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是一次孤獨的旅行

十七歲那年,我第一次出遠門,到距離家有幾十公里的縣城讀高中,父親騎摩托車送我到鎮上,然後父親把摩托車寄存在鎮上的熟人家裡,我們再搭乘去往縣城的客車,到達車站後,還要做公交車才能到達學校。有時候為了省錢,客車還沒到車站的時候我便下車,然後走二十多分鐘到學校。

那個時候,也許是年齡的原因,兩三個路口三四里的距離就覺得像是十幾公里,單調而又漫長。

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姑娘,自卑又敏感,內向又孤僻,且相貌平平,衣著老土,在高中的三年裡,我只有刻苦讀書,放佛我只有好好讀書這件事情可以做。然而看著女同學相邀放學後一起逛書店,男同學在籃球架下揮汗如雨,而我只有我自己,我渴望友誼,卻又害怕友誼。

一個週日的下午,我花了十五塊錢買了一個小收音機,要知道那時候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一百元左右。於是每次宿舍熄燈之後,我便一個人躲在被窩裡聽電臺裡熟悉的歌曲或者動人心絃的情感故事,感同身受之時我也會默默流淚。

儘管我很刻苦地學習,但我的成績總排在三十多名,我不得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每個週日的早晨,天一亮我便起床到學校附近的沿河公園裡讀英語,有時我也會在圖書館學習到關門……然而任憑我怎樣地努力與付出,我卻總趕不上那些每天都在說說笑笑的同學,好像他們稍微一努力,便能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而我即便每天挑燈夜戰背完整部英語詞典,我的成績依然徘徊在三十多名。

我的高中是單調的灰色,我埋頭於書本默默無聞,糾結於內心迷茫無助,頂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給予的壓力唸完高中參加高考,沒想到卻失敗了。然而我卻沒有意識到失敗給將來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是的,現在的我和普普通通的億萬中國年輕人一樣過著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工作普通而又勞累。

現在常常恨當時的自己為什麼不更努力,誰知當時已經很努力了,那些年的青春時光,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埋頭於書本,讓自己有個好成績。然而最後命運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我的青春是一次孤獨的旅行。

我的青春是一次孤獨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