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

依法依規,鐵腕治理超標排放和偷排偷放的同時,也要在源頭防控、“治未病”上下更大功夫。近年來,大豐環保堅守環境質量底線,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江蘇大豐: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

深化大氣汙染防治。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開展消滅“黑煙囪”專項行動,加大燃煤鍋爐整治力度,開展鎮級工業園區集中供熱試點。全面推進汽修行業、餐飲行業VOCs整治工作,開展木材加工、印刷、塗裝、設備製造、印染等有VOCs排放行業的清潔原料替代工作。加強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汙染防治。推進油碼頭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啟動加油站油氣回收深度整治和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加強建築揚塵控制,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強化港口碼頭堆料場揚塵控制。江蘇大豐: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

提升水汙染防治水平。編制鬥龍港大團橋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方案,強化區域聯動治水。推進斷面水質監測達標,落實鎮、區截汙控源方案,確保汙水管網“十必接“到位,鎮區汙水處理廠實現穩定運行。對67個河長制考核斷面數據進行分析,落實管控責任。推進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工程建設。加快大豐港深海達標排放工程建設,推進港區食品工業園、蘇鹽工業園、大豐經濟開發區等工業集中區的工業汙水處理建設,加快市區6萬噸汙水處理廠搬遷。在造紙、印染以及輕工行業推廣水的循環利用,減少廢水排放量,拓展環境容量。加強對鎮散小企業廢水排放的監管。江蘇大豐: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

推進土壤(含危廢)汙染治理。嚴格管控土壤環境風險,全面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對全區疑似汙染地塊進行風險篩查和建立名錄庫,加快江海化工廠土壤修復工程進度,力爭年底完成修復工程。深入推進重金屬環境綜合整治,督促電子信息產業園開展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專項整治。加強固體廢物管理,進一步提升危廢處理能力。

提升化工園區精細化管理水平。按照省市“263“專項行動要求,不斷完善環境預警和風險監測信息網絡建設,提升重金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風險防範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建設。推動化工園區轉型升級,積極開展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創建,新、改建項目一律按照一流設備、連續化生產、管道式輸送、智能化控制要求建設,加大對園區“廢氣、廢水、固廢”治理力度,不斷淘汰生產工藝落後、治汙設施簡陋、環境隱患突出的落後產能。(張志海.季明安)江蘇大豐: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