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小學今天發錄取通知書,幼升小開學準備有哪些~

根據南京市教育局統一部署,8月10日,南京市公辦小學將統一發放一年級新生錄取通知書。

各區公辦小學的入學通知基本都已經發布,一般由學校分批次通知,通知形式以電話和門口貼名單為主,不同學校通知形式不同。另外參加統籌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等)學生入學通知相比學區生會稍微晚一點,一般集中在八月中下旬通知。

論壇上有部分家長反映目前已經收到學校通知,通知形式主要有四種:電話、短信、微信公眾號、校門口張貼名單。幼升小家長們都要關注起來,逾期沒有到學校領取錄取通知書的施教區適齡兒童,學校將不再保留學籍。

瑞金路小學:微信公眾號通知(8月10日攜戶口簿至門衛領通知書)

五老村小學、丁家莊小學:電話通知

南師附小仙林校區:短信通知

秦淮一中心小學校:門口張貼了一年級新生名單

建鄴區實驗小學分校在官方微信發佈溫馨通知:一年級新生入學通知書即將發放,請家長攜帶戶口簿於8月10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到建鄴實小分校門房(文體路99號)領取,並仔細閱讀通知書上的相關要求,關注通知書上新生學前培訓的時間和要求。

新城小學南校區在官微發佈新生入學通知書領取須知:領取時間為8月10日上午8:30-10:30,領取地點在新城小學南校區一樓大廳,領取時憑報名時發放的通知條。

沒有收到通知的家長,建議今天去學校門衛處問一下。收到入學通知的家長,自然就要為孩子提前準備一下,從幼兒園升至小學,除了相應的入學知識準備以外,家長更應該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最為關鍵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2、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能力,最為關鍵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為關鍵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當然,以上的三方面都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現下半個多月的時間,家長們為入學做的具體準備有以下三點:

01

熟悉小學作息時間

以一般小學為例,不同學校可能有細微差別。

早上7:40-7:50到校參加早讀

8:00升旗或做早操

8:30開始上課(上午四節課,每節課4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

11:45就餐(回家就餐或在校就餐)

12:30—13:20進入午自習(夏季會安排午睡)

下午13:30開始上課,一二年級上兩節課

3:30左右放學

第一學期:

開學時間:2018年9月3日

期中考試時間:2018年11月12日——2018年11月16日

期末考試時間:2019年1月16日——2019年1月18日

公辦小學今天發錄取通知書,幼升小開學準備有哪些~

第二學期:

開學時間:2019年2月18日

期中考試時間:2019年4月22日——2019年4月26日

期末考試時間:2019年6月24日——2019年6月26日

公辦小學今天發錄取通知書,幼升小開學準備有哪些~

02

準備文具等物品

書包:大小適中可以有幾個分層,幫助孩子更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特別強調不建議給孩子買拉桿書包,一是走路隊時不安全,二是不利於孩子身體的健康。

筆袋:儘量不要買文具盒,因為孩子太小,時常在課堂中出現文具盒摔落的情況,影響課堂,也容易損壞,而筆袋則比較安靜實用。

hb鉛筆:建議使用hb鉛筆,軟硬適中,適合孩子寫出好看的字,2b太黑,容易弄髒,另外,不要過早給孩子使用自動鉛筆、簽字筆、鋼筆等。

橡皮:建議買最普通的長方形橡皮,擦得乾淨,還不會分散孩子注意力。

水杯:一般學校有飲水機,讓孩子帶一杯水,喝完後可以再去飲水機接水。

手帕或紙巾:用來擦汗、擦鼻涕或上廁所。

姓名貼:貼在一些長久使用的物品上,防止東西的丟失。

03

學習和生活的準備

1、提前熟悉小學校園環境,知道教室、辦公室、廁所、操場、醫務室等場所大致的位置。

2、自己擺放餐具,吃飯並收拾餐具。

3、自己學會繫鞋帶和衣服帶子,暫時學不會的情況可以儘量穿沒有帶子的衣服和鞋子。

4、上課不能上廁所,下課才可以上廁所,遇到不舒服等特殊情況,舉手彙報後,經過允許可以上廁所。

5、學會工整地寫自己的姓名。

6、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讀書姿勢等。

7、學會做眼保健操。

8、儘可能多的認識一些常用漢字。

9、熟悉家校之間的路途,記住標誌物,瞭解交通規則,訓練獨立回家的能力。

10、記住家裡或父母的電話,便於及時聯繫。

以上幾點家長們準備好了,一年級的小朋友入學基本上也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2018幼升小已基本落下帷幕,孩子們都即將入學。2019幼升小的家長也已經把計劃安排上了。

