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協副主席劉洪彪的書法到底算不算「丑書」?

驚龍軒


原來在網上有個“書壇10大丑書家”排名,由當代書壇頗有影響力、主導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的王鏞先生領銜,名單包括沃興華、曾翔、王冬齡等名家,儘管也存在不少爭議,基本還是能夠得到網友們認可。自從蘇士澍先生擔任書協主席後,頻頻發聲要整治醜書現象,引來廣泛響應。於是,這份醜書名家的名單也隨之“擴軍”了,沈鵬、劉洪彪等書壇重量級人物紛紛上榜,書法作品也受到口誅筆伐。


有關於“醜書”這個現象的出現,我寫過好幾篇文章來闡述,總的觀點是:醜書(流行書風)不應該成為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主流方向,但是不能全盤否定這些書法家的藝術思維,也沒必要視之為過街老鼠,一棒子打死。另外,何為“醜書”?這是一個需要具備一定藝術鑑賞能力的問題,不能把一般書法愛好者看不懂或風格獨特的一些書法作品,不分青紅皂白統統打入“醜書”行列。

當然,最難欣賞的書法大都集中在草書作品,草書自然成了所謂醜書的“重災區”。沈鵬和劉洪彪這些以草書名世的書法家被劃拉進醜書家的隊伍,看起來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儘管現在的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在攻擊醜書,大有欲除之而後快之勢,作為一個習練書法幾十年的書法愛好者,我卻不敢輕易盲從。我個人認為,欣賞書法作品應該站在藝術的角度去分析,也應該在藝術的範疇內交流和探討,盲目地揮舞大棒,或者人云亦云,“潑婦罵街”似的交流方式,只能顯出自身欣賞水準和文化素養的蒼白,對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也沒有絲毫幫助。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對沃興華和曾翔這些頗有影響力的醜書名家一直是持保留態度的,我認為他們的藝術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是那種改變傳統審美習慣的書法風格,至少在目前很難被廣泛認同,更談不上普及和推廣。我們應該允許個性書法的存在,但是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傳統的書法藝術審美思維已經極為成熟,這種傳統的審美習慣也早已根深蒂固,沒必要也不可能被否定和顛覆。


我們回到劉洪彪先生的書法定位的話題。儘管對劉洪彪先生書法的評價素來存在爭議,褒貶不一,但是對他傳統書法功底的肯定基本還是能達成共識的。在我看來,劉洪彪先生的書法作品,尤其是草書作品,在用筆、墨色和章法方面都頗為用心,尤其注重取勢,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牽強,或者有取巧之嫌,總歸還是在傳統書法的軌道上,劃拉進“醜書”行列有些說不過去。


必須要強調一點,當今書壇的確是亂象叢生,雖然爭議的焦點集中在醜書方面,其實更應該重視的其實是俗書和江湖書法帶來的負面影響。相比近乎搞笑的諸多江湖書法“大師”,俗書更難被一般書法愛好者辨識。所謂“俗”,簡單地說就是指缺乏藝術品味。對於俗書的鑑定需要一定的欣賞水準,所以帶有不少偽裝和迷惑性。劉正成先生直言蘇士澍先生的書法作品便是當今俗書的代表,這一點在專業圈子裡沒有多少異議,在普通大眾的眼裡卻很難引起共鳴。一般都認為,反覆提倡中國人都應該“好好寫字”的蘇士澍先生,只不過是常常寫些錯別字、鬧些笑話罷了,俗書對於書法藝術的負面影響很難被重視。


總的來說,劉洪彪先生的書法造詣、作品的藝術檔次到底有多高,我無法做出準確的評判,或許也要經過的時間的積累才能做出更為公正的評定。我可以肯定的是,劉洪彪先生的書法作品雖然注重創意,書風變化豐富,與時下流行的醜書作品的確不能等同視之。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關於劉洪彪老師的(注:三虎為“彪”,厲害啊!)書法到底算不算“醜書”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劉洪彪的書法要的是視角衝擊力,且書法源於傳統,有紮實的草書功底,不能稱之謂“醜書”!

