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民國二十五年,也就是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去世了,像魯迅先生這種大文豪按理留下的遺言自然也是不同凡響的,但周先生偏偏與人不同。在周先生的遺言中,除了對親戚的交待外僅有一段話,大概翻譯過來意思如下(非周先生原話啊):

我想到啊,歐洲人在死前往往喜歡搞一個“寬恕敵人也請求敵人寬恕自己”的儀式,老子我的“仇敵”(罵友)可謂是遍佈天下,有人問過我會不會搞寬恕這一套,我想了想,回答如下:去他孃的,讓他們怨恨去吧,老子一個也不寬恕。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中國有句老話:人死為大。在魯迅先生去世後,那一天他的朋友、仇敵也都放下成見,衷心紀念這位大文豪的離去。出殯那天,白底黑字刻著“民族魂”三字的旗幟蓋在棺柩上,上萬群眾相隨護送,那個“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周先生已經永遠離開他們了。然而,就在魯迅先生屍骨未寒之際,當時的一個女作家就迫不及待的站出來對魯迅進行“鞭屍”,這個人就是蘇雪林。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蘇雪林也算是民國的一位“才女”,曾受教於胡適、李大釗、周作人、陳衡哲等先生,到法國留過學,早年出道時對魯迅先生推崇備至,以魯迅先生的學生自居,寫過不少文章狂拍魯迅的馬屁,比如“可與世界名著分庭抗禮”、“執掌文壇牛耳”、“《吶喊》和《彷徨》在將來的中國文學史上佔到永久的地位了”等等,可以說是魯迅的頭號粉絲。然而,魯迅先生剛一去世這位頭號粉絲就莫名變身成了頭號黑粉。1936年11月12日,魯迅先生去世23天,蘇雪林為勸阻蔡元培先生出任魯迅治喪委員會成員而給蔡先生寫了一封長達四千字的信(《與蔡孓民先生論魯迅書》,幸虧蔡先生因故未收到),後來她見蔡先生未理會,便將這封信的內容登到報紙上,從而開始了自己的“反魯”大業。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蘇雪林

在信中蘇雪林大罵魯迅先生“心理病態”、“褊狹陰險,多疑善妒”、“色厲內荏,無廉無恥”、“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對魯迅先生的雜文更是批為“一無足取、禍國殃民”,說魯迅是為“一人格卑微無恥陰險的小人,文筆尖酸刻薄,對中國青年必造成不良影響”等等,最後更是把胡適先生扯進來說是給胡適先生出氣(胡適先生也是魯迅的“仇人”,曾被魯迅罵的體無完膚,魯迅去世時,胡先生並未有任何攻擊之語)。這封信一登報驚呆了當時的民國文壇,畢竟魯迅先生剛去世不到一月,他的頭號粉絲就跳出來“鞭屍”,無數吃瓜群眾都覺得簡直匪夷所思。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胡適先生看到後立馬寫信批評蘇雪林(胡適先生可是民國第一好好先生),大概內容就是:一呢,你最近的文章充斥著舊文人的酸腐習氣,要不得;二來,魯迅自然還是有優點的,不能一筆抹殺;三來,通伯先生(陳源,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被魯迅先生罵過)說魯迅的文章全是抄襲日本人的,這就過分了啊,應該道歉。不過胡適先生作為魯迅的“罵友”之一,也是不大看得起魯迅的,在信中說魯迅的文章就是“狺狺之語”(狗叫)。胡適先生的態度就是:咱要有風度,不能一味的鞭屍魯迅,要在嫌棄魯迅的同時看到魯迅的優點。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然而,胡適先生的話對蘇雪林來說屬於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從1936年—1937年,蘇雪林連寫多篇文章大罵魯迅,像《說妒》、《論誣衊》、《過去文壇病態的檢討》,從魯迅先生的文章噴到人品,再從人品噴到人格,就差沒說魯迅先生壓根算不得一個人了。後來她跟著到了臺灣,再臺灣也是毫不停息的撰文反魯,在魯迅先生去世三十週年時還特地寫了一萬兩千字的長文《魯迅傳論》大罵魯迅,簡直就是生命不息,罵魯不止。

關於蘇雪林為何要用自己的大半生“反魯”,有一種說法是:在一次招待新人作者的宴會中,大咖雲集(魯迅、林語堂、郁達夫等等),剛出道的蘇雪林因一本《綠天》一時風頭無二,受到眾人熱捧,連林語堂先生都誇這本書寫的好。然而當主人將蘇雪林介紹給魯迅時,蘇熱情的伸出手,然而魯迅先生並未握手,亦未說話,僅是點了點頭,蘇大為尷尬,從此便恨上了魯迅。

魯迅剛去世他的學生就跳出來“鞭屍”魯迅,胡適聽說後寫了一封信

晚年的蘇雪林

關於這件事晚年的蘇雪林是這麼說的:

我的那幾篇反魯文字,原來從魯迅學來,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魯迅一輩子運用他那支尖酸刻薄的刀筆,叫別人吃他苦頭,我現在也叫這位紹興師爺吃吃我的苦頭,不算不公道吧?

(然而魯迅先生活著時卻不見這位“才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地下的魯迅先生估計能憋瘋:有膽兒趁著我活著時候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