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打籃球的時候投三分很吃力?

樂未殤v


不請自來!

其實大部分人覺得投三分會覺得吃力,一個是因為身體的力量欠缺(不光是手臂、還有腰和腿部);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發力方式不對。大部分人投籃都沒有遵循 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跟我們平時吃飯一樣,你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你得有有自己的計劃並按計劃一步一步實現。

BB雷迪克曾說過”我的手臂並不強壯,但我的大腿很強壯”,所以腿部的力量決定了一個投籃的85%。正確的投籃發力姿勢

  1. 首先是雙腳的站立,這個站立決定了你投籃時身體的平衡。標準的姿勢是側身,側身的話就要求雙腳站立會與水平線成一定角度,幅度在30到60度是比較常見的

  2. 其次屈膝,要講究臀腿一體發力,說白了就是翹臀,背稍微往前傾斜;

  3. 再屈膝的同時,雙手持球將球舉起,利用彈跳的上升力在最高點將球投出

  4. 起跳後(右撇子)兩隻手腕成倒v字,手肘90度彎曲,左手扶球,手腕帶動手指撥球投籃,注意最後一定要壓腕。


等你練好了正確的手型,你就要開始多加練習讓你的肌肉形成記憶。比如先正視三秒區按標準姿勢投50個;再後退一步投50個,感覺可以再後退一步投50個,以此類推循序漸進直到三分線。這其中如果你在哪次投籃感覺吃力了,就先休息一下,不要硬投,記住不要為了投三分而投,打籃球的投籃姿勢真的很重要,很影響美感。



撩一個球


原問:打籃球的時候投三分很吃力?


  1. 注意姿態

    一個好的姿態對一局籃球賽很重要
  2. 可能因為籃球的手感,而導致比賽的結局變化。
建議增加自己的腰腹力量,腰腹力量和滯空的好壞有關,後仰跳投重要的一點是你的彈跳,另一點就是你的滯空能力,樓主可以針對性的加強腰腹力量的訓練。還有,投籃的技巧在於小臂帶動大臂,在配合上手指手腕撥動球的力量,樓主可以用啞鈴來訓練小臂和手腕力量,至於手指,樓主可以在投籃的過程中的到練習。

技巧:使球旋轉起來,投球時手腕要彎曲,儘量形成90度,但也不要勉強,要找到你最舒服的角度。在空閒時間,練習無球時的投籃動作,注意手腕的彎曲度,而且手腕平時要多活動,出手的角度最好於水平線成65度-75度,而且手肘也要配合。


另外,你可以找到一根高過你的木棍(至少比自己高40公分),練習投籃時,把木棍擺在你前方一米處,所以你投籃時,就一定要越過這個高的物體,多多練習,習慣成自然以後,你投籃的弧度自然就高了。

還要注意

,好的弧度來源與籃球在空中合理的旋轉數。你在投籃時注意控制旋轉數就可以提高到投籃的弧度。一般球在空中轉3-5圈時,投籃弧度就很不錯了。三分命中率自然就上去了。
一切都要多練習!

部分摘自百度,本人對籃球並不熟悉,勿噴!


Ecis蘇子兮


我是頭條號籃球專欄原創作者 V視角看球,不請自來,言之鑿鑿!歡迎關注的頭條號,您的支持,是我原創的最大動力。

投三分球感到吃力,投籃力道不足導致無法保證籃球的飛行軌跡。對於大部分沒有力量儲備的人來說,都是正常的。投籃這個動作,是一個身體協調發力的結果,並不是單一手臂、手腕力量能夠完成,所以分析其原因,咱們從兩方面說。


第一,本身力量儲備不足。改變之道:增加身體的力量訓練,爆發力訓練!

