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里

原文標題:《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民間常說“和尚胖,道士瘦”。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常見的就是在影視劇作品之中,或者就是我們去寺廟和道觀的時候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那麼到底是巧合呢,還是有其內在的宗教影響?其中的奧秘還是值得我們來一探究竟!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國的地位也非同一般。它起源於古印度,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慢慢的融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思想意識,風俗習慣,甚至是民族關係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於是佛教便在中國吸引了許多信徒落髮為僧,皈依佛門,接受佛祖的點化,好擺脫世俗紅塵的紛紛擾擾,求得內心的安寧。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那麼道教卻有所不同,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以黃、老道家思想作為理論根據而形成的宗教派別。其追求的最高修煉境界就是長生不老,羽化成仙。道士畢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煉製靈丹妙藥。還有一點與佛教不同的是,道教的信徒不總在道觀,而是雲遊天下,出去探索和發現。而佛家僧人更多是在寺廟內吃齋唸經,不斷的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還有就是在稱呼上也有區別。佛教的信徒,皈依佛門出家為僧之前需要剃掉頭髮,表示擺脫對紅塵的眷戀,讓自己重獲新生,於是就被稱之為和尚。“和尚”二字來源於古印度的梵文,本是對有資歷有名望之人的尊稱,後面便開始演化成了對出家僧人的稱呼,也許是因為其品德高尚吧。道教的信徒則被稱之為道士,他們無需剃髮,更沒有佛教那麼多清規戒律,所以看起來道教給人的印象十分的自由和灑脫。但是他們有個相同之處那就是在飲食上都吃素,忌葷腥。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飲食上大為相似,那麼為什麼和尚總是偏胖,而道士卻偏瘦,常被人叫做仙風道骨!這個問題追本溯源,還要從其修行方式上來分析。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和尚不可開葷,一日三餐皆為素食,那為何還能長胖呢?若是我們連著吃一個星期的素菜,肯定會瘦下來一大圈!難不成和尚自帶肥胖基因,喝水都能長肉?其實不排除有這樣的僧人,但是大部分僧人還是因為缺乏運動導致的肥胖。他們終日打坐唸經,很少有體力活動,除非是那些武僧,要不然天天吃了飯就坐下,時間一久體內的脂肪越長越多,便日漸發福,於是就變胖啦!所以這一點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還是很值得注意的,若是不去運動,吃的再素也還是減不了肥!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但是道士的生活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修行不在道觀,他們雲遊四海,探尋這長生不老之法。他們本著積極入世的態度,去體驗人間的苦難,所以在體力消耗上比和尚就大的很多。往往有時一天需要步行數幾十裡地,身體便會消耗體內的脂肪,這樣就很好的抑制了脂肪的堆積。再加上道教人總喜歡煉製一些靈丹妙藥,而吃了這些東西本身就對身體有影響,或好或壞,總之就是胖不起來!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另外一點就是在道教有“辟穀”一說,也就是在一段時間內不吃任何的東西,最多就是喝點水,一般短則7天,長則過月,讓身體自己消耗體內的營養,排出毒素,這樣一來,想胖都胖不起來。也正好變成到他們所崇尚的“仙風道骨”。這種生活狀態和穆斯林的齋月有著相似之處。

為什麼多見和尚胖,道士瘦?原因就藏在他們的修行裡

現代社會,寺廟也遠比道觀的香火鼎盛,因此僧人們的生活條件相對道士來說也好很多,不用為生活的瑣碎之事煩心操勞,只要安心打坐唸經即可。而道士們也還是在不斷的積極入世,體味生活的苦難。所以說和尚胖,道士瘦不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