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本人最後悔的發明,錯過了50億,卻成就了馬雲和馬化騰!

說起中國的移動支付,全球都在稱讚,被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而移動支付離不開二維碼,這個掃碼支付自從2011年由支付寶引入之後,徹底的火了,成為了移動支付的標配。

這是日本人最後悔的發明,錯過了50億,卻成就了馬雲和馬化騰!

而事實上這個二維碼卻是日本人發明的,最開始日本豐田汽車在裝配時使用的是條形碼標籤,但這種標籤只能存儲20個日文字符,於是急需一種新的方式。

於是DensoWave公司責任研究新的標籤方式,最後騰弘原帶領團隊進行了兩年的研究,就把標籤上的條形碼給升級成了二維碼,而原來儲存成條狀的信息,則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方塊。

這是日本人最後悔的發明,錯過了50億,卻成就了馬雲和馬化騰!

二維碼的使用專利在其設計之初,是被它的設計者給硬生生的忽略了其潛在價值的,只認為這玩意能存儲更多的信息已經是發揮了最大的功用。限於眼光問題,發明人騰弘原覺得這東西除了能夠存儲更多的信息之外沒有什麼用,於是其所在的公司DensoWave也沒太認真,雖然申請了專利,卻放棄了對日常使用二維碼的專利索求,可以供大家公開使用(也正因為不要錢,才會在世界上迅速推廣),只要找他們公司定製專用的二維碼才收點錢。然而,獨具慧眼的中國商人徹底挖掘了這“二維碼”的市場營銷、民用的無限功能。2011年支付寶引入線下支付之後,凌空網創始人徐蔚迅速申請註冊了“二維碼掃一掃專利”並先後拿下了中國、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區域的專利權,如此這般,若是日本企業要使用二維碼掃一掃要支付中國專利費了。

時至今日,二維碼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就算日本想要再收取相關專利費用,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為中國二維碼“掃一掃”已經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這是日本人最後悔的發明,錯過了50億,卻成就了馬雲和馬化騰!

平時要遇到一些幣,分不清它是傳銷幣還是空氣幣怎麼辦呢?我現在關注了個公眾號-幣今大數據(coindb),直接輸入幣種字母縮寫,比如比特幣就輸BTC這樣的,收錄的就不是傳銷幣,不收錄的都是傳銷幣。

中國在專利知識產權方面不是沒有吃過虧,中國的DVD專利永遠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傷痛。有了前車之鑑,中國在二維碼方面這次做的很好。目前,我國已經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二維碼。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日本會壓榨我們。

這是日本人最後悔的發明,錯過了50億,卻成就了馬雲和馬化騰!

再說,就算日本人也用了,就一定能有中國的規模大嗎?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真不是一般國家就可以隨隨便便超越的,在中國,支付寶用戶就有5億多,微信用戶高達8億多,可想而知,移動支付幾乎覆蓋了中國的大部分人群。而光支付寶的日支付筆數就超過1.3億,相當於日本一整個國家的人口數量!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