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鄉風勁吹白水 孝老敬親接受表彰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渭南訊(記者 賴雅芬 通訊員 李鵬智 代亞茹)身披大紅花,堯禾鎮太鄉村的師玉梅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臉上洋溢著幸福和自豪,今天,她要在在眾人矚目的舞臺上接受鎮上的表彰。

師玉梅,從韓城遠嫁白水,10年前,婆婆患了一場大病,落下了殘疾,至今臥床不起,而她10年來一直精心照顧,貼心伺候,為老人穿衣餵飯、洗臉梳頭、煎藥陪伴,獲得了鄰里鄉親的點贊和好評。她被推選為白水縣堯禾鎮太鄉村“好媳婦”。

8月8日,白水縣堯禾鎮第三屆尊老愛幼節暨誦讀《梁家河》文藝晚會在堯禾鎮新區廣場舉行。會上,對照顧癱瘓母親穿衣吃飯、翻身按摩、床前盡孝,從無怨言的好兒子高五瑞;遠嫁白水,10年間精心照顧,貼心伺候因病臥床不起的婆婆獲得鄰里一致認可和好評的好媳婦師玉梅;83歲高齡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媳婦,為她穿衣餵飯、洗臉梳頭、煎藥陪伴好婆婆劉親梢、“三秦最美家庭”鄭小明等90餘名道德模範進行了表彰。

堯禾鎮黨委政府對堯禾鎮域內參加2018年高考考取一本、二本的所有學生每人贈送皮箱一個,為即將遠赴他鄉求學的莘莘學子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鄉土包,這個鄉土包寓意深刻,鄉土包的正面是堯禾鎮的鎮標,另一面是堯禾鎮父老鄉親一針一線繡的鄉土兩個字,代表著全鎮56000多名父老鄉親對孩子們的想念、愛護與支持。

高博濤,堯禾鎮滿義村2組人,今年被延安大學臨床專業錄取,他說:“古人離家出遠門時總會帶一份鄉土用來懷念故鄉,這個鄉土包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堯禾是我的家,也是我最熱愛的地方,無論以後我走到哪,我都會想念我的家鄉。”

這次文藝晚會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諸多節目的精彩表演獲得了臺下群眾的陣陣掌聲,誦讀《梁家河的中國夢》、快板劇《孝老敬親傳佳話》、舞蹈《傳承》、小戲《孝敬婆婆奔小康》、情景劇《精準扶貧奔小康》等精彩節目引來了群眾的一片叫好。

家住薛圪嶗村五組的李勝利帶著70歲的母親鄭多燕來觀看這次文藝演出,他說:“這次活動的節目很精彩,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是給年輕人做個教育,以後就會對老人更好,孩子們都看著,這也是給孩子們做榜樣,人畢竟都有老的那一天,今天你怎麼樣對待父母,明天孩子就會怎麼對待你。”

一說起他們家,堯禾村4組的景建英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他說:“我們家是五好家庭,但是還要向人家表彰的、節目裡表演的那些好媳婦、好婆婆學習,他們給咱們做出了榜樣,現在兒媳婦就像女兒一樣,平時我們穿的衣服、家裡的日用都是兒媳婦買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我也對兒媳婦特別好,平時娃愛吃啥我就給他們做啥,我現在在家沒啥事,就把家務活做好,把孫子照顧好,也是給娃娃們減輕負擔。”

景建芳,白水縣堯禾鎮滿義村1組人,作為一名文藝愛好者,她積極參加了白水堯禾雁山劇團,她是此次文藝晚會演出快板劇《孝老敬親傳佳話》的表演者,她說:“平時我們在全縣各個鎮村進行演出,這是我們鎮第三次舉辦孝老敬親表彰活動,這樣的活動特別好,給大家做出了榜樣,也是弘揚正能量,現在社會好了,大家都很包容,近幾年在堯禾街道上很少見到孩子跟老人惹氣,老人跟孩子置氣的情況了。”

2016年,縣文化館、縣劇團、倉頡影子社、秦風劇社、雁山劇社和鳳谷劇社”六個專業和民間文藝演出團體,成立全省首家“百姓文藝宣講團”,將白水的典型家教家風事蹟改編成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快板、秧歌劇、戲曲、小品等,利用自樂班機動靈活、接地氣等特點,深入農村、社區、企業、景區進行演出。

堯禾鎮黨委書記高世龍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舉辦這次晚會在挖掘我們堯禾藝術人才,豐富群眾生活的同時,也旨在弘揚優秀家教家風,發揚敬老愛幼的社會風氣,使家庭道德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更能有效地促進我們堯禾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近年來,白水縣委、縣政府積極倡導,以家教家風家風為引領,號召全縣群眾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入到每一位百姓心中。白水縣西固鎮春節期間舉辦二月二古廟會暨敬老助學公益典禮,雷牙鎮南張村連續18年舉辦尊老愛幼節……如今,“尊老愛幼”日益成為白水縣和諧社會動人音符,匯聚了文明鄉風,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