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統計數據來回打架一直是北京人口增減的謎底,北京要疏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膨脹的理想,全世界很多著名的大城市都有過,通常都是用建立新城的方式,比如倫敦歷經半個多世紀,甚至將近一個世紀的形成規劃,人口疏散計劃要麼以失敗告終,要麼改弦易轍,最終人口繼續膨脹。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那麼,北京會不會有著某種資源稟賦來執行這一戰略呢?北京還真有,這個地方就在通州。

近來,副中心科教文衛配套不斷升級,一批區外名校將直接在城市副中心落戶,在行政辦公區及周邊地區引入北京一幼、黃城根小學、人大附中等城區優質教育資源。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為緩解幼兒入托難問題,綜合考慮副中心學前教育發展定位、區域內人口發展變化趨勢等因素,三年內,通州計劃推動57所幼兒園規劃建設項目,預計提供學位18000餘個。

通州區將吸引社會資本籌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預計到2020年全部解決無證辦園問題。首都兒研所等三甲醫院也將在城市副中心建立分院,未來安貞醫院將主體搬遷至副中心院區。

除了城市公共服務更加便利,未來副中心宜居的環境也將吸引人們“留得住”。經過兩年建設,副中心新增林地3萬畝,通州境內的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實現水清岸綠。蕭太后河引大批白鷺棲息,一幅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副中心將開展通風廊道的規劃建設,初步規劃兩級多條通風廊道。今年內,通州39條黑臭水體將全部還清,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違建基本清零。

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根據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城市副中心將大力發展金融科技、財富管理,增強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融增值功能。

在產業方面,北京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上個月在通州區揭牌,將在運河商務區3平方公里內佈局建設。2018年,通州區還將全面打造與城市副中心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梯隊,並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北京市日前發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

據悉,目前,城市副中心建設正在紮實推進,行政辦公區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下半年,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及配套設施將建成,並將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建設。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城市副中心將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項目建設,有序拉開城市框架。目前,八通線、7號線二期正在加快建設,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項目正在推進,下半年將繼續推動人大附中、首兒所通州校(院)區等項目建設。通州區總體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規即將出臺。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也在加快編制,將推動出臺。未來,將推動城市副中心由行政辦公區建設為主,向城市功能建設為主轉變,全面增強城市副中心的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通州臺湖有座舞美城堡

在通州臺湖,有一座“舞美城堡”——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基地。這裡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舞美基地,今後,將為城市副中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成為城市副中心又一處重要公共文化設施。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600多個座位的露天劇場可供舉辦音樂節、小型音樂會,市民可以來此“搶鮮”欣賞即將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劇目,還能享受國家大劇院策劃的音樂節和小型音樂會等,而通州的居民更是有“地利”之便。

環渤海經濟圈最具特色的國家級新媒體、網絡科技產業園區

隨著通州生態環境的升級,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進駐通州,其中臺銘國際企業花園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項目位於通州區臺湖鎮環球影城2公里輻射圈內,距離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僅一路之隔,坐擁“三橫兩縱雙輕軌”的立體交通網絡,遵循臺湖鎮傳媒產業集群的定位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命題,以“物業開發+增值服務+資產管理+產業孵化”為綜合運營的國家級文化創業園區,是臺湖鎮政府主導並重點扶持的產業園項目。

如何讓疏解的人口“紮下根”?副中心建設給出答案!

再加上自通州被冠名城市副中心的那一刻起,其政治、經濟、行政等都在一種以蓄髮之勢,等待一個時機,好讓世人知道這片寶地蘊含著豐富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