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價格常年低迷根源已找到,政策干預+市場調節是背後「元兇」

最近,有不少人問我,這些年來國內糧食價格一直那麼低,到底是為什麼?

在我看來,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國家不想讓糧食價格抬高,以免造成社會整體物價的上漲。

糧食價格低迷,農民諸多不滿意!

這本身並不是壞事,而且我覺得這樣做確實有一定的優勢,可以保證在糧食產量下降的時候也不至於出現糧荒,不會出現物價大幅度上漲,也不會讓人們因此而餓肚子。但是,農民種地不賺錢,收益低的現狀如何得到解決?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價格價格多年不漲甚至還在繼續下降,雖然國家想方設法給予補貼來彌補收益缺口,但是很多農民的種植收益依舊不太令人滿意。

糧食價格常年低迷根源已找到,政策干預+市場調節是背後“元兇”

政策因素——國內糧食遲遲不能上漲!

鍾情三農認為,目前我國的主要糧食價格遲遲不能上漲,除了跟市場供需的關係有關以外,更多的時候還是因為國家政策在把控,簡單來說就是國家不想讓糧食價格抬高。

糧食價格常年低迷根源已找到,政策干預+市場調節是背後“元兇”

大家留心的話,不妨看一看國家每年進行的臨儲糧食拍賣舉行的時間和節點你就會發現,一旦市場上的糧食價格有大幅度上漲的態勢,有關部門肯定會啟動相應種類的臨儲糧食拍賣來為市場降溫,來抑制糧食價格的上漲。

當然,這也和我國目前複雜多變的糧食供給關係有很大的關係。我國糧食價格遲遲不能抬價也算是一個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我國糧食供需呈現出結構性失衡。

要在前幾年,我國的糧食經濟學者就提出我國目前的糧食供給正呈現出結構性失衡的狀況,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整體供需失衡,另一個則是局部供需失衡。

前者的具體表現就是有些糧食作物的供給量大大超出需求量,比如說前幾年和最近的稻穀,小麥和玉米,都是如此。我國的主糧市場價格這些年一直沒有太大的波動,上漲無望和我國的主糧供給大於消耗有很大的關係。

糧食價格常年低迷根源已找到,政策干預+市場調節是背後“元兇”

而後者的具體表現則在單個的糧食品種之中。比如說我國每年的小麥產量雖然足夠多,甚至超出了國內的消費需求,但是在中高端的市場方面,國產小麥則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比如說一些強筋小麥或者弱筋小麥,國內產量較少但是市場需求很大,這其中的缺口只能依賴於進口。但是一些低端小麥供給卻嚴重剩餘,抑制了國內小麥價格的整體價格。

筆者並不排斥糧食收儲制度以及拍賣制度,糧食價格不上漲也沒關係,但是保證農民種植收益穩定不降低是根本,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