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興與「贛定神話」誕生14周年回眸

趙傳興與他的“贛定神話”

————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江西贛定高速路PB1標項目部挑戰高速公路施工極限建成通車14週年

本文作者 沈 健 魏玉龍

編者按:江西省贛定高速公路(贛州-定南)是G45大廣(大慶-廣州)高速公路的一段,也是贛粵高速公路最南端一段,是我省"十五"交通重點建設項目。起於南康市龍嶺鎮,與泰和至贛州高速公路的終點相接,途經南康、信豐、龍南、定南4縣(市),終於定南縣贛粵交界處的野豬塘,與粵贛高速公路相接,全長 126.758公里。工程總投資43.7億。贛定高速公路南接龍河高速(龍南-河源),是東、中部省市通往廣東珠三角的一條快捷高速通道。工程於2002年開工,2004年建成通車。當年,參加施工的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項目部的趙傳興、佘明來、張建、孫飛江、章仲喜、姜少毅、趙文斌等典型人物的奉獻身影,仍然歷歷在目。他們的故事和精神影響了一批批道橋人。以贛定高速公路工程為起點,後來的14年中,以張建為代表的高速公路施工骨幹,在江西累計參加了泰井高速公路、景婺黃高速公路、瑞贛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公路技改項目、九景高速公路技改項目、泰贛高速公路路面養護項目、石吉高速公路項目、昌銅高速公路項目、彭湖高速公路項目、昌奉高速公路項目、撫吉高速公路項目、金撫高速公路、德上高速公路項目、昌樟改擴建項目等一大批高速路公路工程的建設。

趙傳興與“贛定神話”誕生14週年回眸

江西省贛定高速公路

趙傳興與“贛定神話”誕生14週年回眸

江西省贛定高速公路項目經理趙傳興

一個20多人的項目部要在4個半月完成33.55公里(含匝道6.3公里)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任務。可能嗎?你是否知道需完成這麼多的高速路任務量所需要的水穩及瀝青混凝土鋪設的總量就達到70萬立方米,相當於用載重量20多噸的汽車要拉上34萬車,一輛輛排起來總里程達2100公里,能從北京排到江西贛州。擔任贛定高速路工程施工總指揮的江西贛州市副市長張佩昌說:“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這麼多任務量,無疑是個神話”。但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原北京城建道橋公司)趙傳興和他的項目部為了大局,為了實現江西省2004年春節前高速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的總目標,必須創造這個“贛定神話”。經過實際施工時間只有短短4個多月的艱苦拼搏,趙傳興和他的項目部全體成員把這個神話變為了現實。並且按照2004年1月12日必須完成的關門工期又提前了7天,於2004年1月5日全部完工。為實現2004年元月18日通車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勝利之師開赴紅土地

為了開拓道橋公司高速路施工新天地,這幾年來,道橋公司在鞏固原有的北京、山東、河北、黑龍江、遼寧等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出向南、向西拓展的新戰略。向南繼開拓了河南、安徽等市場後,又乘勝挺進江南,於2002年在江西先後中標了京福、贛定等高速路工程。其中,贛定高速路PB1標工程全長27.25公里,匝道近6.3公里。是贛定高速路施工量最大,施工難度也最大的標段。選好該標段的項目經理是能否完成好該段任務的關鍵。究竟派誰來呢?道橋公司把項目經理們過篩了個遍。從會計崗位走向項目經理崗位的趙傳興在東北盤海高速路路基及路面工程施工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成為全線高速路施工的排頭兵,為道橋公司在東北高速路施工市場贏得了很高的榮譽。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佟永貴、總經理鬱志桐曾親臨工地視察,稱讚趙傳興說:“聰明人幹什麼都行”。道橋公司因此決定讓趙傳興走出東北黑土地,南下江西贛南這片紅土地上擔當重任。同時道橋公司任命佘明來為該項目黨支部書記。服從公司領導安排,趙傳興帶領他的項目部於2002年11月20日來到了贛南這個環境全新的施工區域。踏上贛南的紅土地,正趕上這裡十二年不遇的幾場大雪,一片銀妝素裹,趙傳興、佘明來決心帶領大家接受新考驗。

