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建築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地基基礎)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案例1

  背景:

  某建築公司承建一寫字樓工程,總建築面積54394m2。主體為框架結構,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設計標明,基礎樁為摩擦型樁。:開工前,編制了施工方案,計劃採用錘擊沉管成孔灌注樁施工方法施工樁基礎。並明確了灌注樁成孔的控制深度原則:樁管入土深度控制標準應以高程為主,以貫入度控制為輔。

  問題:

  1.指出灌注樁成孔的控制深度原則是否正確。

  分析與答案:

  正確

  考試用書:灌注樁成孔的控制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樁:摩擦樁應以設計樁長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樁必須保證設計樁長及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當採用錘擊沉管法成孔時,樁管入土深度控制應以高程為主,以貫入度控制為輔。

  2)端承型樁:當採用鑽(衝)、人工挖掘成孔時,必須保證樁端進入持力層的設計深度;當採用錘擊沉管法成孔時,樁管入土深度控制應以貫入度為主,以高程控制為輔。

  案例2

  背景:

  某辦公樓工程,地上9層,框架結構結構,地下一層,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開始前,項目部組織了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會議,會議要求:

  1)關於護壁泥漿和清孔的要求。第一次清孔在提鑽前,第二次清孔在沉放鋼筋籠、下導管後。

  2)關於水下混凝土澆築的要求。混凝土灌注應控制好最後一次澆灌量,超灌高度要比設計樁頂標高髙出1.0m。

  問題:

  1.交底是否正確?

分析與答案:

  正確

  考試用書:

  1)關於護壁泥漿和清孔的要求。第一次清孔在提鑽前,第二次清孔在沉放鋼筋籠、下導管後。

  2)關於水下混凝土澆築的要求。灌注樁樁頂標高至少要比設計標高髙出0.8~1.0m。

  案例3

  背景:

  【案例2A320032】

  某建築公司承建一寫字樓工程,總建築面積54394m2。主體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基礎採用樁基礎加箱形基礎。底板混凝土強度C30。工程樁為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基礎,樁徑1000mm,樁長35m,共260根。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瞭如下事件

  事件一:

  根據工程進度安排,每天施工10根灌注樁,項目部根據每天澆築的混凝土量,每天計劃留置標養試件6組,共留置156組試件。

  問題: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處,說明理由。

  分析與答案:

  理由:根據《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02的規定,每澆築50m3混凝土必須有1組試件,小於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一組試件。

  不妥之處:計劃留置標養試件6組,共留置156組試

  該工程每根灌注樁混凝土澆築量約28m3,不足50m3,應每根樁留一組混凝土試件,共留置試件260組。

  案例4

  背景:

  【案例2A320032】

  某建築公司承建一寫字樓工程,總建築面積54394m2。主體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基礎採用樁基礎加箱形基礎。工程樁為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基礎,共260根,鋼筋籠長度23m,主筋為12根直徑25mmHRB335鋼筋。

  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瞭如下事件

  事件1:

  現場鋼筋籠鋼筋連接頭採用單面搭接焊工藝,質量巡查時,發現搭接長度為200mm。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處

  分析與答案:

  不妥之處:鋼筋籠焊接搭接長度為200mm

  理由:當採用單面焊時鋼筋搭接長度不小於10d,本工程應為250mm。

  案例5

  背景

  【案例2A320032】

  某建築公司承建一寫字樓工程,總建築面積54394m2。主體為框架-剪力牆結構,筏板基礎。基礎底板厚度為2000mm,採用C40P8抗滲混凝土,施工環境溫度29°C。

  由於基礎底板為大體積混凝土,項目部要求施工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GB50666—2011執行。基礎底板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瞭如下事件:

  事件1:

  基礎底板混凝土入模溫度為35度,澆築完成後灑水養護7d。

  問題:

  1.事件1中,養護有何不妥?

2.事件1中,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是否符合規範規定?

  分析與答案1:

  不妥之一:灑水養護

  理由:大體積混凝土應採取保溫保溼養護,僅灑水養護是錯誤的。

  不妥之二:養護7d

  理由:大體積混凝土應採取養護持續時間不得少於14天。保溼養護持續時間不少於14天。保溫養護結束時間取決於澆築體溫度與大氣溫差。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GB50666—2011的規定,當混凝土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值小於25°C時,可結束保溫養護;如果此時未達到保溼養護時間要求,可繼續保溼養護,直至保溼養護結束。

  分析與答案2:

  保溫保溼養護、保溫結束時間、保溼持續時間

  考試用書:

  1)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大於30°C,混凝土澆築體最大溫升值不宜大於50°C。

  2)在覆蓋養護階段,混凝土澆築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混凝土澆築體表面溫度差值不應大於25°C;結束覆蓋養護後,混凝土澆築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值不應大於25°C。

  3)混凝土澆築體內部相鄰兩測溫點的溫度差值不應大於25°C。

  4)混凝土降溫速率不宜大於2.0°C/d;當有可靠經驗時,降溫速率要求可適當放寬。

  不符合規範規定

  考試用書:《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P140)

  1)入模溫度不宜大於30°C;最大溫升值不宜大於50°C

  2)在覆蓋養護階段,裡表溫差不應大於25°C

  結束覆蓋養護後,裡氣溫差不應大於25°C

  3)裡裡溫差不應大於25°C

  4)降溫速率不宜大於2.0°C/d

  考試用書:《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範》(P67)

  1)入模溫度不宜大於30°C,最大溫升值不宜大於50°C

  2)裡表溫差不宜大於25°C

  3)表氣溫差不宜大於20°C

  4)降溫速率不宜大於2.0°C/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