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歷經滄桑,心請無羨

有人說:隨著荷爾蒙的減少,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一樣的。

比如,問:失戀和失業,哪個更痛苦?

青年人會說:失戀,中年人則會說:失業!

這一說法,把中年人為了不委屈家人,只好委屈自己,那樣一種責任、壓力和心態,說得非常形象。

Chapter1

在網絡上,曾經流傳一份“油膩中年人的一天”,說出大多數中年人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中年人:

就算你再睡眼朦朧,也必須在7點前起床。

精心為妻兒準備好早餐,然後準點,把孩子送往學校。

呆在公司的八個小時裡,你必須和無數個客戶鬥智鬥勇。

你可能受盡委屈,但你仍要假裝強大。

上司越來越挑剔,辦公室裡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你隨時可能被取代,被淘汰。

你必須不停加班,不停維繫自己的渠道和關係,才能呆在原地。

然而,下班前,你依舊被總監批得體無完膚。

你沮喪開著車回家。到達車庫,你在車廂裡坐了幾分鐘,抽了根菸,調整好心情。

然後你再回家,給開門的妻兒一個微笑。

你既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愛人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你的生活裡,曾經發生了無數場海嘯,但你不想家人知道。

這就是最真實的中年人的職場,和生活。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心請無羨

Chapter2

作家連嶽說:最憤青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此時立足未穩,空有一身精力抽刀劈水。而當你到了中年,你就會變得弱視,除了看到年輕女孩,會眼睛一亮以外。其餘東西,看起來都是絲綢般平滑柔順,無可挑剔。

比如,那個受指責的中年外賣小哥,從不回嘴;

那個被上司罵得狗血噴頭的中年白領,滿臉堆笑。

不是他們沒有情緒,而是他們已經向生活妥協

既然已經沒有能力再去改變世界,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他們也曾熱血沸騰,遇到看不慣的事和人,會拍案而起;他們也曾心比天高,發誓努力創業,要把自己的名字,放進福布斯排行榜裡。

但經歷過了人生的風浪,但想起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他們現在每天,只是想不丟掉手頭的每一個工作機會,只是想準時打卡,保住那一份本來就不太多的薪水。

是啊,人到中年,除非是那些極少數實力驚人,功成名就的,在單位、在社會,只能忍氣吞聲,小心翼翼。

曾幾何時,那個當年意氣風發、壯志凌雲的年輕人,也經一步步地變成了唯唯諾諾的“單位人”,把日子過成了一地雞毛,一種庸常。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心請無羨

Chapter3

人到中年,經歷過無數挫敗,揹負著沉重壓力,你彷彿別無選擇。

但餘生漫長,你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走得更遠。

其實,你大可不必太在乎自己的年齡。

網上流行著 20 歲該幹什麼,30 歲就不能幹什麼,40歲還能幹什麼的各種雞湯。

但等到你活過了20、30、40這些數字,再回頭去看,發現所有的在乎都沒有什麼意義。

有的人40歲就開始淡泊人生,成為了沉默的中年男,但娃哈哈集團老總宗慶後的事業是從42歲才開始的,在15年後,他成為擁有100多億身家的風雲人物。

有的人60歲就退休了,開始貽養天年,消磨歲月,但特郎普70多歲才開始當總統,以充沛的精力,領導著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事實上,年齡無非是個心理暗示罷了。你給自己暗示什麼,你就是什麼。

人到中年又如何,那怕就是60歲、70 歲,也可以“歸來仍是少年”。

要知道,醫學意義的年齡之外,你“多大”,你說了算。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心請無羨

Chapter4

如果認真觀察我們的身邊人,就可以得知,但凡那此內心安詳,從不荒涼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單純、執著、理想主義。

所有內心安詳的人,都有一個交集——“理想主義情懷”。

年輕的時候,誰都是理想主義者,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豪情壯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困難的是,經滄桑而心不滄桑,懂世故而人不世故,在經歷了若干年的世事磨爍,人間滄桑,生活壓力,雞零狗碎之後,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實際上,理想主義,不是脫離現實做白日夢,也不是什麼“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辭掉工作,放棄責任去窮遊,而是在我們每天的日常工作裡,保持年輕時的心態和狀態。

比如:

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高標準,不斷精進;

不斤斤計較自己的得失,先人後己;

看到不公平的情況,發聲;

看到需要幫助的“無關人等”,伸手;

對認為正確是事情,堅持;

少抱怨,多行動;

對支持創新的事,敢於冒險;

看到需要支持的人,挺身而出;

出了問題,敢於擔當。

而不是一味地圓滑世故,精明老到,彷彿自己已經看懂、看透了整個世界,滿滿的老氣橫秋。

其實只要我們在每次選擇的時候,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似乎難一點的那條路,就是理想主義的情懷。

的確,人到了一定歲數,擔負的責任越來越大,擔任的角色也越來越多。

就像是張愛玲所說的:一睜眼就是要依靠你的人,而沒有一個你可依靠的人……

你得像一個演員,在不同的場景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一個角色都得演好,不能有任何偏差。

各種麻煩,各種挑戰,各種場景,讓你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地雞毛。

這個時候,要告訴自己:

忘了年齡,別忘了理想。

身在紅尖,心放在雲端。

當然,要做到上面這兩句,很難。

可不,世界有太多不平和黑暗; 你所做的那點子事,宛如飛蛾撲火;

可不,世道如此艱難,你想要正確的去做事情,卻總感覺是逆流而上,道阻且長;是不是“順勢而為”更加輕鬆?

可不,你已經盡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等著看笑話的似乎總比幫助你的人來得多;這樣的堅持還有沒有意義?

這些問題,相信每個中年人,都會在無數個無眠的夜晚,想過了千百遍。

記得修女特蕾莎的墓碑上刻有這麼一段話,題目叫 Do it anyway,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去做,她說: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人們經常是無理,沒邏輯的,自我中心的。還是要原諒他們。)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如果你善良,人們也許會說你有自私的企圖。還是要善良。)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如果你成功,你會有一些假朋友和真敵人。還是要成功。)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如果你誠實和真誠,別人也許會欺騙你。還是要誠實和真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你多年建設的成果,可以被人一夜之間摧毀。還是要建設。)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如果你平和幸福,他們會嫉妒。還是要幸福。)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Do good anyway.(你今天做的好事,明天人們也許就會忘記。還是要做好事。)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傾盡全力,給世界你的所有,也許這遠遠不夠。但還是要盡己所能。)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wa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你看,最終,這些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從來不是你和他們之間的事。)

就用這段話,致敬你心中的少年,去活出內心安詳的中年吧!

歷經滄桑,心請無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