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文 / 鑑車哥

昨日,特斯拉創始人“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和網友互動時,無意間透露了一個大秘密——特斯拉正在研究可容納一個成年人的迷你電動車。

鑑於特斯拉在電動轎車市場掀起的巨大浪潮,顯然一場針對微型出行市場的革命要爆發了。

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針對馬斯克的這一表態,汽車之家創始人、素有“京城IT四少”之稱的李想心裡可謂是五味陳雜。

其先是潑了一盆“中國禁止(此類車)銷售上路”的冷水。

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10分鐘後,又發了一條“哈哈、啊啊、嗚嗚”的推文。追蹤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人,應該大都能看出李想這三個詞背後的意思:不屑、無奈和心酸。

(內心OS:這都是我玩剩過的好麼)

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下面,鑑車哥給大家講一個死在中國監管法規下的創業故事,故事男主角就是這位高中輟學的億萬富翁——李想同學。

2015年因與大股東的權鬥失敗,李想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汽車之家(劇情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80年代喬布斯被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掃地出門)。並在同年創辦了另一家企業——車和家,正式進軍電動汽車市場。

據有關統計顯示,中國出行需求呈現典型的“八八原則”,即80%的私家車出行是1-2人,80%的日常出行半徑在30公里以內。

基於此,2016年時,車和家啟動了SEV(微型智能電動車)的電動車項目。按照規劃,該車型主要滿足城市近距離出行,滿足城市1到2人短途出行,被李想定義為“小而美的電動交通工具”。

2017年底時,車和家正式發佈了其首款車型SEV的官圖。

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這麼好的車在中國不讓上路?馬斯克表示不服···

據悉,其是一款雙門兩座的微型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為100km(完全可應付日常出行需求),時速根據歐洲l6e標準設計為45公里/小時左右,電池可拆卸直接拿回家用220V插座充電(無需另建充電樁)。

為此,車和家還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為SEV修建了生產廠。(這與很多互聯網汽車品牌採用傳統車企代工的模式不同)

而且製造工藝絲毫不含糊,工廠的主動化程度超越了不少傳統汽車廠商。也可見李想並不是簡單地玩票。

然而,就在市場翹首以盼地期待這款新車時,車和家卻按了停止鍵。

3月29日,車和家創始人李想在接受36氪採訪時正式確認,微型電動小車項目(SEV)已經停止。

其回答到“就跟你有2家公司。一家公司確定性的回報率有50%,另一家確定性的回報率是3%。我肯定要把錢都投到50%上面去。”

WHY?如果說回報低,那這個項目就不該立項呀,投資人顯然不會犯這麼低級的失誤。

真正的原因是,李想他們對政策法規放鬆的豪賭失敗。

在此鑑車哥先科普點常識,在我國設計時速在80%的電動汽車,不管是B級的特斯拉,還是A00級的奔馳smart、長安新奔奔EV、奇瑞eQ、寶駿E100、知豆D2、眾泰E200等,本質上都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汽車:需要上牌(新能源牌照)、上保險,有駕照才能開。

並且能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當然現在補貼額大幅縮水。

如眾泰E200長寬高分別為2735mm、1600mm、高1630mm,軸距1810mm,基本與車和家SEV相差無幾。

但若時速設計若低於70公里/每小時,就被劃為了低速電動車,像大家熟悉的電動三輪摩托、老年代步車都是屬於這一範疇。

這一類車不需要上牌,也不需要交保險,更不需要駕照也可以開。而車和家SEV因設計時速在40—70公里,雖然符合歐洲標準,但在國內正好被劃為了低速電動車範疇。

但因前些年採取放養政策,外加國家相關法規缺失,使得老年代步車為主的低速電動車成了無人敢管,不知如何管的馬路殺手,更成了諸多城市治理的難題,

既然管不住,也沒想好怎麼管,索性就一刀切,嚴禁低速電動車上路,尤其是老年代步車,成為交管部門嚴打的對象。

李想之所以最後時刻放棄SEV,就是卡在了這一關。

據悉,今年10月低速電動車標準即將出臺,低速電動車而一直困擾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問題也有望得到改善。

但就李想的表態來看,其顯然對改變沒報太大希望。不然也不會在投入了幾十億的情況下,連幾個月都不願等就掐死了SEV項目。

不知這次名頭更大的“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能否倒逼相關部門做些真正有益於低速電動車行業發展的事情來,而不再是一味的封殺、圍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