(上圖為劉洪彪書法作品)

那麼,為什麼大眾對他的書法作品不看好呢?一是審美取向;二是張揚過甚;三是不接地氣。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人民大眾才是藝術的主體。

那麼,我要問一問劉洪彪先生,近年來,你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多少次呢?這個只有你自己知道,而且天也知道。做為一個書法人,總是高高在上,一門心思地辦班,辦個展,這是不行的,藝術家和藝術,是不能脫離群眾的。藝術到底為誰服務?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難道偉人的教導你忘了嗎!

(上圖為劉洪彪書法作品)


劉洪彪老師是一個善於創新,勇於創新的書法家。我以為,善於創新和勇於創新沒有錯。不是有個書法家說過這樣的話:書法,創新很可怕,但不創新更可怕!我的觀點是,無論書法創作怎樣創新,都應立足在傳統的基礎之上,都應該接地氣,都應該符合大眾的口味,否則,你的創新就是失敗的。



最後,再次表明我的觀點:劉洪彪老師的書法不是醜書而是高雅之作!


中州耕牛堂主


還是先談點生活趣事吧~

北京王致和臭腐乳是我的最愛,儘管紹興鹹享也生產臭腐乳。可對我來講,總感覺差了一點點。原因是嗅覺上還不夠”臭”,另外是口感上還不夠”香”。

就全國來講,喜歡吃臭腐乳的除了首都北京與紹興地區,應該不屬於大眾常用食品吧?然而對喜歡這種“臭香”的人來說,那就叫做“真過癮”啊!

再述述全國人民的愛,也是我的死黨。“酒”~它聞著香,喝著爽……講話時滿嘴吐著“酒臭氣”,俗稱叫做“夜壺水”。當然,也有罕見的不會產生臭氣的酒,如:

中國的《東君》白酒與法國的《路易十三》威士忌,這二種酒喝多了也沒有口臭,這是真正的酒中極品中的極品!無奈,這種極品好酒的產量太少了。常人就算是偶爾有機會品嚐,最終也會因為喝了桌面上的其它酒而感受不到它們的妙處……

回到正題,話說現代書法~

”現代書法”的稱呼來源與日本,形式也出胎與日本。流行與上世紀70~80年代,跟任何事物一樣,過了保鮮期就會進入常態甚至於淘汰。(藝術類中,這種案例太多了)

我曾經介紹過,日本的“現代書法”是一個拆字重組的形式過程。是針對“構成”而組建的字體,這也是區別與”傳統書法”的主要特徵!

從中國目前的“現代書法”水平來看,恕我直言,還處在簡單的“實驗性”階段。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對理論上的理解……



就以劉洪彪先生的《大荒》來分析,形式上屬於現代書法,畫面的構成空間也屬上品。可惜的是缺少了對運筆節奏的把控,“大荒”二字的線條處理不夠乾脆,有製作痕跡。

而現代書法相對與傳統書法來講,應該更容易表現出線條的張力及濃淡枯溼…這也是現代書法的核心之處。

作品《浮雲》就顯得有點亂了,雲字結構洩氣,題字不太合理,把畫面中的氣眼給破壞了。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見解,謹作參考。

不合理處,敬請諒解!


