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乘用車市場運行走勢

上篇的插混配圖是重複了純電的,迅速就有提示,我無法改圖,因此我加速推一篇,並修正此圖。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1. 7月乘用車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今年1-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增2.7%,稍高於17年1-7月增速1.5%,約1倍強。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56.7萬臺,同比下降5.5%,環比下降7.1%,今年春節後零售同比增速逐月放緩,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速回落到近些年的低位水平。

在宣佈下調整車關稅到15%後,前期消費觀望氣氛較濃,7月中下旬降稅效果緩慢體現,7月國產豪華車零售同比增3.0%,強於主流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6.0%的增速。

7月零售增速處於近期谷底,且SUV零售增速-6.9%仍是低於轎車增速-3.8%約3.1個百分點。7月零售增長不強的主要原因較複雜,今年7月異常炎熱天氣導致看車熱情下降,對車市人氣有一定影響。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的消費信心影響較大,由於美國貿易摩擦的影響,部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不強,受到環境影響較大。其次是樓市因素對車市的影響。由於中西部樓市的持續價格與銷量同步較快增長,導致居民財富投入樓市力度很強,影響購車消費。近期經濟增長的消費拉動不強,導致購買力進一步偏低。而SUV的低迷也是中西部消費不強的體現。。

7月主流合資品牌的德系和日系依託轎車優勢實現正增長,部分美系品牌調整幅度較大,這也有品牌佈局和消費認可的因素影響。自主品牌的微客市場批發增速23.3%,實現依託電動車的恢復增長,也體現微客轉MPV的格局趨於穩定。

7月狹義乘用車生產168.8萬臺,環比6月下降11.0%,其中7月進口零部件關稅調整的降成本利好,推動豪華車生產環比6月增長8.7%的表現突出。

7月廠家批發銷量157.3萬臺,同比下降5.3%,相對6月的2.8%下降較大。1-7月廠家批發同比增速4.3%的總體表現仍較穩。

7月廠家庫存增加10萬臺,渠道庫存下降4.9萬臺,行業庫存調整逐步展開,由此加大了企業的批發分化表現,部分銷量偏低廠家是主動調整的結果。

7月新能源廣義乘用車批發銷量7.4萬臺,同比增長81.9%,其中插電混動的佔比達到32%,較17年7月佔比提升8個百分點,結構改善表現較好,尤其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嶄露鋒芒,實現新能源車的高質量增長。

2. 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18年7月零售157臺,較2017年7月下滑9萬臺,相對6月的同比減量6萬臺稍有增長,體現18年春季市場的增長動力嚴重不強,增長線路與15年類似,未來能否快速拉昇值得期待,但太難了。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在16年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7年1-7月同比增20萬,18年1-7月增長32萬臺。這樣的1-7月總體增量逐步走強。1-7月回暖,體現了市場透支後的恢復相對平穩,車市仍受到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3. 近年狹義乘用車批發走勢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18年車市的批走勢出現較大下降趨勢,18年6月份達到183萬臺,同比增長3%,7月份批發銷量達到157萬臺,同比增速達到-5%。7月的批發增速劇烈下滑。18年1到7月份,總體同比增長仍達到4%的水平,基本符合預期。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18年1-7月份車市批發達到1312萬臺,同比增長4%,相對於17年1到7月份的同比增長速度3%表現較弱。17年7月增速6.5%,今年7月批發增-5%,今年的增長較去年下降了近4個百分點。

4、 近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走勢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樓市漲價的泡沫危機始終伴隨車市的壓力,17年上半年是北京拉動全國炒樓,4月後北京受阻,炒樓去庫存蔓延到全國,但大城市的購房降溫改善車市。2018年的全國炒房熱嚴重升溫,導致泡沫仍在延續,中西部樓市危機嚴重,衝擊車市,衝擊SUV、衝擊自主品牌的發展。

