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張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截至2017年底,張家口市轄6個區,10個縣,總人口465.5萬人。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嘉靖八年(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張家口市是現行長城最多的地區,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崇禮、赤城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滑雪場,被譽為東方達沃斯。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歷史上,張家口被視為西北邊關的重中之重,為溝通華北平原與山西和內蒙古之間的交通要道,元明清時朝廷派兵從北京出征北部及西北地區多經過張家口。明廷曾將張家口一帶列為“九邊”之首,因為殘元勢力的後裔大都聚居在張家口北部的大漠邊緣,進犯時多從張家口入關。這裡不僅離北京最近,而且進退方便,因此威脅也最大。為了強化防禦,明宣德四年 (公元1429年)張家口堡始建。朝廷曾特派掛鎮朔將軍印的總兵來此鎮守,當時全國共有總兵62名,而總兵掛印稱將軍的僅有8名,足見張家口一帶戰略地位之重要。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清朝沿襲明制,仍將張家口視為京畿門戶和首都北大門,設有重兵。在清朝的270多年間,北京的西北部一直到蒙古邊境只有張家口這一座具有規模的城市,張家口以北是一馬平川的內蒙古高原,無險可守,所以扼守張家口尤為重要,為此歷代帝王極為重視,多次派重臣巡視。而幾次清廷出兵平定西北地區叛亂,也多從京城的德勝門出發,經居庸關和張家口出徵。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康熙帝親征噶爾丹,經張家口大境門向北進發。當清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時,張家口舉城歡慶。但康熙皇帝卻輕車簡從而歸,至大境門時已是午夜時分,大境門已閉關。為了不擾民,康熙傳旨,夜宿大境門外,直到天明城門打開時才經過城門班師回京。人們感念康熙皇帝之德,便在他夜宿的大境門外建了一座“臥龍亭”,在其對面山坡上建了一座“將軍亭”。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清順治元年(1644年)大境門被打開,成為長城上唯一的“門”,京城與西北地區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逐漸成為北京及內地與蒙俄貿易的旱路碼頭和商品集散地。康熙年間朝廷曾定張家口大境門外為蒙漢貿易場,每年從蒙古輸入至關內的馬匹、牛羊達百餘萬隻,均是從張家口這座京城的北大門遠道而來。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張家口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張家口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大部分。境內洋河、桑乾河橫貫張家口市東西,匯入官廳水庫。張家口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長;春季乾燥多風沙;夏季炎熱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適中。壩上地區光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生長季節氣候爽涼;高溫高溼炎熱天氣少。年降水量為330~400毫米。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張家口市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交界處,市區距首都北京僅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是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冀晉蒙(外長城)經濟圈的交匯點。張家口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08公里,鐵路通車裡程623公里。 [23] 高速公路網發達,京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首都環線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京大高速公路、張承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四通八通,交通極為方便。京包鐵路在此設有張家口站和張家口南站。張家口機場有航班往返國內各大城市。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張家口市共有53家A級景區,其中4A級景點12個。張家口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16處、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

京城的北大門:張家口

張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位於河北省張北縣,於1993年建成營業,建築佔地8萬多平方米。景區草原總面積3萬畝,度假村佔地面積2500畝。截止目前,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400萬元,度假村現能同時容納700人就餐、400人住宿,服務採用全套正宗蒙俗禮儀。先後被評為河北省三星級文明窗口單位、河北省景點文明單位、河北省旅遊行業先進集體及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等榮譽稱號。小五臺金河景區在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級AAAA旅遊風景區。小五臺不僅山勢巍峨,峰巒起伏,懸崖絕壁,景區內更是奇峰怪石,清泉溪流、林海松濤、具有古、野、幽、雅、奇、雄、險、秀八大特點。小五臺山是個天然寶庫,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罕見的褐馬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流泉飛瀑、廳石幽谷、原始森林和美麗的傳說故事使 得小五臺山充滿了浪漫、神秘和神奇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