投三分球吃力,說白了還是身體力量不足。力量儲備是最主要的方面。打籃球對於身體素質的塑造,也是比較基礎的一步,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儲備,投籃都困難,別說身體對抗了。

投籃力量的訓練,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手指手腕,大臂小臂,腰背,腿部。投籃是一個協調發力的過程,只有對於手臂力量和身體核心力量的並行、同步增加,才能保證你在投籃時的協調發力。

所以,平時注意身體力量的訓練很重要。

第二,投籃動作動作不規範,不標準,導致出手時身體無法集中形成合力作用於籃球,降低了發力效率。

我們常常看到NBA球員三分跳投時,僅僅使用手臂的發力就能夠投得又遠走穩,其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本身力量能突出,另一方面則因為投籃動作規範,大大提高了發力效率。投籃動作的規範,是發力充分和穩定的保障。大臂、小臂、手腕形成90度的穩定支撐,手五指打開,形成食指和中指主要發力的動作。根據個人發力習慣,在保證沒有側向發力的情況下,可以做適當調整。投籃時,膝蓋彎曲上身保持穩定,起跳發力時,力量由大腿傳導到腰部,再到手臂,手腕,出手時手腕堅決下壓,且要做好跟隨動作,整個投籃動作保證協調,連貫,避免脫節。



投籃動作的規範,主要是為了避免你在投籃時因為動作的異常導致發力時產生分力,一方面導致部分力量的流失,另一方面動作的穩定性也比較差。所以,要想在三分線外進行完美投射,規範動作,做好身體的力量對於手指手腕的傳導,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如果有任何觀點希望和大家分享。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愛籃球,沒理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V視角看球


在實戰中我是很喜歡投三分球的,因為得分快,很省力,關鍵時刻追分或拉開比分很容易。但投三分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除了刻苦的反覆練習,技巧也很關鍵。

球隊中有一個老大哥三分神準,基本可以做到十中八九這樣,之前我投三分也總是偏軟,後來我經常跟他交流心得,逐漸有所提高,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腿部力量,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說練上肢,俯臥撐啞鈴臥推,這些是很重要,但如果你上肢力量很足但仍投起來很吃力,那麼就要注意是不是腿部力量不足導致的,而在投籃過程中腿部力量又主要吃力在膝蓋和腳踝,所以,聯繫腳踝和膝蓋力量很重要,主要的鍛鍊方法就是深蹲,槓鈴;二是投籃姿勢,如果一味追求完美的投籃姿勢,採用像喬丹或麥迪那種跳到最高點再出手的標準跳投,那真的很難練,實際上庫裡的顛投真的又省力又準,在向上跳起的過程中將球投出,腳踝膝蓋,手腕和手臂同時發力,這樣速度快很穩又省力;最後一點也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手腕和手指的力量,這是保證你的瞄準和最後出手沒有偏差的關鍵,鍛鍊方法是握力器和啞鈴;

總結來說,我認為下肢力量(尤其是膝蓋),姿勢,是短期內快速提高三分球射距和命中率的關鍵


嗨李先生184082239


關鍵是不會用腰部力量,下肢發力需要通過腰部力量傳遞,充分使用腰部力量,可以下肢力量傳遞到上肢,這樣的話就會投得很輕鬆。

不只是三分,兩分球也是這樣,可以觀察很多職業運動員,起跳時在三分線外,偷完落地後在三分線內,並不是他們向前跳了,而是使用了腰部力量,腳自然前伸的結果。另外也可以看職業球員投出三分後,在出手的時刻,腿部會向前弓,這是使用腰部力量的結果。

個人經驗,我哥和我都是在充分使用腰部力量後,可以連續投進三分,甚至是三分線外一步到兩步也能跳投進三分。


浩然琦


如果你三分線內半步投籃很輕鬆很準,三分投不到,主要原因是腿部沒有用力。投籃姿勢要做以下調整。1投籃時要膝蓋稍深蹲,便於腿部發力。2起跳後保持好身體平衡,腰腹力量要用好。3到達最高點之前球出手。4投籃手臂保持不變形,如果還吃力可以加大臂推球姿勢,但一定要保持和撥球壓腕的動作的連貫性。多練,當這幾點都做到,就會感覺比較輕鬆,命中率也就高了。美國很多十幾歲小孩三分都很準,所以力量是次要的,關鍵是發力的方法。如果兩分命中率很低,建議不用練三分,浪費時間。