攻城不畏堅

江西贛南這片熱土,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和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發祥地。道橋公司能參與革命老區的建設倍感光榮。為了促進老區經濟發展,江西省在這些年來加大了該省的路網建設力度,計劃2004年春節前實現全省高速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的目標。其中,在贛州地區部署建設了以打通通向廣東交通大動脈的贛州至定南全長162.55公里的高速路工程。該工程共分6個標段。原計劃從2002年11月20日至2004年4月30日完成路面工程施工前建成通車。工程開工後,贛州市委市政府三次召開由施工單位法人代表參加的工程施工動員會。動員各單位不斷掀起施工新高潮,發揚人定勝天的精神,把工程完工通車日期縮短提前到2004年元月18日,部署在這一天剪綵通車。並與各單位簽署責任狀要求確保這個目標的實現,在高速路施工領域創造出“贛定神話”。進場後,施工全線緊鑼密鼓的展開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單位開始施工備料,要求路基施工單位於2003年7月底完成路基施工並交給路面施工單位。路基單位能否按期交出路基是路面施工單位完成路面施工任務的前提條件。竣工日期的後門是關死的,路基施工單位耽誤一天,將給路面施工單位造成被動和極大的困難。到7月底,其它路基單位已陸續開始交出了施工面。但趙傳興和他項目部的施工段所在的路基施工單位完成任務卻相差甚遠,一直沒有連片的工作面交出,遲遲到11月份才完成了路基施工。進入七月份,其它的路面施工段都陸續展開了熱火朝天的施工,但趙傳興和他的項目部只能是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幹,有勁使不上,7月22日,好不容易交出了380米的作業面,項目部馬上突擊進行了試驗段的施工,僅僅幹了不到一天時間,試驗段就做完了,項目部又處於了待工狀態。工期沒有迴旋的餘地,眼看著其他施工單位路面施工形象進度一天一個樣,項目部全體人員個個心裡急的著火,於是,主動提供機械設備及人力幫助路基施工單位搶路基,雖然無償的提供機械設備進行路基施工,增大了項目部的成本,但不如此的話,路基遲遲交不出,對項目部造成的各方面的影響會更大,路基遲遲交不出給項目部的施工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同時,項目部所承擔的施工段由於全線距離施工運輸車輛必須通過105國道,最遠的達27公里,最近也達5公里,惟獨一條8公里長的道路可以行車,又受一座危橋的影響重車不能通過。道路所需的穩定土、瀝青混凝土等拌合生產場地,只能選在路的一頭,為運輸增加了極大的困難,如果有條件,將生產場地選擇在全線27公里路段的中間位置,生產出的各種路面材料將很方便運到施工路段,可場地選擇在一頭,最遠單程就得27公里之多,且路基施工單位交不出路基,運輸帶來的困難可想而知,走不了路基,常常只能走臨時便道,但臨時便道不僅路窄而且陡峭,車輛運輸時常常上不去下不來,項目部就採用剷車栓上鋼絲繩一輛輛往上拉。這給水穩料運到現場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施工難度本來就大,又趕上了非典疫情的漫延,施工所在地毗臨非典重災區廣東,當時,工地處於備料期間,所需的路緣石、路肩石需要進行預製,急需大量勞動力,但受非典的影響,人員遲遲上不來。非典剛剛好轉,進入夏季,7、8兩個月連續50多天,又趕上了江西省52年不遇的高溫、大旱天氣,施工現場路基上的浮土達10多公分厚,整個戰線由如一條紅龍,項目部參施人員在工地上連續冒著高溫酷暑,見縫插針地搞好施工,路基單位那怕有幾十米的工作面,項目部人員馬上展開施工,每個人揮汗如雨,頭髮上、臉上、睫毛上、眉毛上及全身都落上了厚厚的紅土,一個個成了“大紅人”。由於連續乾旱高溫,職工們吃水成了困難,30來米深的水井榦的見了底,只能外出買桶裝水,施工用水也只能用4臺水車不間斷的從五、六公里以外的桃江去拉。職工們晚上休息一個個熱得在屋裡根本受不了,只能上到平房頂,滾燙的樓頂,在休息前只能先用涼水澆澆降降溫。項目部僅有的一臺空調,安裝在會議室,但由於高溫用電緊張,總是斷電跳閘,屋裡的溫度也達到三十七、八度。一直到9月份,其他路面施工單位陸續完成備料,並展開大面積施工的時候,趙傳興項目部才逐步具備了局部施工的條件,這時起,開始需用大量的水泥、柴油等施工材料,可又偏偏趕上了全國性的建築材料供應緊缺,且價格飛漲,水泥每噸從252元漲到最高400多元,柴油從每噸3350元漲到4200元,但還買不到,來自附近幾家的用戶提著現款到廠家排隊要貨。項目部組織多人四方求援,住在一個又一個廠家,盯著要貨,這又給工期造成了很大影響,且又加大了成本。為了儘量減少材料供應對工期形成的制約,項目部開採了一座碎石加工場,由黨支部書記佘明來、副經理章仲喜親自盯到山裡抓,這個採石場生產的碎石計20萬方,相當於1000多萬元購料款,這不僅有效及時保證了施工材料來源,保證了工期,而且抵禦了材料供應商壟料經營、趁機漲價的影響,為施工創造了條件。

