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六月,是荷花的季節。那天,出發去鄉下,路過一池塘,看見滿塘清綠中翠紅點點,忽然才明白又到蓮飄荷搖的日子了。

荷花,也叫蓮花、水芙蓉、芙蕖。她以其亭亭玉立的身姿、卓而不群的性情、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被稱為“花中的君子”,為歷代文人墨客景仰、謳歌、傳誦。

我輩之人喜愛荷,大多得益於宋朝理學的創造者、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以及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你看,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靜植。那種高潔的品質、優雅的氣質;優美的姿態和莊重的儀表,既清麗脫俗又儀態萬方,令人心旌搖盪、向而往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婀娜的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月下的荷葉、荷花、荷塘被朱自清先生描繪成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筆畫。美得如此醉人,美得如此讓人流連往返,美得如此讓人心曠神怡,想不喜歡都是不可能的了。

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我曾在細雨濛濛中觀賞荷。一滴一滴細潤的雨,輕輕落在荷葉上面,彙集成珠,又順葉而下,似飛花漫舞又似玉盤落珠。荷靜靜地挺立著,雨潤芳容,更顯嬌豔欲滴,放眼望去,青荷蓋水,風掀翠波,靚影漫逸,紅光灼灼。更有一陣風來,送遍野的清香,沁入心肺深處,似久旱甘露,又如曠野笛聲。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盤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在蘇東坡的這首詞中,我讓自己沉醉,沉醉如那雨中的荷花。

忽然想到,荷花晶瑩剔透,至情至性,又極其通靈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每每讀李清照的這首詞,心底下便有一種別樣的感覺。無邊的心事隨荷葉飄零,家事國事如風打蓮蓬,終明瞭緣何人比黃花瘦。“函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首。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杆”。在文人們眼中,荷花寄寓了多少情長愁思,不知道;寄寓了多少喜怒哀樂,不知道,只知道,荷花仍舊淡淡地挺立著,似閱盡人間一切愛恨情仇,似禪悟了人世間一切興衰榮辱。

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我喜歡荷花,喜歡她的淡然。你看,她沒有其他花的喧囂,獨守著一池碧水,一泓清泉,不施粉黛,不加雕飾,無慾無求,雖娉婷而立,卻豔絕塵俗,優雅中有傲人的風骨,嬌豔中有凌不可侵的神威,蜂不敢蜇,蝶不敢採,聖潔得讓人不敢有一絲慾念,直可遠觀而不敢褻玩也。在與她凝神聚心地交流中,才真正感到“淡極始知花更豔”中融通的大智慧和博大精深。滾滾紅塵,人變得越來越浮躁,社會越來越喧囂,對功名矢志不渝地追求,對利祿持之以恆地求索,使人自然純美的天性愈來愈多地消彌和隕落。唯有荷依然那樣悠然地挺立著,不為所動,不爭長短,不去辯駁,即使身處汙濁之地仍把自己開成一枝純美的花。

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託華池邊。為花潔如聖女,為實靜美如玉。自知我不如荷,但我心中有荷也就足夠了

精美散文:照水紅蕖細細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