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操作不操作都沒有太大的區別,我最近也基本不看股票了。”一位私募如此表示。

據報道,今年3月,一位在北京開拉麵館的馬女士表示,自己一年收入近200萬元。她還自豪地表示,

“即使在家鄉開一家小店面,一年也能收入十幾萬塊錢。”

上述表述恐怕會讓不少券商從業者臉紅,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地區有超過三成的券商營業網點虧損——它們居然還沒一個蘭州拉麵館賺錢!

在此背景下,已經有部分投研人士選擇集體休假。

上海三成券商營業部都在虧損

隨著時代變遷,如今證券營業部的名字更多地出現在龍虎榜中。以8月3日凱恩股份(002012,SZ)龍虎榜為例:

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動輒上千萬元的交易額,券商抽取的佣金自然不菲,但今年不少營業部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據上海證券報援引接近上海證券同業公會相關人士透露,上半年上海地區虧損的營業網點數累計超過250家,在上海地區全部分支機構中的佔比超過30%。據業內人士介紹,虧損的券商營業網點以2015年以後成立的C類營業部為主,這些營業網點往往規模較小、開張較新,有的面積不足10平米,有的甚至開在了較高的樓層。

上面提到的C類營業部,主要是和傳統的A類、B類營業部相區別,其既不需要提供現場交易服務,也不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房設備。嚴格來說其更像是一個客戶聯絡點。而由於需要工作人員數量少、門店小,又被稱作輕型營業部。據《金證券》此前報道,設立一個C型營業部一年的費用(包括房租和員工薪酬),從50萬到200萬元不等。

既然是新營業部,自然需要新客戶的捧場,但中登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當下新增投資者數量處於近三年來的低位,近1個月每週新增投資者數量在25萬左右。

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在這樣的行情下,開營業部多半虧損,但小編注意到,券商們依然熱情不減。如國泰君安(601211,SH)6月19日晚間公告,公司獲准在上海市、拉薩市各設立1家A型證券營業部;在四川省成都市、福建省莆田市、廣東省汕尾市、廣東省陽江市、廣東省深圳市和山東省威海市各設立1家C型證券營業部。

當下的營業部已不單單靠經紀業務賺錢,有的靠投行承攬分成,有的靠發債承攬分成,有的靠資管產品銷售得利,有的靠互聯網客戶落地。與此同時,券商是典型的週期性行業,行情如果轉暖,這些證券營業部帶來的新增客戶也有望通過上述方式對券商業績做出貢獻。

據國際金融報,國信證券經紀事業部總裁杜海江就曾表示,對券商而言,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無疑加速了傳統券商經營模式的轉變。經紀業務競爭模式,也將從過去的以人員營銷和投顧服務為主,逐步過渡到以資產配置的理財服務為主。因此,作為券商全業務鏈條重要載體的證券營業部,也必將向專業化、智能化、高端化的財富管理模式轉型,以打造大經紀業務體系。

媒體:部分投研人士集體休假

營業部業績不佳,也是今年券商業績慘淡的一個縮影。

據券商中國統計,26家券商6月份共實現營收131.88億元,環比增加4.97%;淨利潤39.69億元,環比下降15.25%。按照一季報和二季度各月報(月報未經審計,和半年報數據可能會有較大出入)統計:上半年共實現營收890.98億元,同比下降20.01%;淨利潤297.04億元,同比下降23.3%。單個公司來看,除申萬宏源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外,其餘25家券商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都出現了下降。

大部分券商的業績,也與A股走勢息息相關。今年5月25日開始,A股連續7周下跌,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4.84%。隨後A股7月13日之後迎來小幅反彈,不過7月末又掉頭向下。進入8月加速下行,8月3日進一步跌至2740.44點。

小編注意到,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A股主要股指今年以來的跌幅均在15%以上。

看上去高大上的券商營業部,今年賺錢還不如蘭州拉麵館……

與此同時,資金參與A股的意願不強。數據顯示,A股成交量從年初的每週2000億股以上降低到當前的1500億股附近;成交額也由年初的2.5萬億下滑至7月26日當週的1.9萬億。A股兩融餘額同樣大幅驟降,今年5月初,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維持在每日近萬億的水平,而現在只剩下不足9000億元。

據瞭解,當下行情,清倉或者減倉是不少私募人士的選擇: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表示,目前旗下私募產品保持三成左右的低倉位,操盤策略則是小波段操作,看好的板塊是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表示,目前其維持半倉,操作以價值投資為主,結合政策導向做些波段。

“操作不操作都沒有太大的區別,我最近也基本不看股票了。”華南一位私募基金經理李銳(化名)則表示,目前公司大部分投研人士都休假了。

對於後市,也有機構持有不同看法:

招商策略研究的分析師張夏表示,近期,悲觀情緒再度發酵,市場再度出現明顯調整。目前的市場有三個重要擔憂:經濟下滑、去槓桿和中美貿易摩擦。當前A股估值水平已經基本充分反映對三個擔憂的悲觀預期。而樂觀變量開始逐漸出現。當前,中國經濟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企業盈利保持韌性,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去槓桿有節奏。政府對內對外的應對措施方向基本正確,正處在正確的道路上。市場也將會逐漸消化外部衝擊帶來的影響。建議投資者關注“大眾消費”“智能革命”兩個超級賽道,優選優質公司進行配置。

華泰中小市值團隊的分析師孔凌飛、郭梁良表示,當前市場機遇與風險並存,國內信用環境的改善有望緩解部分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壓力,建議關注業績紮實,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盤細分龍頭。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認為,市場預期有望在8月逐漸清晰,A股市場也將因此實質性的受益於流動性和風險偏好的雙重修復,建議關注週期板塊的估值修復以及成長板塊的反彈。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