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晚托來了,誰在叫好?會真叫座嗎?

杭州近日宣佈,從今年9月起,杭州的小學將全面實行免費晚託班。輿論普遍認為,這邁出了政府兜底構建託管機制的重要一步。而網友和家長關心最多的則是:免費晚託班推出後,能減少學生校外補課需求嗎?

免費晚託來了,誰在叫好?會真叫座嗎?

這其實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能不能把提供免費晚託班,作為治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重要抓手,通過免費晚託班,讓學生們在校內實現興趣和素質拓展?讓免費晚託班叫好又叫座,這是在確定免費基調後,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免費晚託,可能存在學校老師缺乏積極性,只是提供最基本的照看服務,以及家長不滿意,就是學校提供免費晚託服務,也寧願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班的問題。

這就需要進一步明確晚託班的定位,並根據晚託班的定位,解決財政保障,以及晚託的師資、課程建設問題。

目前的晚託班定位,還只是“兜底”,解決家長無法接孩子的後顧之憂——給孩子放學後有一個去處。在杭州之前,上海和南京等地,均已經明確實行免費晚託,相關的晚託費用由財政買單。但客觀而言,免費晚託,並沒有得到一致叫好,由於財政投入有限,免費晚託還主要是採用自主閱讀、預習、複習、完成作業等方式開展,開展體育、藝術、科技創新活動的晚託班還不多。杭州對免費晚託也說得很明確:學後託管服務主要採用自主閱讀、預習、複習、完成作業等方式開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體育、藝術、科普等。

免費晚託來了,誰在叫好?會真叫座嗎?

這樣以照看為主的晚託班,即使免費,但對家長的吸引力是不大的,除非確實難以接孩子,就把孩子放在學校,有條件的家長還會把孩子接走。而對此,很多學校也歡迎,不希望有太多孩子留在校園內被照看。之所以如此,這和免費晚託的財政保障、教師資源、學生安全管理、課程開發有密切關係。

晚託是有償服務,還是免費,一直存在爭議。贊成有償服務的,認為晚託是非義務教育,是對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服務,因此,參加晚託的學生應該支付一定費用,這筆費用也可用於解決教師加班費,以及開設興趣活動課程的費用,假如在學校內參加興趣活動班,只需繳納到校外報班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的問題,家長肯定歡迎。有關調查也顯示,很大部分家長並不反對晚託收費,只要晚託興趣班有質量保障。

但是,也有很多人明確反對晚託收費,因為雖然晚託屬於非義務教育,但如果收費的話,將又會發生亂收費問題——以前我國學校是提供晚託服務的,但由於晚託收費經常被質疑是亂收費,才導致晚託被取消,而且,本來晚託是為了解決有實際困難的家庭的孩子接送問題,如果收費可能導致這些家庭無法承受費用,也增加這些家庭的負擔。因此,學校提供免費晚託,才能確保晚託的公益屬性。

免費晚託來了,誰在叫好?會真叫座嗎?

以上爭議,歸結起來,就是費用來源、教師積極性、晚託服務質量問題。要做好免費晚託,關鍵在財政必須保障晚託服務的經費,而且不能只是按提供照看服務那樣低水平保障,需要按照開設學生喜聞樂見的興趣活動課程,進行高水平保障。低水平保障,必然帶來學校老師消極應對的問題,一方面,學校很難主動開設興趣課程,因為這需要支付老師的費用,但沒有費用來源,沒有孩子喜歡的興趣活動,只是滿足最基本的晚託需求,有更高的需求的家長,寧願花錢送孩子去校外培訓班;另一方面,學校只負責留在校的學生的安全問題,老師於是被要求加班負責學生安全,甚至由於經費少,老師只是義務加班,對於這樣的晚託,教師是很難投入熱情去做的。加之有很大的安全管理壓力,教師普遍覺得提供晚託服務吃力不討好。

高水平保障晚託服務經費,會讓晚託服務大有可為。首先,利用放學到學生最終離校的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時間,學校可以結合本校特點,調動教師積極性,開設各興趣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其次,如果校內教師資源(藝術、體育、科技等專業教師)不足,可利用財政經費向社會招聘專業人員、退休教師參與提供晚管興趣課程;再次,可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購買專業機構的課程服務,我國有的學校在推進晚託服務時,也採取和機構合作的方式,引入機構,但向家長收取一定費用,可這種模式由於要家長付費,存在強制購買、利益輸送等新問題,而由教育部門、學校購買服務,提供給學生,則消除這方面的質疑。

可能有人說,這樣一來,財政要支出大筆錢,這會增加財政負擔;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可能都會選擇晚託,包括有條件的家庭也讓孩子留在學校上學校的晚託興趣班,這不是變相延長上課時間嗎?如果真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值得高興的,因為晚託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而在校內拓展了學生的興趣和素質,從整體上看,不就減少對課外培訓的需求,既減輕學生的整體負擔,又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嗎?這筆財政投入,是完全值得的。因此,只是將免費晚託定位為“兜底”是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