個六個月的時間學生們並沒有學到多少指揮戰鬥的知識,當時他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成為一名士兵,這個過程是把他們打造成一名合格士兵的過程。



而在軍訓過後,學生們在學校的的時間也只有六個月,在這六個月的時間中,黃埔軍校的教師們會填鴨式地給學生們灌輸各種下級軍官應該知曉的軍事指揮知識。

黃埔前六期的學生們學習的時間只有六個月,第一期因為剛創辦沒多久的原因,所受到的教育自然算不上是優質的,但是他們經歷了一個對他們來說最有機會的年代。






被時代造就英雄的黃埔一期學生們

在黃埔一期的學生們從學校畢業後,他們被安排到了軍隊中擔任下級軍官,然後就參與了東征和北伐。

在東征剛開始的時候,身為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也只是一名團長,剛開始蔣介石是沒有太大影響力的。

不過在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就在黃埔學生們的幫助下,掌握到了巨大的權勢。


隨著蔣介石地位的上升,黃埔第一期以及其他黃埔前六期的學生們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最終在抗日戰爭準備爆發的時候,黃埔前六期的學生們都成為了軍隊中的高級軍官,一般只要不是混得太差的,都能混到一個旅長的身份,所以他們經歷了一個對他們來說最美好的年代。

而在黃埔第一期的學生中,就出現了很多為我們所熟知的名將,這些名將有的在國軍的陣營,有的在我軍的陣營,雖然他們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並不是特別優秀,但是他們憑藉著長時間在戰場中的磨練,最終於戰火中成長,他們也都擁有了無愧於他們地位、身份的軍事能力。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黃埔一期的名將們。

其中我軍陣營的黃埔一期名將有:陳賡、徐向前、左權、宣俠父、周士第、閻揆要等名將。

其中在這裡,我們很有必要要介紹一下陳賡將軍,陳賡將軍當時被人們列入了黃埔三傑之中,他在學校時就已經表現出了極為優異的成績,所以在東征的時候,陳賡成為了蔣介石近衛營中的一名連長,專門保護蔣介石的安全。

在東征的時候,陳賡將軍救過蔣介石一命,在被陳炯明的部隊包圍時,蔣介石曾舉槍想要自殺,如果不是被陳賡制止,那蔣介石的腦袋中可能就得多出一顆花生米來了。

然後是陳賡將軍揹著蔣介石跑出了包圍圈,蔣介石這才得以逃出生天,因此可以說蔣介石是被陳賡將軍救了一命的,而在後來陳賡落入蔣介石的手中時,他也因為這件事情保住了性命。

而除了陳賡之外的其他兩位黃埔三傑,一位在北伐戰爭的時候不幸身亡了,而另一位最後叛變到了蔣介石的陣營中,專職起了文職工作,並沒有在戰場中綻放出太大的光芒。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國軍陣營中的名將:胡宗南、杜聿明、陳明仁、黃維、張耀明、關麟徵、鄭洞國、宋希濂、曾擴情、賀衷寒等。

在國軍陣營中,我們很有必要介紹一下三個人,第一個就是胡宗南,胡宗南在國軍陣營中並不是能力最強的,但是他卻是蔣介石最信任、最為重用的,他是所有黃埔學生中最早晉升到上將軍銜的人。

第二位就是陳明仁,陳明仁雖然是在國軍陣營中成長髮展起來的,但是在內戰爆發後,作為國軍陣營兵團總司令、湖南省代主席的陳明仁卻起義投誠到了我軍陣營,並在1955年被我軍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三位則是賀衷寒,賀衷寒原本是我軍陣營中的黃埔學生,而我們上面所說叛變到蔣介石陣營的黃埔三傑之一,說的就是他,在1927年的大分裂中,賀衷寒最終選擇了蔣介石。



所以說以上所列出的就是大概的黃埔一期名將們了,這些名將們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生,也是黃埔第一期學生中發展得最為良好的學生,他們在學校學習的六個月時間中,黃埔軍校並沒能給他們太過於驕人的軍事能力,但是他們於戰火中歷練、於戰火中成長、於戰火中輝煌,最終成為了人上人。


孤客生


黃埔軍校號稱名將搖籃,短短數十年時間內培養了眾多名將,特別是黃埔一期,以名將數量最多、質量最高聞名,因此成為“名校優秀畢業生”的代稱。

一、我軍方面(不含起義將領),徐向前、陳賡、左權領銜:

1、王爾琢,湖南石門人。紅軍早期中僅次於毛、朱、陳的四號人物,1929年犧牲。

2、左權,湖南醴陵人。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在反掃蕩中犧牲。

3、鄧文儀,湖南醴陵人。蔣介石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後為海峽兩岸統一奔走。

4、劉疇西,湖南長沙人。紅十軍團軍團長,1935年與方誌敏一同被俘後犧牲。

5、許繼慎,安徽六安人。紅一軍軍長,1931年11月犧牲。

6、徐向前,山西五臺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十大元帥之一,軍事理論家,最被低估的開國元帥,1990年9月病逝。

7、周士第,廣東樂會人。號稱“黃埔猛將”,華北野戰軍18兵團司令員,開國上將,1979年6月病逝。

8、趙自選,湖南瀏陽人。以第二名成績考入黃埔一期,1928年5月在戰鬥中犧牲。

9、宣俠父,浙江諸暨人。曾任八路軍高級參議,為蔣介石痛恨,1938年被軍統特務暗殺。

10、黃鰲,湖南醴陵人。井岡山紅四軍參謀長,1929年在戰鬥中犧牲。

11、陳賡,湖南湘鄉人。“黃埔三傑”之一,十名大將之一,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病逝。

12、蔡申熙,湖南醴陵人。紅25軍軍長,1932年在西征途中犧牲。

13、李之龍,湖北沔陽人。廣東革命政府海軍局代理局長,1928年被國民黨殺害。

二、國軍方面(包括起義將領),杜聿明、胡宗南、關麟徵領銜

1、關麟徵,陝西雩縣人。抗戰中屢建功勳,後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中央軍校校長。

2、宋希濂,湖南湘陰人。曾任華中"剿匪"副總司令兼第十四兵團司令,系蔣介石嫡系,有"鷹犬將軍"之稱,1949年在四川被劉伯承的第二野戰軍俘獲。1993年在紐約逝世。

3、杜聿明,陝西米脂人。抗戰中屢建奇功,任中國駐緬甸遠征軍總指揮,1949年在淮海戰役中被俘。

4、李默庵,湖南長沙人。有“允文允武”之稱,國民黨第三方面軍總司令,2001年逝世。

5、陳明仁,湖南醴陵人。被蔣介石譽為“黃埔一期的一面旗幟”,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1949年率部起義,後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年逝世。

6、範漢傑,廣東大埔人。曾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參謀長、陸軍副總司令,東北"剿總"副總司令。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被俘,1976年逝世。

7、鄭洞國,湖南石門人。曾任中國駐緬甸遠征軍副總指揮,1948年遼瀋戰役中投誠,長期致力於祖國建設與統一。1991年1月病逝於北京,受到兩岸共同哀悼。

8、胡宗南,浙江孝豐人。蔣介石鐵桿嫡系,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西北王”,著名的“常敗將軍”,跑到臺灣後,1962年2月鬱鬱而終。

9、侯鏡如,河南永城人。曾任第十七兵團司令官,1948年在遼瀋戰役中投誠,1994年10月逝世。

10、賀衷寒,湖南嶽陽人。“黃埔三傑”之一,“復興社四大臺柱”之一,曾任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中將處長,長期主掌情報特務工作,1972年5月病逝於臺灣。

11、黃維,江西貴溪人。抗戰期間屢立戰功,曾任國民黨第十二兵團司令長官,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1989年3月病逝於北京。

12、劉戡,湖南桃源人。國民黨整編29軍軍長,1948年被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擊斃。

“黃埔一期”是資歷、能力和榮耀的象徵,無論數量質量還是成就,都是黃埔畢業生中最高的,一期培養如此眾多的軍事人才,在世界範圍亦屬罕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開辦黃埔軍校是孫中山高瞻遠矚的壯舉,為中國近代革命、消滅軍閥、抗日戰爭奠定了軍事人才基礎。

誰也沒有想到,小小一個廣州黃埔長洲島上的學校,本來應該是低級軍官的速成學校,卻成立國共將帥的搖籃,在這個近代史上影響如此之深。有人戲言,國共解放戰爭,其實是黃埔軍校學生分成兩撥在打架。而有天子門生之說的黃埔一期,究竟出了多少聞名遐邇的將帥呢?


