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一體化能否成爲中國最大城市?

JasonLee0131


長株潭一體化包括湖南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的一體化。

我們看看三市的土地面積、常住人口、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速等情況。

首先看看土地面積,長沙市土地面積1.1819萬平方公里,株洲市土地面積1.1262萬平方公里,湘潭市土地面積0.5006萬平方公里。

然後看看常住人口,2017年,長沙市常住人口年末數791.81萬人,株洲市常住人口年末數402.15萬人,湘潭市常住人口年末數288.69萬人。

再看看各自經濟發展,2017年,長沙市全年 GDP10535.51億元,增速9.0%,株洲市全年GDP2580.40億元,增速8.0%,湘潭市全年GDP2055.76億元,增速8.3%。

根據以上情況,按一體化把三市合併計算,

一是按土地面積,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合計2.8087萬平方公里,遠超過我國第一城上海市的0.634萬平方公里;

二是按常住人口數,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合計1482.65萬人,遠少於我國第一城上海市同期的2418.33萬人;

三是按經濟總量GDP,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合計15171.64億元,遠少於我國第一城上海市同期的30133.86億元。

除開土地面積,長株潭三市合起來在常住人口和經濟總量都不如我國第一城上海市,相距很遠。所以,即便長株潭一體化,想成為中國第一城,那也是遙遠的夢。

土地面積大,通常是優勢,但對於長株潭的一體化,這反而是劣勢。對於一體化來說,土地面積越大,人口就越難以集中,城鎮化率也越難提高,而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是與人口集中度和城鎮化程度呈正相關的,這巨大的土地面積和地廣人稀的佈局無形中拖慢了長株潭一體化的發展速度。

從1997年開啟長株潭一體化建設之路,至今已有近21年,建設成就也有不少,但從長株潭三市最近年份經濟增長速度都只有8到9%來看,似乎與其他沒有搞一體化的城市也相差不多,同期同省的常德市增速8.4%,衡陽市增速8.5%,由此看,長株潭的一體化優勢似乎並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目前,長沙市在著力發展湘江新區、望城區等新區,發展方向也並不是往株洲湘潭方向,雖然省政府搬到了離株洲湘潭比較近的天心區,但由於長沙與株洲湘潭之間的地貌條件不太好,山地丘陵偏多(見圖一),這無形中阻礙了長沙與株洲湘潭一體化的整合。




從圖一的地貌情況看,株洲湘潭兩市的城區相隔到很近,兩市城區幾乎無縫對接,所以株洲湘潭的率先一體化到是很有可能,所以不如單獨整合株洲湘潭的一體化,打造一個與長沙有一定競爭關係,人口近700萬,經濟總量近5000億元的新興大型城市,就如廣東的廣州和深圳的競合關係一樣,長沙市與一體化後的株洲湘潭形成廣州深圳那樣的雙城記,這對長株潭的發展或許更為有利一些吧。

個人之見,不一定對,歡迎拋磚。


kuangjw


長株潭一體化的目標並非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而是整合長株潭三市資源,實現在經濟規模和競爭力的提升。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是湖南省政府為了進一步整合和促進長株潭(長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的經濟與城市發展所提出的規劃。目標是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實現一體化發展,提升集群經濟的規模和地域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促進長沙、株洲和湘潭地區社會生活的融合。

在地理環境方面,三個城市呈“品”字狀相鄰分佈於湘江下游,彼此城市中心直線距離為:長沙與湘潭、株洲40公里,湘潭與株洲20公里。另外,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實際距離已進一步縮小,地理優勢十分突出。

在產業結構方面,長沙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食品、生物製藥為核心,株洲以交通運輸製造產業、有色冶金、化工產業為核心,湘潭以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製造、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為主打,通過對各自城市主導產業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三個城市產業有很強的互補性,有利於產品的精細化。各城市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上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方向:長沙提出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體”的規劃;株洲制定了 “打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產業優勢”的方針;湘潭提出了 “建設先進製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生態休閒中心”的規劃。可見長株潭三市在產業融合和集群發展方面有很強的優勢。


家族企業雜誌


假設三個城市合併,別的方面不考慮,純粹以數學題計算,“1+1+1”能不能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呢?