後撤步的威力


不一定是力量大小問題,當然起碼的力量還是要有一些的,比如腰腹力量、上肢的力量。

第一,無論是三分還是罰籃,都有個力的傳遞過程,那種喜歡直著腿直著上身只靠胳膊投籃的不在討論範圍內。當你投籃時,力應該是從腳到腿到腰到上肢到前臂到手掌到指尖的一條線上的傳遞一氣呵成,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卸了力或者換了方向,最後出手力量就不足了。要體會這一點,最好的練習就是原地站立定點投籃,從近到遠循序漸進,當力的傳遞順暢了,自然會發現投籃沒那麼吃力。

第二,投籃是有角度的。根據拋物線來說,角度越高,最後球的下落越接近垂直,籃筐的橫截面越大,越容易進球。但是因為角度越高,球要達到同樣的距離需要的力越大,所以45度角出手應該是最平衡的。當你力量還不夠強的時候,注意不要以大角度出手投三分,很可能會三不沾。

第三,當你投籃姿勢比較正確之後,可以練習跳投,在投籃前做個雙腳前跳的動作以增加出手時球的加速度。注意這個跳投的目的是為了能投的更遠,不是為了讓自己出手更高不容易被封蓋,所以不要一昧的跳的高,而是把握跳和投之間的節奏。節奏掌握的好,力量傳遞的正確,出手會省力很多。

以上是個人十幾年打籃球的一點心得之談,不見得多專業,但對自己投籃水平提高的確是有過很大的幫助的。


江南漁夫


既然是學生問的問題就不說那麼複雜,說直觀點你比較能理解。

三分吃力最有可能是兩個原因,一是基礎力量不足,二是姿勢錯誤導致發力不充分。

基礎力量這個層面不用多說了,三分本來就是需要力量很大的動作,你如果亂扔球都不容易摸到框,那投三分就是妄想。這個方面自己可以去測試,對於身邊投三分輕鬆的朋友,如果你沒人家壯,沒人家有力氣,那麼顯而易見,增加上肢力量是唯一的辦法。

-

至於姿勢問題是更為普遍,略顯複雜,更難解決的。絕大多數學生,並沒有良好的籃球基礎指導,中小學的體育老師懂籃球的本來不多,鑽研籃球甚至於精通的就更少。所以他們的訓練基本就是從體校裡面教材課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對於投籃姿勢也就是某一個方式,壓根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導致中小學的學生投籃姿勢基本沒見到過幾個正常的,全靠他們自己摸索。在各種錯誤的姿勢當中,最普遍常見的就是舉球過頭頂之後還會一個習慣性朝後下壓的動作再出手。這是一種人的本能,尤其是對於不習慣籃球的人而言。好像總覺得向後一壓會有更多的力量向前發力,實際上這是最錯誤的。這種習慣性動作,或許能夠讓你使用更多的手臂力量,但是腿部和軀幹的力量幾乎損失完了。此消彼長之下,願能夠投到的球也投不到。

-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一是增強力量和身體素質。畢竟籃球是強對抗運動。二是好好利用視頻認真鑽研球星的動作。現在你們很幸福,可以通過網絡得到足夠多的資料,還能一幀一幀的看,要知道我在91年學球的時候只能用錄像帶反覆回放,要多難受有多難受。球員的選擇方面,庫裡的力量傳導是最出色的,也最適合普通人。克萊的姿勢和手型幾乎是完美的。這裡必須補一句,姿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好的姿勢的原則是力量不流失的情況下,身體最舒展舒服,手型穩定。所以不用刻板的要求自己必須多麼教科書一般完美。

-

最後必須補一句,關於投籃的問題,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後控制的最大距離而不是自己能夠投的最大距離。當你使盡全身力氣投籃的時候,姿勢必然走形。命中率也一定會大幅下降。這種投籃,對隊友來說是噩夢,對對手來說是神助攻。投籃這種東西,投多遠沒有價值,投多準才有價值。我當教練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放空那種愛投又不準的人。所以現在看著很多年輕人甚至於小學生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還總喜歡強推投籃,就覺得可惜,因為習慣這種東西一旦走偏了,除非有專人以及自己痛下苦工,否則幾乎矯正不過來


伏桀


平時我們都是兩分小能手,各種雜耍,各種高難度,一說來個三分,好多都瞬間啞火,這是為啥呢?