公辦小學今天發錄取通知書,幼升小開學準備有哪些~

報名入學攻略

公辦小學今天發錄取通知書,幼升小開學準備有哪些~

1

公辦校報名

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屬地化管理,各區圍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制定本區工作方案,保障每個適齡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學位。各區將通過科學劃定施教區、統籌校長和教師流動、名校兼併託管、集團化辦學等辦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今年將繼續按照兩個“不低於”(電腦派位學校數不低於去年、電腦派位計劃數不低於去年)的原則,推行熱點公辦學校空餘學額電腦派位。

公辦學校招生方式:學區直升+搖號(空餘學額)+自主招生(熱點辦公)

按照南京入學政策規定,新生報名入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適齡兒童具有所在施教區家庭正式常住戶口,戶口原則上應隨父母(法定監護人)在同一戶籍;

二、產權證持有者為適齡兒童的法定監護人(產權證是指房屋所有權證);

三、戶籍與實際常住地、產權證三者一致。

符合下列三種情況之一併持有相應證明,同時符合其他條件的,也正常辦理入學:

①兒童少年戶籍隨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一方,並在施教區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現役軍人、在外地工作、務農或出國定居的;父母離異,其子女戶籍隨法定監護人,並在施教區常住的。

②父母雙方均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現役軍人或公派出國工作的專家、技術人員,其子女戶口單立或隨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區常住的。

③適齡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即隨父母戶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落戶,其父母雙方均未購買或均未分配過住房,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實際常住且戶口從未遷移的。

報名時需準備的材料

本市戶籍小學新生報名登記時除帶孩子以外,還須出具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及適齡兒童少年的戶口簿、房屋產權證及預防接種證等有關證件(證明)。

2

民辦校報名

2018年南京民辦學校招生方式:電腦派位(20%)+自主招生(80%)

(1)民辦小學和初中均實行免試按計劃招生,不得采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不得超計劃招生。

(2)各民辦學校的招生方案由所在區教育局審核,報市教育局備案後方可向社會公佈。

(3)當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實行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形式,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比例為2:8。

六不原則:

南京市教育局公佈的《南京市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全市各義務教育學校應嚴格落實“六不”要求:

一、不得以任何名義提前開展招生工作及簽約錄取學生;

二、不得進行違規和虛假招生宣傳(包括初中校進小學、小學進幼兒園進行招生宣傳,利用或委託利用報紙、網絡、微信、微博等媒介進行招生宣傳);

三、不得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以擇優、選拔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測試;

四、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五、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應均衡師資、均衡生源;

六、不得以政府、單位、基金會等名義收取任何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或其他費用。

民辦校優錄政策改為“面談”

在南京小升初”六不“政策的要求下,2018年南京小升初民辦中小學招生錄取方式統一改成面談。民辦的“面談”與南外的“面測”,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容完全不同,可以明確的是:

面測:可以以“語數外”作為測試題

面談:不可以涉及文化知識的考察

外地戶口如何入學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是指處於義務教育階段、隨務工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來寧暫住、非南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戶籍在市內跨區流動的務工人員子女。

根據2017年南京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規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到南京市公辦小學、初中就讀,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應在南京市暫住地已實際居住滿一年(至當年5月31日止),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可向南京市暫住地區教育局提出就學申請,同時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複印件:

(1)家庭戶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身份證;

(2)由公安部門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在本市居住滿一年的居住證或暫住證;

(3)監護人相對穩定工作證明(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及個人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憑證,或經工商部門頒發的滿一年有效營業執照);

(4)符合流入地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

特別說明:未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還需提供相關學籍材料。

各區教育局將在南京市戶籍學生義務教育學位派定完成後,統籌安排隨遷子女進入公辦中小學就讀。隨遷子女繼續在南京市參加小升初報名入學,原則上由就讀小學所在地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入學登記時間和學位派定時間,以各區教育局公佈為準。隨遷子女到南京市民辦學校就讀,按照民辦學校招生辦法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報名入學和交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