首先,從經濟上講,長株潭3市2017年GDP總和為1.5萬億左右,比起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2017年突破3萬億GDP來看,僅僅為一半。也比不過北深廣,比不過重慶、天津、蘇州,只能排在第七位。

從城市人口來看,長株潭三市人口想加也才1300萬左右,而2017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400多萬。而中部第一城武漢2017年常住人口也接近1100萬。如果在考慮到城市化,長株潭三市總體城鎮化在70%左右,而深圳是100%。

所以即便是在2017年,長株潭三個城市實現行政合併,在綜合實力上,也只能進入全國前10,前5都進不去,所以更無法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

不過我們對長株潭一體化的未來可以期許一下,隨著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三市中心城區連成一片,那時候,才能算的上真正的一體化,才能成為超大城市,但是未必是第一。

中國城市的通病就是一味追求量的增大,什麼都想爭第一。其實只有經濟發展了,各方各面在質量上提上來了,人民富裕幸福了,影響力大了,也就成為了真正的“高大上”城市。
香港人口不到千萬,GDP總量比深圳都比不過,然而卻絲毫不影響它成為全球公認的第五大國際化大都市。

靜下心來好好發展,才是邁向強大的第一步!


那詩那遠方


所謂最大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還是GDP最高?

這些都不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目標,也不可能成為中國最大,國家對長株潭的目標是:根據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要求,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儘快形成有利於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切實走出一條有別於傳統模式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新路,為推動全國體制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而不是成為最大的城市群,這不現實。


長株潭目前的產業規劃主要是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設備、汽車、工程機械、機械冶金等。

軌道交通主要是以中車株洲為龍頭,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汽車主要是以長沙廣汽菲亞特、比亞迪、株洲北汽、湘潭吉利和眾泰(原江南汽車)。

工程機械是以三一、中聯、山河智能為龍頭打造工程機械之都。

機械冶金主要以湘鋼、湘電、中航長沙起落架、株洲中航南方、株洲硬質合金為龍頭,發現現代機械冶金業。


小羅說深圳


第一、長株潭加起來經濟規模略大於中國第八位城市成都

究竟長株潭加起來經濟總量有多少,我們可以計算出來:2017年長沙GDP10535億,株洲2580億,湘潭2055億,加起來是15170萬億,與蘇州的17319億,相差2149億,比第八名成都多1280億元。

第二、長株潭合併總人口1449萬,與成都1500萬人口差不多

2017年長沙常住人口為765萬、株洲為401萬,湘潭為283萬,所以三市總人口在1449萬,人均生產總值略高於成都,這也不奇怪,長沙地處中部、長江中游,靠近沿海發達地區,自然人均比西部地區要高

第三、長株潭總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是成都的兩倍,重慶的1/3.

長沙總面積為1.18萬平方公里,株洲為1.12萬平方公里,湘潭為0.5萬平方公里。合起來就是2.8萬平方公里,是成都(1.4萬平方公里)的兩倍,是重慶(8.4萬平方公里)的1/3.

綜上所述: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長株潭合併也不會成為中國最大城市,還有一點,長株潭不可能合併成一個城市。長株潭一體化是為了更好的協同發展,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帶動湖南經濟的騰飛。


深圳觀察


我國的大城市劃分一般是按城區常住人口總量進行劃分的,按照《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規定,新的城市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為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按照這個劃分標準,我們看看長株潭一體化後的人口規模,由於2017年各市統計公報還未發佈,我們暫且用2016年底的統計數據。截止2016年底,長沙市常住人口為764.52萬人、株洲市常住人口401.63萬人、湘潭市常住人口281.3萬人,三個城市常住人口合計1447.45萬人,而同期上海市常住人口2419.7萬人、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成都1591.8萬人、重慶市常住人口3048.43萬人、天津市常住人口1562.12萬人,都比三市合計人口還多。所以,按人口規模來看,長株潭一體化後,也不是最大的城市。


