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江灘,走過那條通往中國鐵路百年歷史的粵漢鐵路


粵漢鐵路文化公園位於武昌江灘四期範圍內,起點為長江二橋,止點為鐵機路汽渡,總長度約1500米,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公園內現存有老粵漢鐵路過江渡口的棧橋和鐵軌遺址,是長江大橋通車前,連接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的關鍵節點,南來北往的列車要在此通過輪渡過江。

今年1月21日,“2018年度中美國際濱水聯合設計工作營”在漢啟幕。國際知名設計力量將聚焦武漢濱水項目,其中主要項目包括對長江主軸景觀道粵漢文化公園作出規劃設計。

6月初來到粵漢鐵路文化公園,公園建設基本完成,現存的老粵漢鐵路過江渡口的棧橋和鐵軌遺址保存完好,江灘公園風景優美。

公園內的江灘綠道和粵漢鐵路遺址的介紹牌。

公園內的江灘綠道和粵漢鐵路遺址的介紹牌。

公園內的江灘綠道和粵漢鐵路遺址的介紹牌。

一條鐵軌穿過綠道通往江邊的鐵路棧橋。

鐵路和棧橋遺址。

鐵路和棧橋遺址。

同行的攝友在此拍照考察。

歷經滄桑的棧橋橋墩。

歷經滄桑的棧橋橋墩。

歷經滄桑的棧橋橋墩。

江灘邊,幾位垂釣者在橋架邊釣魚。

沉浸在長江中的橋架。

粵漢鐵路文化公園是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主題性文化園區,再現當年京廣鐵路火車渡江前後的珍貴場景。建成後也將作為軍運會迎賓通道的一部分,豐富長江主軸景觀道。

粵漢鐵路是京廣鐵路南段廣州到武昌間的一條鐵路舊稱,全長1059.6公里,從1900年動工到1936年築成。在1936年9月1日首次通車,由廣州黃沙出發,歷時44小時抵達武昌徐家棚。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後與北京到漢口的京漢鐵路兩路接軌,改稱為京廣鐵路。

清末,漢口成立了籌建粵漢、川漢鐵路的辦事機構,著名工程師詹天佑於1909年出任川漢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次年又任商辦粵漢鐵路總理兼總工程師。民國成立後,出任鐵路督辦。

長江江灘邊的鐵路遺址。

1896年10月,清政府下旨修建粵漢鐵路。但因耗資巨大,工程延遲至1900年7月才動工,且進程緩慢。至1903年8月僅建成49公里的廣州至三水支線。1911年,完成長沙至株洲段。1916年6月,完成廣州至韶關段。1918年9月,完成武昌至長沙段。直到1936年8月,粵漢鐵路全線1059.6公里才竣工。

1936年9月1日,終於從武昌開出了直達廣州的第一趟列車,粵漢鐵路從醞釀到開通,走過了艱難的40年。“當時都是燒煤的蒸汽火車,速度和現在的自行車差不多,時速只有35公里,從武昌到廣州需要44個小時。

淹沒在江中的棧橋橋架。

淹沒在江中的棧橋橋架。

至此,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相繼建成通車,漢口和武昌也都有了鐵路,但被長江天塹所阻隔。其間,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京漢鐵路線上的火車,在武漢都要靠輪渡過江到武昌,才能與粵漢鐵路對接。

在長江上修橋,把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連成一體,是幾代中國人特別是中國鐵路人的夙願。由此,也聯想到總部在武漢的中鐵大橋局、鐵四院等著名的鐵軍,武漢稱之為“橋之都”也就理所當然了。

1955年9月1日,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經過兩年的奮戰,萬里長江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於1957年10月15日勝利建成通車。從此,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連成了一體,正式更名為京廣鐵路。 這條穿過綠蔭帶的舊鐵路通往何處呢,不妨再去走走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