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爲人知!鹽城三羊墩漢墓曾出土漢代米酒

 本報近期連續刊登城南老墩子舊址尋訪,特別是原市博物館考古專家王愛東介紹頭墩的報道後,讀者賈先生等對老墩子考古舊事很感興趣,希望瞭解詳情。近日記者再次採訪王愛東,請他回憶三羊墩和二墩的考古往事,以饗讀者。

拜訪周夢莊獲考古手稿

王愛東介紹,已故原市政協副主席周夢莊先生,一生酷愛鹽阜文史工作,尤愛收藏文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將自己的收藏品都送到鹽城縣博物館保存,後來這批東西都捐贈給博物館。

鮮為人知!鹽城三羊墩漢墓曾出土漢代米酒

王愛東回憶當年參與漢墓考古發掘。

七十年代初,周老與夫人住在伍佑老家。1972年底調到鹽城縣博物館的王愛東,帶著薄禮到伍佑登門求教,受到熱情接待。改革開放後,周夢莊到臺灣探親,給王愛東寄來臺灣故宮出版的文物畫冊。“周老生前一直鼓勵我多學習,並將他歷年撰寫並保存多年的有關鹽城文物考古方面的筆記手稿贈送給我。拜讀他的手稿,使我受益多多。”

周老在手稿中記載,大約在1950年,伍佑鎮北三羊墩(當地老百姓又稱“三王墩”),群眾挖田取土時,發現一座漢代木槨墓,棺已朽,棺中出土鐵劍一支,玉蟬一枚,文物多件。二墩在民國初年,也發現過一座漢墓,農民曾挖到五銖錢二千餘斤,文物多件。可惜當時戰亂,這些文物皆遺棄無存了。

三羊墩曾出土漢代米酒

1963年11月,在伍佑鎮北三羊墩發現了一座已部分被破壞的漢墓。鹽城縣博物館(市博物館前身)的工作人員去現場察看,發現部分槨板已暴露在外,認為必須立即進行搶救性發掘。經與南京博物院聯繫,南博領導派來了黎忠義、袁穎等專家,對三羊墩漢墓進行搶救性的考古發掘,時任鹽城縣政協秘書的周夢莊也參與了這次考古發掘。

三羊墩離伍佑鎮北約七里路,在徐家巷南舍村內。當時屬伍佑公社三墩大隊第六生產隊。三羊墩殘高5米多,面積約6畝,東距范公堤約1裡,西臨串場河。原墩估計有10畝左右,墓葬距河邊不足2米,已成斷壁之勢。經過緊張的搶救性發掘,發現是土坑木槨墓,墓坑用70餘塊楠木板構築成槨室、棺槨結構宏大,有三棺兩廂棺內刷朱漆,彩繪花紋,隨葬品124件,以銅器為最多,其中一件銅壺至今尚未打開,裡面有半壺液體,推測是當時的米酒。

此外還有漆器、四足幾、木梳、磨刀石、黛板、漆碗、漆耳杯、漆奩、漆盤、大小陶壺、鐵風爐、鐵火盆、鐵戟、陶灶、衣物券(上面有墨寫的數字),另有木俑6個,可看出是侍僕的形象。西漢初,吳王劉濞曾“即山鑄鐵,煮海為鹽”,“而抗漢室”,其“煮海為鹽”的地點,就是現今鹽城附近。出土的漆器,或許就是少府賞賜給鹽鐵官的。

二墩墓葬高出地面

1975年,王愛東與同事在二墩發現一座漢墓,這也是他在鹽阜地區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唯一一座高於地面的墓葬。棺槨葬在二墩的半中腰,棺底高出地面2米多,可能是防止水淹的緣故。槨板是用整塊楠木做成,棺木用一根楠木製成,內外皆施黑漆,彩繪花紋。

最讓王愛東記憶深刻的是,墓主人出土後,骨骼尚完整,頭骨上還粘有不少頭髮。可惜當時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那個帶著頭髮的頭骨,最終沒能保存下來。另外還出土了幾件陶器。1979年前,王愛東與同事曾在頭墩、二墩、三墩多次發現漢代小型墓葬。這些墓葬的槨、棺全是用珍貴的楠木製成。出土漆器、陶器、玉器等近百件文物。還出土陶屋、陶倉、陶燈、陶豬圈等。

“用楠木作槨棺,並使用鐵釘,應該是東漢後期墓葬。”王愛東根據幾個墩子出土文物分析,眾多漢墓的出土,足以證明鹽城本城一帶,在漢代以前已經人煙稠密、經濟比較發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