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的由來:

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向孫中山提出了創辦軍校的想法。1924年,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為振興發展中華民國軍事力量,統一國家,培養革命軍軍事幹部,孫中山決定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一所軍校,這所軍校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由於位於廣州黃埔區,因此也被稱為黃埔軍校。原定校長程潛,蔣介石副之,但蔣介石不甘居人籬下,託張靜江說清情,最終出任校長。1926年黃埔軍校擴大為“中央政治軍事學校”,1929年改名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的管理層:

蔣介石任命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

黃埔軍校第一期入學學生情況:

1924年5月,黃埔軍校開始招生,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 6月16日,舉行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 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還宣佈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講大同......第一批學生的學期為半年,都是步兵科,組成了四個學員隊,由於後期湘軍講武堂的158人和四川的21人都歸入了第一期,因此黃埔一期畢業生實際為635人。


黃埔軍校生從建校就開始建軍打仗,東征北伐、中原大戰、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能活下來的都成為將帥。

就是在這635人中,只要沒有死,人人都成為了將帥。出身於黃埔一期的解放軍名將有:開國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陳賡,犧牲於抗日戰場的左權將軍。國民黨將領有:胡宗南、關麟徵、杜聿明、陳明仁、宋希濂、鄭洞國、李仙洲、李默庵、賀衷寒、許繼慎、黃維、王爾琢、範漢傑、桂永清、李玉堂、宣俠父、俞濟時、周士第、孫元良、劉戡等等。蔣介石用人有個特點,只要是黃埔一期的,哪怕表現再差也會重用:如逃跑將軍劉峙、孫元良等,一個個護的像寶貝疙瘩,深怕有人投共,丟了校長的臉。

到了太晚之後,蔣介石檢討大陸失敗的原因,認為原有的大陸實權人物尾大不掉,沒有再利用的價值,加上需要給小蔣建立新的班底,因此逐步啟用年輕將領,放棄原來的用人觀念,黃陸浙一的標準開始丟棄,甚至殺了一期名將李玉堂。


菸酒閣大學士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黃埔軍校是一般的俗稱。正式應該成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指1924—19330期間所入學和畢業的軍校學員。由於校址在廣州黃埔區,大家就俗稱為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說實在的,黃埔軍校的學員總體並不優秀。不能應為有幾個傑出的將領就表明黃埔軍校的整體上的優良。黃埔軍校主要分為步兵,炮兵,工兵,經理,政治總計五個系。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至於說道黃埔哪一期最優秀很難說。每一期都有傑出的將領。但一般都認為前六期是最初出人才的,名將也出的最多。至於說,黃埔一期的名將都有誰,那就一一道來。
胡宗南,有天子第一門生之說。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生於1896年,1962年去世。素有五個第一之說,即第一個師長;第一個將軍;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但實際而言卻是志大才疏。

杜聿明。生於1904年,國國民黨;陸軍中將、先後參加北伐戰爭,淞滬會戰,遠征緬甸。在 抗日戰爭中立有重大功勳。1981病逝。就指揮能力而言,應該說是有想當的水平。



李默庵,國民黨陸軍中將,生於1904年。在黃埔軍校有:文有蔣先雲,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之說,可見李默庵本事。擔任過第三方面軍司令官,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在抗日期間在山西忻口會戰中任左翼兵團指揮官,指揮5個師與日本侵略軍激戰兩週,後於與日本侵略軍長期作戰。但總體指揮水平一般。


關麟徵。生於1905年。國民黨在大陸最後一任陸軍總司令。陸軍中將。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任第五十二軍軍長,參加了著名的臺兒莊大捷。而且是唯一在大陸時期接替蔣介石出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人,足見蔣介石對他的信任。關麟徵用兵素以兵以穩,準、狠見長。1980年去世。

桂永清。生於1900年。黃埔系一期唯一的一位海軍上將。在抗日戰爭期間並不出才,曾被蔣介石免職,為了排擠海軍的福建系派別,1945年,桂永清陸軍下海擔任海軍司令。就其能力而言,屬於眼高手低之輩。


徐向前。生於1901年,共和國元帥,曾任任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兼第四軍軍長。18兵團司令員。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等職。

陳賡。生於1903年。共和國大將 ,參加了南昌起義後長期負債中央特科工作,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後任第4兵團司令,志願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朝鮮戰爭。國防部副副部長。