趙傳興與“贛定神話”誕生14週年回眸

江西省贛定高速公路

趙傳興與“贛定神話”誕生14週年回眸

江西省贛定高速公路項目經理趙傳興

幹好工程才是硬道理

見縫插針、打打停停,趙傳興帶領項目部,在進場後的幾個月中,到9月份之前只完成了380米的實驗段,9月份開始施工條件開始逐步好轉,初步具備規模施工條件。到11月份路基施工單位才完全交出了路基,即使從9月份開始算起,能夠幹活的時間也只剩下了四個月。四個月要完成主路及匝道共33.55公里除試驗段外的全部穩定土和瀝青生產及路面攤鋪任務,誰來到現場看,誰都說不可能,這時候,其他的路面施工單位已進行到施工高峰期,且剩下了部分的施工量。籤於這種情況,工程總指揮部10月10日提出趙傳興項目部負責的PB1標段在2004年元月8日鋪完2層油,剩餘面層油春節後再鋪。可為了貫徹落實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內實現全省高速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的目標。11月份,工程總指揮部又重新作出了部署,要求趙傳興項目部加快進度,打破常規,在2004年元月12日,完成全部的三層油的鋪油任務,確保18日實現通車。贛州市副市長兼工程總指揮張佩昌十分關注趙傳興項目部施工的PB1標段。他對趙傳興說:“老趙,我特別相信你,你是全線挑大樑的,拜託你了”。省、市各級新聞媒體來採訪,張佩昌都給帶到趙傳興施工的標段,對趙傳興予以鼓勵。趙傳興壓力特別大,他說,這麼多的工程量,鋪這麼多的油,恐怕搞飛機來播撒都完不了,可是我們必須發揮城建人不怕困難,敢於拼搏勇爭一流的精神,要以壯士割腕的氣概,不辜負老區人民的希望,背水一戰,城建人信譽不能丟。他動員項目部全體參施人員說,這是企業的信譽,不能丟在革命老區這片紅土地上,必須樹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入場券。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幹好是硬道理。他要求項目部全體人員,一人當幾人用,一天當兩天用,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創造出贛定高速路施工的神話,創造出公司高速路工程施工市場的神話。項目部從剛開始的10多人增加到28人,每個人除了分管的業務外,都盯到了工作面上。項目經理趙傳興帶頭幾乎是24小時盯在工地上,靠前指揮,他每天在工地要跑四個來回,汽車每次加滿油最多跑一天半,就沒油了。黨支部書記佘明來擔起了整個的行政生活管理工作,買菜、送飯、什麼都幹。總工程師孫飛江每天在工地上,他的老家就在距工地300公里外的江西吉安,女朋友就在50公里遠的贛州南康,但來工地一年了沒有回過家,沒有見過女朋友一面。生產副經理張建從安徽到河南,一直在外埠施工,婚期一拖再拖,利用十一假期結婚剛半個月,就來到江西工地,沒白沒黑地盯在工地,在工地連續一個多月沒有沾過床,困了就在車裡打個盹,每天平均休息不足4小時。總經濟師姜少毅也是新婚燕爾,告別妻子來到江西,除了做好經營工作,還擔負起了瀝青脫桶加工現場的組織指揮任務,常常是白天盯現場,晚上算帳整理經營業務的資料。生產副經理章仲喜、王欽敬,材料主管趙文斌這些老外埠們更是為該工程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為了勉勵大家,趙傳興要求在每個人的辦公桌上貼上了寫有“勤奮高效”四個字的警語。前不久,公司專門委託工會主席趙勇、副總工程師黃修文到工地慰問了一線參施將士,並勉勵大家再接再厲作好最後的衝刺。