呂永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26, "file_sign": "d18fa45ebd6d7839d782d130685deea5\

秘境您是贏定哦破咖喱


姑且不論這個書寫的人出自何處,什麼緣由,多大來頭,僅就這幅字的書寫來看,你能說他是俊書嗎?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人們之所以不斷詬病、甚至詈罵那些故弄玄虛的醜書製造者、書寫人,就是因為這些人枉自披了一張學究天人、藝無止境的外皮,內裡卻依舊破瓦寒窯鶉衣短褐,卻敢明目張膽的暴殄天物,摧精擊髓。

目前的醜書之爭,日趨白熱化、多極化,也更熱鬧更詭譎。中書協這個被質疑被怒懟的機構部門,雖然有主席人等紛紛站出來以正視聽,以挽民意,但摯愛的人們已經被傷得太深太重,遍體鱗傷,心在滴血,所謂冰凍三尺積重難返,人們固然樂於看到那種“

開張天岸馬,俊逸人中龍”的清新俊逸、騰達飛昇,但那些吃著皇糧的廟堂之人就是依然故我,完全睥睨甚至無視天下書家,明裡幾度吵嚷著說要讓書法迴歸本源,以期達到“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的造化靈秀,實則卻令人分明感到“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悲愴、蒼涼,有一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魍魎勾當。

我個人不反對對千年瑰寶的有益探討和創新嘗試,但那應該是建立在正確的思想認知基礎上的有益嘗試,而不是故弄玄虛、張牙舞爪的虛以委蛇、偷機取巧。

有一種書體是為老到書體。是人們經過多年曆練、研習得出來的自創體,外表看起來稚嫩蹣跚,藏鋒藏拙,其實精蘊內斂、不動聲色,於無聲處聽驚雷

但分明現在的書家卻達不到這種境界,只是撿拾了一些皮毛,就自命不凡的以為上達天聽取了聖旨真經,實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徒有其表,空存其毛,也不禁想起了老祖宗的那句名言: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龍吟148119260


以我對書法的淺見和些悟,他的字徘徊在美書與醜書的邊緣,在醜書裡面相對規矩一點,但仍然是醜書。

個人有個固疪,凡第一眼看著不爽的,八九不離十都是醜書;凡是大作篇篇狂草、群魔亂舞,卻又找不到一篇像樣點的楷、隸、行書作品的,八九不離就是醜書家。

很多對醜書持欣賞態度的朋友,喜歡說“你看不到美,因為你看不懂,水平不夠”。然後是一大堆繁花爛漫的推錦之詞:看看人家這線條,這張力,這氣韻……我只想問,這到底是書法,還是平面線條藝術呢?

到底是醜書,還是神作,最大的矛盾碰撞是一個審美的問題,也是一個對書法理解認識的問題。很多推崇擁護“醜書”的朋友,其實是混淆了美與醜的邏輯概念,而是被一些戴著“主席”“大師”帽子的人,以及為醜書塗脂抹粉、佩玉鑲金的人鎮住了,帶進了溝裡。

中國書法是怎麼定義的,本質上是工具性與美觀性的辨證統一。而“美”的定義至少是一種大眾化了的邏輯認同。從這一點講,山花海樹、群魔亂舞、不知所云的醜書已失去了工具性,可以看作是線平面線條畫藝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同時,這種邊緣的、小眾的“醜書之美”,也難以說服大眾的審美觀。

劉洪彪的字臧否與否,不敢輕論,但可以從傳統書法審美來鑑評。其字多為草書,從單結字來看,點劃誇張,字形無穩;筆畫線條中鋒側鋒混沌,折筆陡頓而欠豐潤,毫無美感,甚至可以說醜。簡言之,毛病的根源還是楷書的基本功不過關。所謂的美感,就是依靠誇張的寫意和佈局來拼湊氣韻。

從不少醜書家紛紛榮之居高位,書法大賽優秀作品清一色醜書,說明今日之書法背離大眾越來越遠。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焏待深思並加以解決的嚴肅問題。

抱庸淺見,一家之言。問候朋友。


抱庸齋主


中國書法醜書盛行,主要是引導的問題,說句老實話,中書協的會員,臨帖比一般人都好,但創作時都往醜裡整,原因是什麼?我個人的看法主要有幾點。

一是受日本現代書風的影響。日本書法源於中國,但是日本普遍使用假名以後,對中文的原意己經不理解,學書法只學線條,就是隻會照畫,創作時寫日文自然是將線條拆開重組,所以對中國文化的內涵諸如中庸之類毫不理解,所以出現這種現代書風。