國民黨的著名三李:李延年 李玉堂 李仙洲 都是黃埔一期。宋希濂,黃 維同樣也是黃埔一期。 左 權也是黃埔一期,如果不犧牲的話,日後最低也是個上將, 周士第上將, 閻揆要中將也是一期。


再往後基本上就是速成班。蘿蔔快了不洗泥。一輩不如一輩了。應當說最優秀的最傑出的就是前六期。而大家認為第四期最優,其中的原因就是四期有個林彪。但四期也就一個林彪而已。


清水空流


黃埔一期

黃埔軍校在大陸期間,先後舉辦了23期,其中比較厲害的就是前六期,而前六期中,又以第一期最厲害。

因為黃埔一期是國共合辦的第一期,又是老蔣擔任校長親力親為教導出來的,老蔣用人的標準,簡單來說就四個字“黃浙陸一”,黃埔或者陸軍學校畢業,家是浙江的,最好是黃埔一期,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學非黃埔,省非浙江,兩眼汪汪。

所以,黃埔一期在自身能力就比較強,又是精挑細選,再加上當時正是用人之際,老蔣又大力提攜,因此出了很多名將。

黃埔一期從1924年入學499人,再加上湘軍講武堂併入的158人以及四川后來的20餘人,因此,黃埔軍校畢業生實際為645人。

黃埔一期的名將有哪些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黃埔一期簡直是將星如雲,他們分別是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賀衷寒、許繼慎、黃維、桂永清、王爾琢、範漢傑、宣鐵吾、宣俠父、曾擴情、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劉戡、霍揆彰、侯鏡如等等。

由於篇幅有限,縱橫就簡單介紹一些比較出名的。

蔣先雲

要說入學成績和畢業成績都是第一名的,當屬蔣先雲,也被稱為黃埔第一奇才,1921年加入共產黨,黃埔畢業後在東征陳炯明和北伐中表現突出,在第二次北伐時已經是團長,在河南與奉系軍閥作戰中陣亡,年僅二十五歲,甚為惋惜。

徐向前

關於十大元帥中的徐向前就不用詳細介紹了吧!徐向前是黃埔一期中第一個擔任軍長,第一個擔任軍團長的學生,也是黃埔一期中後來成就最大的人。

陳賡

陳賡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參加南昌起義,在土地革命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團長、師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

在抗日戰爭時期任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著名影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就是隸屬於386旅,陳賡也就算是李雲龍的老上級,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左權

左權也是黃埔一期的餃餃者,早在1933年就已經是紅一軍團參謀長,在抗日戰爭時期,左權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左權將軍在日軍的掃蕩中陣亡,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將領。

以上四位是黃埔一期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將領。在國民黨中,也有大量的名將。

胡宗南

黃埔一期號稱天子門生,胡宗南就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國民黨方面黃埔一期裡面第一個成為軍長和集團軍司令的人,並且成立幾乎可以與陳誠、何應欽相抗衡的黃埔少壯派,深得老蔣的信任。

杜聿明

杜聿明也是老蔣較為信任的學生之一,在國軍將領中,應該是出鏡率最高的黃埔一期生,先是參加中國徵緬甸遠征軍,後來到東北指揮遼瀋戰役,以及到徐州參加淮海戰役,都不夠他忙的。

但是杜聿明屬於那種太聽老蔣話,不管老蔣指揮是否得當,他都完全聽命老蔣,這是為帥者一大忌諱。

關麟徵

如果說胡宗南是天子門生第一人,關麟徵應該就是第二任,是黃埔一期在國軍中第二個成為軍長,第二個成為集團總司令的人,後來更是接替老蔣成為黃埔第二任校長。但是後來關麟徵由於被陳誠打壓,也就選擇了急流勇退。


剩下陳明仁,在遼瀋戰役之前的四平之戰時也有諸多亮眼的表現;宋希濂,被稱為蔣介石的犬鷹將軍,一直以黃埔一期的老大哥身份自居;俞濟時,七十四軍軍長,後來一直在老蔣身邊當侍從室長官,也算老蔣在大陸最信任的人,可以將身家性命相托付的人;鄭洞國,在遼瀋戰役時國軍中比較倚重的人物,算是獨當一面吧;孫元良,臺灣著名偶像明星秦漢的老爹,當年號稱飛腿將軍,也當真是惜命的人;黃維,算是陳誠土木系的靈魂人物,後來在淮海戰役時被俘虜;另外還有山東三李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也很有作為,在後期基本也都混過兵團司令一級的人物。