5. 7月零售走勢分析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表現平穩,第一週是1-6日,日均零售29874臺,同比增長-18%。在6月份,全月零售負增長3%的背景下,7月第一週增長表現相對平穩。

7月第二週的零售達到日均3.65萬臺,同比增長-8.6%,走勢較第一週明顯改善。第三週的零售達到日均4.3萬臺的稍低水平,同比增速-13%,與2016年7月日均零售相近。前三週的零售月累是日均3.68萬臺,同比增長-12.8%。車市走勢尚未體現出降稅後的需求爆發現象,這也有待驗證需求低迷的原因是否也與樓市火爆的關聯。

最後一週的零售達到日均6.23萬臺,月末零售表現較強,這主要是月度的目標約束的經銷商努力拼搏的結果。目前看全月的月度增速在-6%左右,較6月的增速稍有回落。

6. 7月廠家批發銷量頑強走穩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7月一週的廠家批發銷量表現相對平穩,日均銷量達到3.2萬臺,同比增長-13%。7月第二週的廠家日均批發是3.65萬臺,同比增長-15%。

這是在去年前兩週同比15%以上高增長背景下的平穩增增長,車市增長相對平穩。7月第三週的日均批發達到4.4萬臺,好於2016年走勢,但持續低於2017年銷量,總體走勢的相對穩健低位平穩

7月最後一週的批發銷量達到日均5.8萬臺,同比增速達到3.9%,拉昇速度較強。這也是2017年7月的市場低預期下的月末銷量較低的低基數的較好表現。

7. 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徵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7月車市產銷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增速,其中的SUV市場增速貢獻度減小,而MPV的7月增速下滑帶來車市的增速偏低,7月的轎車零售增速-5%弱於於18年均增速3%較多,MPV的調整力度大,MPV因素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SUV零售表現也是較差。

7月合資廠商銷量走勢分化明顯。自主廠商總體表現低於預期,兩極分化明顯。且從級別劃分上來看,A級和A0級車型在7月份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了較大下降。

8. 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18年7月的自主份額稍降。18年自主份額走強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弱,高端需求火爆,高低兩端擠壓合資的需求。自主的主力市場出現分化現象,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走弱,導致自主的表現不強。7月份額達到41%的份額,較去年同期的40.0%的稍有增長,這與歷年走勢有一定反差,體現自主走強趨勢。

9、廠家庫存增大、渠道庫存壓力緩解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從企業庫存變化看,廠家努力調庫存,7月廠家庫存增加4萬臺,經銷商庫存增加8萬臺。歷年7月都是渠道庫存增加的局面。18年7月的庫存增長較合理。18年7月渠道增庫存也是零售較弱的結果。目前7月的廠家和經銷商逐步適應低增長的現狀。

10. 狹義乘用車各車系增長特徵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7月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平穩。歐系和日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德系與韓系增量的分流效果。德系與韓系的增長較猛,尤其是日系的下滑與韓系的增長也有一定的關聯。

18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走勢轉弱,年度批發增速6%,持平於行業增速,零售稍好於行業平均。日系批發增速4%,慢於行業2個百分點;而歐系和韓系的下滑相對較大,美系相對平穩,形成合資車系間的內部競爭較激烈。

11. 18年7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從廠家批發看,18年7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達到58%,強於17年的的主力車企56%的份額佔比表現,也體現了7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18年7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分化,北京現代、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較強。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較快,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長安汽車也是低基數的高增長。日系合資品牌的主力車企在7月的增量銷量排名較強,本田、豐田等表現較好。

從18年的增量貢獻度看,18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表現較強。

12. 18年7月主力車型批發表現分化

7月乘用车市场运行走势

7月轎車主力品牌的批發表現相對不強,前十位品牌佔比17%,較去年的19%下降2個百分點。7月日系品牌表現優秀。7月增量較強的品牌是,前期低基數的車型。其中表現相對優秀的是寶駿\帕薩特、吉利遠景、比亞迪等,和部分合資品牌表現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