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天宇上演「日偏食」,濟南18:19現初虧,收好觀測表

新華社天津8月8日電(記者周潤健)本月11日傍晚天宇將發生日偏食天象,這是今年我國能觀測到的唯一一次日食。其中,我國北部地區可見“天狗咬日”,中、東部地區可見“帶食日落”。為使各地公眾更好地觀賞此次日偏食,天文專家列出了我國主要城市可見的具體時間,供當地天文愛好者參考。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日食發生的過程中主要有3個時間節點:初虧(食始),即月球接近太陽之時,太陽、月球的視圓面第一次相外切的時刻,標誌著該地方見食開始。食甚,即月球中心和太陽中心距離最近的時刻,此時,看到太陽被遮掩的部分最大。復圓(食終),即月球離開太陽之時,太陽、月球的視圓面第二次相外切的時刻,標誌著該地方見食結束。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地區日食的程度和時間都各不相同,大體上越往北日食發生的時間越早,由於日落的時間晚,看到日食過程更完善。

以下是我國主要城市可見的具體時間:(順序為城市、初虧、食甚、日落)北京:18時12分、18時51分、19時17分;天津:18時13分、18時52分、19時12分;石家莊:18時17分、18時54分、19時21分;太原:18時18分、18時55分、19時28分;呼和浩特:18時12分、18時51分、19時38分;瀋陽:18時05分、18時46分、18時53分;長春:18時00分、18時42分、18時50分;哈爾濱:17時56分、18時39分、18時49分;濟南:18時19分、18時55分、19時08分;鄭州:18時26分、18時59分、19時18分;武漢:18時37分、19時04分、19時09分;長沙:18時46分、19時07分、19時11分;成都:18時45分、19時07分、19時50分;貴陽:19時02分、19時11分、19時34分;蘭州:18時27分、18時59分、20時00分;烏魯木齊:18時09分、18時45分、21時20分;重慶:18時47分、19時07分、19時39分;西安:18時30分、19時01分、19時36分;銀川:18時19分、18時55分、19時55分。

今晚天宇上演“日偏食”,济南18:19现初亏,收好观测表

天文專家提醒說,公眾在觀測日偏食時一定不要用肉眼直接觀測,防止陽光灼傷眼睛,用望遠鏡或照相機的更要注意採用減光措施。

今晚天宇上演“日偏食”,济南18:19现初亏,收好观测表

2012年5月21日,被蠶食得彎如金鉤的太陽從廣東省新豐縣東郊的雁塔旁升起。潘慧恩攝

今晚天宇上演“日偏食”,济南18:19现初亏,收好观测表

月亮遮擋住部分太陽,黑子群清楚地顯現出來。楊勇攝

兒童忽走報,日壁無全規。倉忙出仰視,如月初蛾眉。

金烏失焰彩,玉象潛光輝。蒼天玳瑁色,列宿爭依稀。

——宋·《日食罪言》

在古人眼中,自打盤古開天闢地,日月星辰就各司其職了。日生光熱,月掌潮汐,日月光華蘊載著天地靈氣,是睥睨萬物、潤澤蒼生的神靈。西方《聖經·舊約》開篇就寫道:“上帝說,要有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於是把光暗分離。”可見很早以前,“光”這個東西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神聖的。

誰把太陽吞了

古人把日出日落稱為晝,月升月降稱為夜,晝出夜伏一直是人們生活的標準模板。“日食”剛好打翻了晝夜輪替的常態局面,公然挑戰神聖的太陽。

朗朗乾坤,日照當空,忽然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什麼個怪物,竟然一口一口把掌管萬物、創生光熱的太陽神給“吃了”!白晝陡然入夜,天地失去光輝。這種“怪”現象自然很容易掀起恐慌,同樣掀起的還有對“作祟怪物”的各式猜測。

中國的老祖先認為吃太陽的是天狗,即那隻傳說中常伴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犬。發生日食時,得使勁敲鑼打鼓、開弓射天、燃放爆竹,從而趕走“惡犬”,拯救太陽。古印度則認為是巨龍把太陽給吞了,別看在咱們國家“龍”象徵著吉祥,在很多地方卻搖身一變,成了邪惡與暴力的化身。在阿根廷,人們覺得是美洲虎把血盆大口朝向了太陽。此外,還有地方提到青蛙、吸血蝙蝠等,可謂眾說紛紜。

日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根據史書記載,在信奉“天人感應”的古代,人們認為“日食”是上天的警示,故而有“日變修德”之語。國君這一天要認真自行檢視德行,穿著素服到偏殿上朝。類似的還有日本,以前一到日食,人們就戰戰兢兢停止工作,甚至會大赦牢獄中的犯人。但古人對日食的認知僅停留於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西漢年間,有一個叫焦贛的人,非常前瞻性地意識到日食是月亮“惹的禍”。他在著作《焦式易林》裡寫道:“團團白日,為月所食。” 唐代盧仝在《月蝕詩》裡解釋:“望日蝕月月光滅,朔月掩日日光缺”,準確講述了月食發生於望(農曆月十五六),日食發生於朔(農曆月初一)的道理。

現在我們知道,事實確實如此。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季節更迭,月球繞地球公轉造成月相圓缺。朔日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中間,由於白道面和黃道面交角存在,通常情況下只有“黑月”出現。但當月球剛剛好擋在日、地正中間,三者處於一條直線,太陽光被月球遮住,部分或全部無法抵達地球,產生日食現象。

全食環食偏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日食可分為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全環食4類,日全食有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5個過程,而日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復圓3個過程,開篇的宋詩《日食罪言》就生動記錄了一次日食。日全食發生在月球近地點,本影錐可以完全掃到地球表面,將太陽光球完全遮住;與之對應,如果月球處於遠地點,太陽邊緣光環仍然可見,形成環食;當觀測者在月球半影區中,太陽一部分被遮掩,出現日偏食。本月11日傍晚,我國北方地區觀測到的將是一次日偏食。

觀測日食最重要的一點是避免肉眼直視或望遠鏡直接觀測,容易灼傷眼部、損毀器材。可以自制或選購巴德膜、專業觀測鏡等設備,或者利用望遠鏡投影觀測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