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1.漢昭帝劉弗陵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漢武帝劉徹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西漢第八位皇帝。 漢昭帝繼位時年僅八歲,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下,沿襲武帝后期政策,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就武帝時期鹽鐵官營、治國理念等問題召集賢良文學討論,會後罷除榷酒(酒類專賣)。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改革武帝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因內外措施得當,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元平元年(前74年),劉弗陵因病駕崩,年僅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諡號孝昭皇帝,葬於平陵。


2.高演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即齊肅宗孝昭皇帝,祖籍渤海調蓨(今河北景縣南),齊高祖神武帝高歡的第六子,齊世宗文襄帝高澄、齊顯祖文宣帝高洋、齊世祖武成帝高湛為其同母兄弟。他自幼英俊過人,很早就有成大器的氣量。武明皇太后婁昭君十分喜愛和看重他。他發動政變,廢侄子高殷,自立為帝,改元為皇建,。即位後,進行改革,注意民生問題,釋放奴隸,大力屯田,廣設糧倉,有效解決北齊糧食危機,同時依法量刑,大力宣傳漢文化。政治清明,廣收人才,禮賢下士,孝敬母親。在位時間雖僅一年,但作為較多,死時傳位於其弟高湛。高演去世,時年二十七歲。葬於文靖陵,諡號孝昭皇帝,廟號肅宗。


3.司馬紹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晉明帝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 ,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宮人荀氏,東晉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間在位。司馬紹於322年即位,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亂,停止對於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皇帝的權威全力重用王導,並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太寧三年(325年),司馬紹病逝,終年二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肅祖 ,葬於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北)。 司馬紹聰慧善斷,明於事理。東晉政權初建之時,兵荒馬亂,生民塗炭,國力空虛疲弊,權臣王敦等作威作福,東晉政權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險。司馬紹在位期間,憑藉弱勢之中央,成功做到對權臣的制衡。他還在一定程度上調和南渡僑姓與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時局,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雖在位時間短暫,但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卻非常深遠。

4拓跋宏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後改名元宏。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諡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5.愛新覺羅 福臨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在位十八年。 面對全國出現新的抗清高潮,福臨同大臣經過反覆籌商,決定採取撫重於剿的策略;一方面實行“招降彌亂”的懷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疇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使局勢逐漸好轉,為日後進攻雲貴,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順治十年(1653年)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順治帝採納范文程等人的建議,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十四年,又積極鼓勵地主、鄉紳招民墾荒。對地方官員制定《墾荒考成則例》,按墾荒實績,分別予以獎懲。同年,編成《賦役全書》頒佈天下。這些措施,使瀕於絕境的農業生產,開始有了轉機。 順治帝對整頓吏治甚為關注,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懲治了一批貪官汙吏。為了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能,順治帝比較注意發揮漢官的作用。 順治十六年(1659年),除東南沿海之外,全國的領土基本得到統一。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享年二十四歲。廟號世祖,諡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清東陵之孝陵,遺詔傳位第三子玄燁。

6.柴榮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7.明孝宗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中國歷史上唯一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是一個無嬪妃、無嗜好、無親信的“三無”皇帝,這是一個無專權、無戰亂、無弊政的“三無”時期。然後,一場醫療事故葬送了他的性命,也葬送了大明王朝的前程。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帝,在位期間,努力扭轉憲宗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使明王朝得到了一次中興的機會,史稱“弘治中興”。他勤政愛民,滿懷治國之志,卻英年早猝,公元1505年,一代英主朱佑樘病逝於乾清宮,年僅36歲,是年十月葬於泰陵,長子明武宗繼位。廟號孝宗,諡號“建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明史》對孝宗的評價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儉有制、勤政愛民”。

買二手,上轉轉二手交易網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壽命這麼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