篇幅有限啊,幾乎每一個黃埔一期生都有一段可以寫在歷史書上的事蹟。


史論縱橫


或許是因緣際會,或許是時來天地皆同力,在最恰當的時間出現在最恰當的地點,本屬於低級軍官速成學堂的黃埔軍校,卻走出了近代最多的將軍,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在抗戰期間和解放期間,大部分的高級將領均出身黃埔軍校,堪稱民國一大奇觀。而被稱為天子門生的黃埔一期,則更加傳奇。


1924年,為培養革命軍骨幹,孫中山決定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一所軍校,這所軍校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由於位於廣州黃埔區,因此也被稱為黃埔軍校。

1924年5月,黃埔軍校正式招生,由於此時中國多數地方均處於軍閥統治之下,國共雙方採取了秘密招生的方式,但仍有大批有志青年紛紛報考。在1200名考生中,正式錄取了350名學生,另外還有120名備取。

第一批學生的學期為半年,都是步兵科,組成了四個學員隊,由於後期湘軍講武堂的158人和四川的21人都歸入了第一期,因此黃埔一期畢業生實際為635人。

就是在這僅僅635人中,只要能夠活到解放戰爭期間,幾乎人人都成為了將軍。人才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將星如雲的第一期,不但將軍數量高,質量也極其出色。

出身於黃埔一期的,僅我們熟知的名將就有:開國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陳賡,犧牲於抗日戰場的左權將軍,國民黨西北王胡宗南,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關麟徵,還有其他諸如杜聿明、陳明仁、宋希濂、鄭洞國、李仙洲、李默庵、賀衷寒、許繼慎、黃維、王爾琢、範漢傑、桂永清、宣俠父、俞濟時、周士第、孫元良、劉戡等等,不勝枚舉。因此,國共內戰也有黃埔內戰的說法,也就不奇怪了。



鳶飛九天2018


在我國近代歷史上,黃埔軍校是一所赫赫有名的軍事院校,誕生於1924年彙集了兩黨一代英才,培養了大批安邦治國軍事政治人材,被稱為“天之驕子”的黃埔一期更加耀眼,中國民革命軍正是以黃埔第一期為核心力量發展起來,下面列舉8位黃埔一期的名將。

黃埔軍校,也稱為陸軍軍官學校。

徐向前(1901-1990年)山西忻州人,咱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十大元帥之一,以前在黃埔被老蔣看不起的徐帥,在日後的成就最高,也是黃埔一期中成就最高的。

徐向前。

陳賡(1903-1961年)湖南湘潭人,領導八路軍386旅使日軍聞風喪膽,1955年授予大將軍銜,陳賡大將是我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圖為抗戰時期的陳賡與夫人。

左權(1905-1942年)湖南株州人,22歲任紅軍新12軍軍長,戰功赫赫,抗擊日寇,威留太行,是我們優秀的將領。

圖為抗戰時期的左權。

周士第(1900-1979年)海南瓊海人,1927年率部參加南昌起義任師長,抗日時期任西北軍區參謀長,解放後組建中國防空軍,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

圖為周士第。

胡宗南(1896-1962年)浙江寧波人,他是老蔣最寵愛的將領,稱為“天子門生第一人”,1939年胡宗南任第34集團軍總司令,成為黃埔系學生的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但1947年奉命率部大舉進犯陝甘寧邊區,以失敗告終,到臺灣後處處受制。

胡宗南與夫人。

杜聿明(1904-1981年)陝西榆林人,1937年組建中國第一個裝甲兵團,抗日獲得崑崙關大捷,解放戰爭時被我軍俘獲,也是新中國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大戰犯。

和蔣介石在一起的杜聿明。

黃維(1904-1989年)江西鷹潭人,1937年在上海抵抗日軍表現突出,人稱黃維兵團的第12兵團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1975年獲特赦。

圖為黃維。

關麟徵(1905-1980年)陝西西安人,曾任黃埔軍校校長,抗日戰爭是他戎馬生涯的黃金時代,1939年關麟徵因抗日有功升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他是黃埔系第2個升集團總司令的人,1950年後定居香港,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

關麟徵和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