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無所事事會讓人情緒低落,一點也不輕鬆?

有時候,我們會把“無所事事”和“輕鬆,清閒”混淆在一起,然而事實上是很不一樣的兩種心理狀態。

輕鬆、清閒:是人並不感覺自己有任何的壓力和煩惱,可以沉浸在這種放空自在無憂無慮的狀態裡面,享受這種狀態。

無所事事:這種狀態下, 其實人們是在無事中尋找事情的焦慮狀態,沒辦法享受當下閒適的時刻。

如果當你感覺到無所事事的焦慮的時候,可能此時此刻焦慮的東西可能有現實層面的,也有心理自我層面的。

為什麼無所事事會讓人情緒低落,一點也不輕鬆?

①現實層面的焦慮: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其實所要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和以前不會承受的壓力。可能你會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的道路、自己的薪水夠不夠用、自己有沒有辦法存錢、能不能買房子、什麼時候結婚……這些也許不一定是你願意思考的,但是當前的社會、父母都在有意無意中傳遞給你一些現實層面的焦慮。

迴避焦慮:當人們面對無法解決的現實焦慮的時候,會選擇迴避焦慮。

有時候,當你做完了手上的工作,明明可以休息了,但是你心裡卻壓著很多一時半會兒根本解決不了的現實問題,這些事情本身會成為壓力焦慮,讓你難以享受難得擁有的休息時間。其實現在有許多的年輕人,即使是休息,也並非很享受這個過程,可能只是單純的打遊戲,看電視,但一天過去了,依然感覺很疲勞。可能他們只是用了一些娛樂方式來消磨他們的無所事事。也有的人,會選擇用工作來消磨這種無所事事的感覺。無論是消極的娛樂還是工作,都是迴避焦慮的方式。

為什麼無所事事會讓人情緒低落,一點也不輕鬆?

②心理自我層面的焦慮:如果你發現,自己除了第一層的焦慮之外,還有一些隱隱約約說不清道不明的焦慮,那麼可能是和自我價值和存在感有關的焦慮,也許能從進一步的自我成長中獲益的。

存在的意義:當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靜下來獨處的時候,你是否感覺生活是充實而富有意義的?你是否會明確的感覺自己為什麼而奮鬥,是否會為這樣的奮鬥而感到自己真實存在著?你如何體察,如此大的世界和如此小的自己之間的關係?你是否能夠與人有真切的聯結感,而不是很膚淺不夠真實的接觸?

如果你時不時會思考這些問題,說明你在思考自我存在的意義,是成長的開始。你開始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因為父母說“考大學”“考好大學”而就埋頭讀書,也不在因為別人說“這個專業好,學這個專業”“這個工作好,鐵飯碗”而削尖了腦袋往裡鑽。你開始真真實實的去思考你的需要,你的想法,你的願望。

成長是痛苦的。每一次變革和變遷都伴隨著一場巨大的混亂,就像每個朝代更替之前都是亂世。所以,當心理變遷與成長的時候,也必定有一場內心的爭鬥

。而“情緒低落”有時候是人內心一種低沉的吶喊,它用一種隱忍卻不卑微的方式告訴你,“看看我,看看我的需要”,如果你可以注意到它,瞭解它背後的意義,你也就有機會獲得一種新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