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爲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孔融讓梨

從小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4歲的小孔融,就知道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兄弟吃,自己挑個小的吃。《三字經》中就有“融四歲,能讓梨”之語。孔融16歲的時候,為了挽救被朝廷宦官迫害的張儉,與哥哥孔褒爭相犧牲生命。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聞名。作為儒家傳承人,可以說孔融德才兼備,絕對是三國時期的網紅。可網紅的身份並沒有給孔融帶來好運,相反,孔融死的很慘。

曹操不僅殺了孔融,其妻兒老小也未能倖免。甚至一段時間內,許昌城內無人敢為孔融收屍。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孔融之死

曹操作為魏國國君,既愛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個矛盾綜合體。他知道孔融有才,於是千方百計請孔融到許昌,任命為將作大臣(現在的省部級幹部),主管工程、建設。

孔融也盡其所能幹好這份工作,在朝廷的御前會議中,常常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工作頗有成效,所以,曹操一直都很重視他。

但是相處時間長了,孔融的情商短板就暴露出來了。什麼短板?張揚,不懂得隱忍。孔融骨子裡是那種剛正不阿、敢於冒死上柬,不分時機、場合,不給領導面子的直腸子。這恰恰是曹操最受不了的,曹操最好面子,最受不了下屬冒進賣弄才幹,前面楊修就是這麼死的,孔融並沒有吸取教訓,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挑戰曹操的底線。

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網紅孔融

公元197年,袁術做了把皇帝夢,沒統一全國呢,就在壽春稱帝。曹操知道了很生氣,我特麼還沒稱帝,袁術你這是不把我當人看啊!可是一時也滅不了袁術,曹操只能把滿腔怒火撒在太尉楊彪身上,誰讓楊彪跟袁術聯姻過呢。

聽說曹操要殺楊彪,孔融朝服都來不及穿,就跑到曹操跟前講道理。“楊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國人民都欽佩。《周書》上說,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連及,怎麼能把袁術的罪歸於楊公呢?”

曹操正在氣頭上,心想“我哩個乖乖,《周書》都搬出來了,你丫賣弄才華也不挑個時候!”,但事理上又說不過孔融,所以,曹操讓許昌令滿寵去審理這個案子。孔融又跑去滿寵那裡,要求一定不能給楊彪動刑,只能文鬥,不能武鬥。

滿寵高情商、高智商,明白不讓楊彪出點兒血,就得讓楊彪丟了命。於是,一句案子也不問,二話不說,上來就給楊彪一頓臭揍。完了向曹操彙報說,“楊彪經過嚴刑拷打,一個字也沒說,這個人聲望很高,如果無罪就打死了,傳出去咱們會失了民心,對您非常不利。”

曹操看楊彪那個慘樣,消了氣,於是當天就把楊彪放了。

到此,孔融才明白滿寵用計救了楊彪一命,後來,又去登門拜訪滿寵,表達謝意。這二人的情商差別立下可判。

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電視劇《三國演義》裡的孔融

再舉個栗子,曹操曾頒佈一條禁酒令,說酒會亡國,必須嚴禁。其實,曹操的本意是為了節約糧食。要說這也是利國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幹了,跳出來高談闊論,說自古以來,亡國的還有女人,怎麼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無言以對。

反對一回就算了,可孔融回回都反對,這就讓曹操極度惱火,記恨在心。孔融內心裡,給君主挑刺,糾正君主的錯誤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可孔融從不考慮曹操的感受,孔融只沉浸在自己的cosplay裡,我是一個忠臣,我眼裡容不得沙子。

曹操受不了了。

曹操開始謀劃殺掉這個自恃清高,不開眼,不明白領導心情,不跟領導一條心的酸腐書生。但是,孔融的名聲很好,是個網紅,所以,曹操的計劃非常周密。

第一步,找一個跟孔融素來不和的人——郗慮做御史大夫,跟孔融搭班子合作。

第二步,暗中示意讓郗慮蒐羅孔融的罪證。郗慮這下來了勁,早就看孔融不順眼了,幹孔融,還有老大支持。

很快,郗慮就找到一條重磅炸彈,孔融曾揚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體的“劉”字,孔融你敢說天下都是劉備的!這不就是謀反嗎?

曹操接到郗慮的密報,沒有馬上動孔融,而是指示郗慮繼續搞黑材料。實際上謀反一條罪,就足以殺孔融了,可是曹操不僅想要了孔融的命,還想把孔融從道德制高點拉下來,搞臭孔融。

很快,郗慮又搞到孔融的兩條最新罪證:

一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禰衡互相吹噓,禰衡贊孔融,說你是“仲尼不死”;孔融則回贊禰衡,說你是“顏回復生”。倆哥們兒臉皮確實夠厚的。

二是不遵孝道。鬧饑荒的時候,孔融對別人說,“如果父親不好,寧肯把東西讓給別人吃,讓父親餓死”;對於母親,孔融認為,兒子對於母親的關係,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雙方就毫無關係了。

情商教育:曹操不傻,為啥要殺死網紅孔融?

高智商曹操謀殺了網紅孔融

曹操出手了。我們看看曹操出手的順序,就能看出曹操的處心積慮。

第一項罪名,不孝。充分掩蓋謀殺動機,也顯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敵劉備,也可以不殺你,你也可以去投奔他,我曹操愛才,決不濫殺人才。但你不孝,就必須處死。

第二項罪名,謀反。這使得沒有人可以為孔融說情,相當於給孔融的死刑加了一個備註“不許減刑”。

其它罪名林林總總也寫了不少,結果是陳壽寫《三國志》時,不敢給孔融樹碑立傳。最終,曹操在佈告上寫道:融違反天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此時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連同妻兒一起,被斬於街市,暴屍數日。

解破一段歷史公案,家長們可以看出,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可以培養出一個能立足社會的人,情商教育同樣非常重要。所謂“行千里路,讀完全書”,就是要不斷提供孩子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逐漸培養孩子的情商,使其成為知情均衡的棟樑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