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研究:平均20-60萬,BPM入列高投入雲應用陣營

在上篇《T研究:國內雲BPM市場規模尚小,預計2018年僅為3.29億元》的解讀中,T媒體發現,雖然國內雲BPM整體市場規模較小,但其企業用戶市場的流失率僅為3.3%,所以總的來說,該市場仍是處於穩定增速的態勢。

本次,我們將從雲BPM的企業用戶(包括成功應用型和潛力型)著手,進一步瞭解一下該市場的現狀。

首先從地理分佈上來看,浙江、廣東、上海等沿海區域的企業對雲BPM的認知和應用更加廣泛,成為成功應用型用戶的主要分佈區域。

T研究發現,這可能與這些區域的行業分佈有關。

T研究的調研結果顯示,在金融、電商、製造等業務流程多、複雜、且需要強協同的行業,對雲BPM的應用較多,佔比總共是39.5%。

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

而云端BPM在這些區域標誌性企業的順利應用,也帶動其向國內其他區域的拓展,如以山東、江蘇、湖南等為代表的擁有大量傳統大型製造企業的省份,也開始擁抱雲端BPM。

調研顯示,除了已經成功應用雲BPM的製造業、電商外,未來軟件開發也成為雲BPM另一個高潛力行業,三者分別佔比17.2%,10.3%和10.3%。

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

從用戶體量上來看,雲BPM的成功型用戶主要以人員規模在500人以上2000人以下的中大型機構(31.9%)為主,而且這些企業對雲BPM的投入也不低,每家平均一年20-60萬元(65.3%),但是另一方面,企業的付費意願並不高,這就需要廠商採取措施來積極培育了。

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

那麼,企業用戶實踐雲BPM時又有哪些慣用“套路”呢?

T研究發現,廠商銷售部門的推廣、專業技術和產品論壇以及區域分銷商

是成功型企業用戶獲取雲BPM相關信息的主要通道。而最終採購則主要是通過直接聯繫廠商的線上、線下直銷平臺(47.1%)。所以,廠商要著力加大市場部的主動推廣和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企業瞭解和接觸雲BPM產品。而潛力型用戶則更傾向於通過廠商的區域型分銷商即渠道商獲取雲BPM信息,所以,廠商需要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去獲取潛力用戶。

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

另外,T研究還發現,成功型和潛力型用戶在應用雲BPM時的驅動力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對成功型企業用戶而言,由於業務複雜度提升、流程的不透明、效率的低下以及OA系統的侷限性等,令其開始考慮對雲BPM的應用,這是企業從其內在需求出發。而潛力型用戶則更傾向於從合作伙伴的推薦和成功用戶的示範等外在因素獲取應用雲BPM的驅動力。所以,對廠商而言,內外兼顧很重要。

而且,相較於成功型用戶在選型雲BPM時主要關注產品的交互體驗性、是否定期升級更新以及其部署的難易程度等,潛力型用戶則更關注產品的安全、易用性和廠商的服務能力等。這就要求雲BPM廠商在滿足當前用戶需求的同時要加強對潛力型用戶的吸引能力。

前面提到,雖然目前國內雲BPM市場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但T研究也觀察到其中有3.3%的用戶流失率。為此,T研究深入調查了其原因,發現這與企業應用雲BPM失敗有很大關係。

而管理人員的

ROI期望過高,以及對“如果萬一失敗”的過度擔心成為企業用戶應用雲BPM失敗的最大原因。

T研究:平均20-60万,BPM入列高投入云应用阵营

對此,T研究認為,科學的業務流程管理(BPM)是提高自動化業務效率的捷徑,但它不是萬能的,企業如果將業務與流程的重要性本末倒置,應用BPM的失敗幾率會大大提升,所以,企業在應用雲BPM時擺正好心態很重要。

接下來,T媒體會進一步對國內雲BPM供應商進行品牌分析,分別從品牌認知度、品牌參與度和NPS值看一下這些廠商的現狀。

撰文:張蘇月

2018年AWS合作伙伴峰會,請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