因為三分遠啊😄其實還有好多原因!

一就是因為你經常投兩分,動作記憶的也只有兩分那些距離,忽然來三分肯定是有難度,不光是沒力氣,心理上都不自信

二動作不協調,相對於投短兩分來說要求並不是很高,而且很多都是顛投,並不是純粹的跳投,但是如果來三分的話,距離一遠,用到的力氣更大,動作就要要求很多,如果還是老習慣肯定會吃力

三還是身體協調問題,說一個比較典型的球星,科比,為什麼都說他動作美如畫,不僅僅是各種進攻技巧動作漂亮,尤其是大兩分的後仰跳投,遠距離跳投,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大家在用後仰跳投時候會讓你腰腹很吃力,這個動作要求很多,在後仰跳投的時候,為了平衡身體,不由自助的雙腿會往上踢,而科比就是這項大師,各個不分都協調的很到位。



為什麼要一直說後仰投籃呢?為的就是讓你提高腰腹力量,如果練到位,就算你不經常練習三分,也會在投三分的時候利用腰腹,以及腿部力量做好平衡,達到最終目的!

好了,就先說這麼多吧,這是我自身的理解,不喜勿噴!😀️自己也運用過,不過現在運動少了,腰部肌肉很是一般,難度高點的就來的很費勁!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多多鍛鍊,技術不要太勉強,最終是要吧身體練的棒棒噠!是吧,歡迎大家關注,多多交流哈


格小霖


1.意識觀念問題:合理的投籃訓練一定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說,投射的距離一定是由遠及近的,而不是簡單的兩分至三分的跨越。目前很多籃球愛好者平時運動時,幾乎是把投籃歸為兩類,即中遠距離和遠距離,忽視了近距離的投籃聯繫。實際上,近距離投籃是定型的最佳過程,投籃姿勢和體態的訓練都要從近距離投籃起步。但是隨著現代籃球比賽的進行,大部分籃球愛好者開始崇尚三分球,盲目進行遠距離投射,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遠距離投籃不僅需要接球調整姿勢的能力,更要考驗個人的核心力量和發力習慣,看上去和兩分球僅一步之遙,實則有本質差別。

2.力量訓練問題:擴大投籃範圍需要兩個方面的訓練,一是增加核心力量,二是學會如何發力。首先,業餘籃球愛好者的訓練強度和內容肯定無法和職業籃球運動員相比,很多玩家在健身時著重注意上肢力量的訓練,以保持完美的身材,殊不知在投籃時,真正的發力點和核心力量大部分來自於下肢,尤其是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這兩部分肌肉群提供的是遠距離投籃時的爆發力和穩定性,下肢力量不足的籃球愛好者們,在進行三分投籃時,難免會出現力量不足,左右亂晃的狀態,最終導致“三不沾”或者投籃偏出。

3.如何發力問題:很多籃球愛好者會有這樣的疑問“我身體足夠健壯,核心力量也發達,但是也沒有高命中率,是為什麼呢?” 這裡就存在另一個問題,即如何發力?其實,越是遠距離的投籃對發力是否正確的要求就越高。簡單來說,三分投射可以分為蓄力和發力兩個階段,蓄力即接球后雙腳平行且分開,腳尖正對籃筐,呈下蹲姿勢,手部逐漸上抬;發力即用力起跳,在達到最高點時順勢出手,這樣足以保證力量由下肢遍佈到全身,達到最佳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