二,中國書法之所以反受日本影響,是因為國人曾一度追捧,外國的月亮就是比中國圓,況且能看到日本書法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就算照搬過來,人家也會以為是所以的創新。說句不好聽的,其實是自欺欺人。

三,學院裡的書法精英,大多都是學院畢業,導師崇尚的東西對學生來說就是好的,雖然也臨帖,而且臨得很象很認真,書理理論更是學了一大堆,但其實他們對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載體是理解不多的,我在中國書法網上看到的許多書法專家對古人書論的解釋許多就是一知半解,原因就是他們的古漢語水平太差,對古人的文章讀不懂,別看他們連篆書都能辯認,其實死記而已!

學問是書法的內功,學問上不去,書法寫起來自然失去了文氣,個個都覺得自己很覇氣,覇氣恰恰是中國書法所最忌的,中庸,太極般的柔中帶剛才是中國曆代書法崇尚的東西,信不信由你!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實中,很多人文化課上不去,才選擇考藝院,因為錄取分數低,再說書法是偏門,花些錢拜師就行。

書法界的大師們,絕大多數都是文抄公,大字只會上善若水之類,小字只會藤王閣序之類,他們只會抄古人的詩詞,抄古人的聯賦,自己創作的東東幾乎為零。

古人認為最好的書法是表裡如一,蘭序的逸,祭文的哀,寒食的肅,無不是表裡如一。現代的書家,用墓碑來寫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反正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我不懂,你也未必懂,唯一能證明自己懂的,就是花大錢搏箇中書協會員的銜頭,至於箇中拜了幾個評委為師,書法界自己知道。能進中書協,都是能摹的,他們臨起帖來,普通人都達不到,所以不能說人家不懂書法,他們比起江湖的勝一百倍,只是創作往醜裡整而已!


我也是軍迷


個人看法基本功不過硬,行草書寫不好!永字八法王羲之練了十八年!蘭亭序永和九年的永字也不理想!行草書必須按楷則去寫!基本功沒有一二十年功夫是不行的!不少人吃不了學基本功之苦,走捷徑!寫行草書,胡亂寫,美其名曰,有個性!古今楷書真正寫好有幾人!如佛門有幾人能成佛一樣!書法最高境界要達到雅俗共賞大家認可的美!像選美一樣!中書協,人貴有自知之明!楷書過硬有幾人?亮亮像讓大家看看真功夫!讓人心服口服!


冰城晉人李


啥叫醜書?說法不一。但不能把自己不喜歡的、或者帶有探索性的書法統統劃為醜書。

你比如說:把劉洪彪的書法也歸入醜書行列,未免打擊面過大了。他的書法不論在功力上,還是在理論上都是很有說服力的。其作品有傳統、有繼承、有探索,尤其是在筆墨的把控上、在作品的構圖上、在線條的運用上,都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美的感染力。

至於他在一些少數字的創作上,大量運用了以添加數行小字為布白的方式,可能有些不習慣。我認為,這是借鑑了國畫作品將落款也作為構圖內容之一的做法,有法可依,有圖可鑑,無可厚非。但有些此類的作品用法過頻,顯得有些囉嗦。不可否認,我們對所謂"醜書"的理解和認識。因人而異、因水平而異、因好惡而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緯度,不同的高度決定了觀點的差異。


尤年1


謝謝悟空某小姐提問,回答如下:

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的藝術,自從有了文字,就有了書法藝術,發展史是個漫長歲月的結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書法藝術觀,書法藝術發展在創新推陳,一片新氣象,但是也存在異類之類的東西,但是他們不是‘主流’,並不代表書法藝術。網絡有些評論不一定正確,不能為依據,還得看書法藝術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