第二,從規劃面積來看。長沙市11819.5平方公里、株洲市11262平方公里、湘潭5015平方公里,合計28096.5平方公里,這是轄區面積,而不是建成區面積,按轄區面積的話,我國轄區面積大的城市就非常多了,重慶市82402平方公里、鄂爾多斯市86752平方公里、內蒙赤峰市90275平方公里、哈爾濱市53775平方公里,還有轄區面積超大的就不贅述了。所以從轄區面積來說,長株潭一體化後也不是最大的。

第三,從經濟總量上來看。2017年長沙市GDP10535.51億元、株洲市2580.4億元、湘潭市2055.76億元,合計15441.67億元,而同期超過這一數字的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等七個大城市,上海更是超過3萬億元。所以,從經濟總量上看,長株潭一體化後,經濟總量也不是最大。


而且,一體化不等於合併為一個大城市,而且為了更好地協同發展。綜上所述,即便三市合併,無論在哪方面都不可能成為最大城市。有的朋友經常說,一天比來比去有什麼意思,有句話說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世界在比較中發展,在比較中進步,在比較中出動力,這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必然規律。當然,比較並不是為了爭個誰高誰低,高低不是爭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幹出來的,原創回答不易,同意的頂起來!


正哥說民生


長株潭一體化有可能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但不可能成為人口最多的城市,也不可能成為GDP最高的城市。

首先,湖南省雖然有一體化的設想,把省府遷到了城南,但是沒有一個可行的中遠期規劃,特別是將三市相連部分定位綠肺禁止開發區,就已經向世界宣佈,長株潭不可能融為一起。

其次,三市基本是各打各的算盤,特別是省會長沙,二十年前就在以河西為重點,向西發展,似欲將寧鄉連接起來。長沙五個國家級產業園區,河西佔了三個,城南沒有一個,國家級湘江新區也在河西,與湘潭株洲沒有一毛錢關係。


老槍35906361


好俗氣的問題。長株潭一體化時為了整合資源,提高效率,不是為了合併圖一個虛名。即使講合併後的規模,湘潭,株洲現在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合併到長沙後的總規模,也就武漢這個層次,與一線城市比還差得遠。湘潭和株洲各自的GDP還不如一線城市一個區。


盧彥錚


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首先是人口問題,目前長沙都沒填滿,哪有更多人口填補長株潭大三角的融城地帶?其次是投資問題,長株潭融城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沿線街區,不是簡單的萬億可以解決的,誰來投?再說勞動就業,生產生活,教育醫療,物質資源等等,假如再移民兩千萬人口,狹小的區域能有那麼多資源托起更高的生活品質嗎?再次,高度聚居的居住狀態不符合湖南人生活習性,湖南人喜歡獨門獨院鬆散自由而又依山傍水鏈接式的居住生活環境。如果去過湖南各市的人就知道,湖南沒有像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地那樣團團圓圓轉轉的建市習慣,所以再移民三分之一的湖南人來融城只存在於想象中。


窗口31


願望是好的,可能性不大。

這些年來,在泱泱大國,好像什麼都要大的,大屏幕,大車子,大房子,愈演愈烈,搞得連城市也大大大,大上海,大重慶,大武漢。

是的,如果長株潭一體化,三城聯袂,那麼中國第一大城市,就非長株潭莫屬了,這樣的話,三湘人民肯定要開心死了,驕傲得想飛!

不過,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因為時代不同了,首都北京正在去非首都功能中,這無疑傳遞出一個信號,大城市不能繼續大下去了!

由此可見,長株潭一體化的願望是好的,但是可能性不大。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