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文 | 士多啤梨

近日,《扶搖》迎來大結局,創下了播放量破百億的好成績。“大女主戲”非但沒有降溫,反而在今年零爆款的窘境下突出重圍,躍身為突破圈層的爆款劇。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後續還有《如懿傳》《巴清傳》《獨孤皇后》等“大女主戲”伺機行動,可見“大女主戲”作為一種特殊的題材類型,不僅是當之無愧的市場寵兒,更能瞭解女性觀眾意識和觀念的變遷,倒逼國劇創作。

“大女主戲”之所以獲得觀眾喜愛,一方面在於女性意識的甦醒和崛起,另一方面則歸功於成功的女性形象塑造和敘事技巧。

女性意識照進“大女主戲”的升級換代

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不斷提升,無論是古裝劇還是都市現代劇,都表現出了現代女性對於地位、權勢、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應運而生的“大女主戲“就像一面鏡子,使女性角色顛覆了過去“賢妻良母”的刻板印象,不僅更積極地走出家庭,也以更主動、豐富的形象呈現於廣泛的社會空間之中,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的思想。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何為“大女主戲”?所有以女主角為絕對第一主角,圍繞其成長經歷、感情糾葛、傳奇經歷展開故事敘述的影視劇。

在人物形象上,”大女主戲“其實是加強版的瑪麗蘇言情劇,不同於偶像劇”簡簡單單談戀愛“的套路,”大女主戲“突出表現在女性設定的地位上,一般與男性角色處於平等地位甚至高於男性角色。她不是依附於男性角色的存在,相反,她是凌駕於男人之上的。

隨著社會的變遷,觀眾的心理狀態和審美傾向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因而”大女主戲“中的人物形象也完成了一次次進階,性格從最初的”傻白甜“轉變為具有現代邏輯和思維方式的獨立女性。

無論是早期的《甄嬛傳》《羋月傳》還是後來的《錦繡未央》《大唐榮耀》《武媚娘傳奇》,這些古裝劇中的女主角一開始往往都是“傻白甜”,容貌清麗,性格堅韌,品性單純善良、不諳世事。可是在遭遇了一連串人生變故,經歷一次又一次反派的迫害之後,她不斷成長,性格由”小白兔“變成了強勢腹黑的”黑蓮花“,心思縝密、善於權謀,晉升為笑到最後的贏家。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然而,在這種”大女主“的光環下,其他角色的人設往往比較單一、平面化。男性角色要不就是深情款,甘願為女主付出一切,要不就是霸氣款,不要江山要美人,而女性角色(反派),往往用心胸狹窄、手段毒辣襯托出女主的光明磊落。

當觀眾對這種千篇一律的人設產生審美疲勞後,無論是現代劇還是古裝劇,獨立的現代女性意識開始走俏。

比如去年大火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雖然故事模式依舊套路化,但女主角終於不再是弱者形象,主人公”周瑩“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女人不能做生意?”反映出現代女性的覺醒意識向歷史人物的滲透。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再看看近期的爆款劇《延禧攻略》,雖然不是”大女主戲“,但女主身上帶有的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成為其突破桎梏、勇於創新的閃光點,可見編劇在創作人物時,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加入現代人認可和欣賞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已經是一種進步。

與此同時,當《甄嬛傳》那樣前期忍辱負重,後期狠命報仇的“延遲滿足”的故事套路已經無法討好觀眾時,提供爽點的方式也完成了升級。

不再是以前那樣“先虐後甜”,而是直給。編劇的金手指讓主人公各種開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爽點讓觀眾欲罷不能。比如《延禧攻略》憑藉一上來就爾虞我詐、互相陷害的手段,以平均兩集幹掉一個對手的速度,大大的滿足了觀眾。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在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下,”大女主戲“具有的現代意識是相對而言的,還沒有上升到運用女權針砭社會時弊的思想高度。

對比日劇《我的危險妻子》《直美和加奈爾》中妻子利用陰謀殺死丈夫的出格設定,我國的“大女主戲”的格局雖未能上升到運用女權針砭時弊的思想高度,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升級,從侷限於深宮鬥爭、愛情糾葛的低級層面升級到家國情懷、拯救天下蒼生的高度。

早期的”大女主戲“主人公的成長重點往往放在宮廷爭鬥或者感情糾葛上,大都是“所有男人都愛我、所有女人都要害我”的瑪麗蘇套路。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新晉的“大女主戲”如《楚喬傳》《扶搖》等,為女主角色成長添加了一層社會背景,生活不再侷限於宮鬥和愛情,展現的磨難多圍繞於為了建立平等博愛的新秩序,對強權的反抗的更高級的層面,拯救國家和蒼生任務不再獨屬於男主角,反而由女性一同挑起。

比如《楚喬傳》中女主角帶有廢除奴隸制度的遠大的理想,她不像宮鬥戲中女主角工於心計,她比一般男性具有更加優秀的格鬥能力和更為強悍的深謀遠略。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即便“大女主戲”紮根於社會文化土壤之中,映射著時代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想象。但在這股“大女主”浪潮身後,也並非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行業的普遍邏輯來看,“大IP+資本驅動+流量小花”,已經成為“大女主”劇的運作標配,但卻逐步構築起一個並不健康的影視生態。

水漲船高的明星片酬、IP版權費用對應下的竟是套路化的創作思路、模式化的人物形象,缺乏對社會和個體的關照、趨於同質化的內容必然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也造就了“大女主戲”無論是思想層面還是創作層面的裹足不前,追求的短期經濟效益遠遠大於長線的生態格局。

在經歷市場的“熱反應”後,“大女主戲”想要實現長遠發展,也要在“冷思考”中尋求創新和突破,不僅硬件條件要跟上,思想意識更要緊跟觀眾的腳步。

《扶搖》:現代意識甦醒和女性地位的崛起!

影投人【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