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近日,澳大利亞農漁林業部更新了進口食品信息,我國9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包含了2批次花生產品,原因是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據瞭解兩批次不合格花生的產地分別來自山東的青島和臨沂。

除了我國出口澳洲的花生產品檢測出黃麴黴素超標,近期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檢中,也出現了多批次花生檢測黃麴黴毒素超標的案例。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黃麴黴素超標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一時間不少吃貨誠惶誠恐,別怕,看完下面這6個知識,正確認識和預防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什麼?

黃麴黴毒素稱AFT,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它屬於一類化學結構相似,毒性較強的化合物,分為B1和G1兩大類。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目前發現的黃麴黴素已有20餘種,如常見的黃麴黴毒素B1。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將此毒素認定為I類天然致癌物

黃麴黴毒素比砒霜毒,B1是老大哥

黃麴黴毒素毒性很強,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種群中的老大哥,屬於毒性很強的天然致癌物質之一。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具體致毒能力比砒霜強60餘倍,同時毒性也是等量氰化鉀的10倍

因此,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在生產、進出口的花生及其產品制定了嚴格的AFT限量規定。

黃麴黴毒素毒在哪裡?

黃麴黴毒素有強的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這是有名的三致毒性。除此之外其急性毒性也相當高,半數動物致死劑量為0. 249mg/kg。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不小心食用了ATF汙染的食物後會出現嘔吐、腹疼、發熱、胃部不適等症狀,嚴重者在2~3週會出現中毒性肝病症狀,黃麴黴毒素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肝臟部位。

不同糧食品種安全限量不同

在我國GB2761-2016中,對食品中的真菌毒素規定了限量,以黃麴黴毒素B1為例,不同糧食中黃麴黴毒素限量不同

花生、玉米及其製品的限量為20微克/千克;小麥大麥等其他穀物,以及發酵豆製品限量為5微克/千克;特殊膳食用品如嬰兒配方食品僅為0.5微克/千克。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上述新聞中的不合格花生產品檢出的黃麴黴毒素為0.021mg/kg和0.052mg/kg,依據澳大利亞花生產品0.015 mg/kg的限量規定,這個含量是超標的。

花生是黃麴黴毒素的最愛

黃麴黴毒素常生長在植物性食物中,如花生、玉米、大豆、棉籽果仁甚至食用油等製品中,這與食品的基質有關。

按照常規,營養越豐富的食品黴菌生長的可能性越大。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黃麴黴菌適宜生長的相對溼度為80%左右,南方環境多潮溼是高發區。

穀物類食物水分在14%以上,其中花生為9%,這個環境也非常適合黃麴黴菌繁殖。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其次溫度也是關鍵,夏季炎熱,是黴菌生長高發季,

24℃~30℃是黃麴黴菌產毒量最高的環境。

被ATF感染的食物多是由於不良的儲存條件和過高含水量和溫度導致。

生活中如何預防?

第一是要多注意黃麴黴毒素容易感染的食物,如黴變的花生、玉米、堅果等等;已經黴變的糧粒可以使用機械或人工淘除的辦法去除,該方法對花生和玉米的效果較好。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黴菌耐高溫極強,普通沸水溫度不能徹底殺死黴菌,一般在180℃高溫高壓環境下殺毒效果明顯;

保存易黴變的食物時儘量保證低溫、通風、乾燥的環境,黃麴黴在0℃以下不能產毒,最低繁殖溫度範圍在6℃~8℃

引用文獻

【1】李書國,陳輝,李雪梅等.糧油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綜述[J].糧油食品科技,2009(2):62-65.

【2】李金.有害物質及其檢測[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1:94-100

【3】勞文豔,林素珍.黃麴黴菌毒素對食品的汙染及危害[N].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1(36):65-68

新聞來源:食品夥伴網2018/06/25

愛吃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頻頻超標,6個知識解開它劇毒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