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要想通曉一座城市,常在於通曉它的那些小路小徑。古樸青灰的瓦房是歷史的見證,坊巷、古居的存在與變遷,都能喚起一代又一代老涵江人的記憶。

而在涵江,也有幾條老街安靜的坐落在市區,漫步其中,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暫別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眼前皆是過客,看著都像是有故事的人,在舊時代建築的映襯下,灑出斑駁時光。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在涵江繁忙的324國道南側,在沿路高樓的重重包圍中,隱藏著一片由涵西延寧、樓下、青年、保尾、涵東徐霞五個居委會集聚起來的古村落。

南靠海岑河北傍宮口河,其民宅大多興建於民國期間,並帶有南洋風,那是老涵江曾經發達海運和繁華商貿史的見證,隱藏著一段民國興化富商起大厝的故事。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明朝詩人王 偉有詩云:“涵江自昔繁華地,桑柘連蔭百餘里。笙歌搖曳樹底聞,甲第巍峨空中起。”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清代的郭龍光著詩《涵江》:涵江連郡郭,二十里平田。村小皆依樹,橋低欲礙船。風光小吳越,財貨甲漳泉。日暮停橈處,微聞宿雁還。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走進大門,約一畝多的大院子展現在眼前,我們本地話叫磚埕,磚埕臨河,院前兩株大喬木據說是一公一母,幾乎蔭庇了大半地方。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正面大宅以仙遊民居雙座九間廂加護厝的格局展現,很是氣派。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雙茂隆令人驚歎的除了它的大,還有它的用料,基石牆上貼的花格瓷磚都是從日本進口的,體現莆田建築包容外來建築元素的多元特徵。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雙茂隆曾被軍隊佔用,還被收為公有。20世紀70年代,閩侯專區從福州市螺洲遷到莆田縣,改為莆田地區,一些省屬二級機構也遷至涵江,這個機構正好設在雙茂隆,佔據了大院左側一半樓上樓下。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這座老宅歷經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一路風雨走來,見證了涵江興衰榮辱,現在已被列入省近現代優秀建築名錄。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這片涵江版的“三坊七巷”,河道密佈,臨水而居,水環樹繞,當地文人陳章武稱之為閩中威尼斯。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東方廿五坎

東方廿五坎,位於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港頭,是現今唯一一座體現涵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繁華景象的商貿建築,見證了涵江“小上海”歷史。當時的涵江,有著“水上威尼斯”的美稱。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當城市轉眼間日新月異,而在涵江老街深處,竟然秘密地藏著時間。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水心河貫穿整個蘿苜田,各式大厝依水而建。東方二十五坎就是蘿苜田片區一處中西合璧的紅磚厝。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厚重敦實的紅磚外牆,整齊美觀的西式拱門,幽長通透的中式長廊,因為有二十五間店面,而被稱為“東方廿五坎”。

涵江的三坊七巷:真正的美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