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邱吉爾下達「圍殺令」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德國一直想擺脫《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國海軍就開始對建造3.5萬噸的戰列艦進行了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備、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在納粹德國宣佈撕毀《凡爾賽和約》之後,1935年與英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準備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英國曾要求德國將該型艦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但德國以其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斷然拒絕。

俾斯麥號戰列艦就此誕生!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艘聞名於世的德國戰列艦,為俾斯麥級的一號艦。名稱的來源是19世紀的德國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而俾斯麥號其中一個成名原因是在1941年5月的丹麥海峽海戰中擊沉了被稱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並擊傷威爾士親王號,被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點名下達“擊沉俾斯麥號”的命令。

英國皇家海軍因此派遣了大量軍艦前往攔截俾斯麥號,3日後,1941年5月27日被以“英王喬治五世”號、“羅德尼號”戰列艦和“勝利號”、“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為首的60餘艘英國皇家海軍的各型軍艦及數型飛機圍攻後沉沒。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在海戰史上,從未有一艘戰艦象俾斯麥號這樣,如此傳奇、如此悲壯、如此的令後人神思夢想。不誇張的說,俾斯麥號戰列艦代表了男人特有的浪漫。

很多戰艦愛好者痴迷上俾斯麥號首先是被它俊朗、優雅的外形所吸引:前後各兩座的揹負式炮塔、經典的雙聯裝式主炮、破浪型艦首、堡壘式艦橋,這一切令俾斯麥號看上去頎長、堅毅,就像身著第三帝國軍服的日耳曼男人一樣。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如果單從火力而論,俾斯麥號並不是當時最強大的戰艦,但相較於第三帝國海軍的對手——大英帝國海軍而言,卻是無可匹敵的強大戰艦。當俾斯麥號出海巡航時,英國海軍竟無一艦可與相抗,只能採用群狼攻虎之術,圍獵俾斯麥。

英軍飛機在此次作戰中所表現出相當突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說明制空權對與制海權的巨大影響。英軍22日首先發現德艦離開卑爾根的是飛機,26日在搜索毫無收效的情況下發現德艦蹤跡的又是飛機,而給予德艦致命損傷的,最終導致其沉沒的還是飛機!可以說,在整個海上圍殲戰中,每到關鍵時刻,總是飛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反觀德軍,因為沒有遠洋航空力量,“俾斯麥”號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成為英軍的靶標。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然而一直以來,對俾斯麥號到底是如何沉沒的存在爭議。

英國人認為,俾斯麥是被其重巡多特塞郡號發射的魚雷擊沉的;德國人則認為,軍艦是由於軍艦已經喪失戰鬥力,為了避免更多的炮擊和傷亡,由大副厄爾下令自行鑿沉的。

在俾斯麥號成立60週年之際,參戰雙方的部分老兵和科考隊重走當年它的滅亡之路,來到當年的沉船地點對軍艦殘骸進行實地勘察。經過對殘骸的細緻考察發現,當年魚雷炸開的艙壁很平整,鋼板並沒有凹,沒有被擊穿,也沒有裂開,看起來完整無缺,有油槽,水槽的艙壁就像緩衝區,擋住了魚雷的衝擊。

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英國海軍的驕傲,被丘吉爾下達“圍殺令”

核心沒有進水,魚雷是無法在最後幾分鐘讓軍艦沉沒的。因此,事實的鑑識證據支持了德國人的說法,也解釋了老兵們為什麼能生還。

據倖存老兵卡爾·華特回憶:最後一戰中,大家都知道的棄船命令已下達。200人不斷推擠穿過左舷後甲板門,其中包括下令棄船的大副厄爾,可是一枚炮彈擊穿左舷裝甲在他們之間爆炸,幾乎炸死了所有人,考察人員也在左舷找到了老兵所說的那個炮彈打出彈孔,證實了這個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