為了確保任務的完成,項目部倒排工期,每天掌握統計報量掌握進度動態,每週排一次計劃往前趕工期,奪回路基單位延誤的工期,每10天進行一次工程動員挖潛力、鼓幹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展開了四個工作面進行施工決戰,每天投入施工車輛高峰期達七八十臺,機械設備三十多臺套。每天必須確保鋪設水穩5公里,油麵4公里。在江西短期內一下組織這麼多車輛設備難度非常大,是大家一起想辦法從河南、山東等地組織來的,為了解決瀝青生產供不應求的矛盾,項目部在原有2個脫桶機每小時生產10噸,現在由於天氣冷需要3小時才能脫10噸,為此,根據工期需要,項目部在地上挖槽,用鋼板焊接,放上加熱管自制了兩個土脫桶機投入生產是原來的2倍。在做施工計劃時,趙傳興都是把一個月時間算成60天,每個夜晚都算成了一天,24小時鋪路施工設備運轉片刻不停,所有人員吃飯全在工地,司機兩班倒,管理人員全天候盯現場,困了現場找個地方打個盹。公司設備租賃公司經理李興榮來現場看到單位的設備這麼幹,十分心疼地說,在這幹一年的磨損程度頂在北京幹五年。只有這麼日夜不停地幹,工程的進度才有保障。但是有了進度沒有質量,特別是質量出了問題就沒有信譽可言,黨支部書記佘明來,總經濟師姜少毅說,經理趙傳興管理特別嚴格,趙經理抓工作做到三強化,即強化領導、強化管理、強化責任,做到三重視,即重視質量、重視安全、重視環保。對涉及質量、涉及成本、涉及工作責任的問題,一經發現處罰特別嚴厲。一次,發現一拉料車遺撒石子,當場對其罰款500元,又一次,發現一車輛漏油被罰款500元。用趙傳興的話說:官這個字從字面看,上面就一點,可“管”字是“官”字加“竹”字頭,竹子就是鞭子,說明管理必須嚴格,不狠就管不好,管理沒有道理可講。不僅如此,趙傳興管理更講究一個細字,他在工地現場對於來往運料車輛一車車數數,掌握出多少料可以確保完成多少公里,發現車輛上不來,及時作出部署調整。趙傳興抓施工質量更是一絲不苟,一次,當他走到工地,踩到養護水穩用的麻袋上時,腳感到一處約一平方米的地方平整度偏高,馬上揭開麻袋查看,發現是車輛碾壓出來的毛病,當場召集相關人員開現場會,對責任者進行處罰。用老趙的話說:“質量問題無小事,小問題必須當大問題抓,工程進度要創神話,質量同樣確保優質。”進入冬季,由於工期延誤錯過了改性瀝青攤鋪的最佳施工期,江西位於南方雖不太冷,但冬季氣溫也常常在兩、三度。為了保證鋪油質量,改性瀝青在運輸途中,項目部買來100多床棉被覆蓋運輸瀝青的車輛予以保溫。雖然加大了成本,但確保了施工質量。還特別要求項目部對分包單位不吃請,發現一次罰款請的人500元,吃的人500元。對於交代的任務完不成的必罰無疑,外出辦事任務完不成的,路費、車費、飯費一律不予報銷。一次,一名材料人員外出辦事,沒有趕上回單位吃午飯,和他去的民工隊長一起吃了每人18元標準的自助餐,違反了不許擅自和分包單位一起吃請的規定,被發現後,被罰了500元。但大家都表示理解,正是靠著這種嚴格的管理,才確保了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等。2004年1月5日,最後的路面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將業主要求的12號完成的日期又提前了7天。元月18日建成通車的目標終於提前實現了。趙傳興感慨地說:“剛來時,可以說是青山綠水一片,幹著幹著再看是紅土爛泥一片,現在你再仔細看一看,黑色長龍展現,要問是誰譜寫了贛定高速路上建設的這一神話?現在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是我們--北京城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