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電動三輪車,和老年代步低速電動車不上牌照?

八卦的境界


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標準

真正的老年電動代步車產品應該是從原先的歸屬於醫療器械類的電動輪椅車演變而來,產品的設計更適合老年人、殘疾人的駕駛習慣。而且適用人群從原先電動輪椅車的殘疾人群擴展到了廣大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百度百科》

老年代步車從電動輪椅轉化而來,原本是為殘疾人和行動不便老人設計的,並不是傳統的“機動車”,在法律法規上缺乏嚴格意義的範疇和標準。


銷售渠道/產品繁雜難以管控

老年代步車有著天然的優勢:體積小、上路靈活、容易操作、方便停車、節省費用。無論是買菜或接送孩子都非常方便,商家正是看準了商機,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品牌,連外形也越來越時尚。不僅是老年人,現在不少年輕人也會開這種車。

只要兩三千,就擁有一個顏色靚麗、遮風擋雨的小車車了。隨便打開淘寶你就能看到不少訂單,這也從另一方面給管理帶來困難。僅僅是一個平臺的訂單,那麼其他平臺和實體店呢?廣大郊區和農村呢沒有攝像頭沒有紅綠燈沒有交警,自然談不上管控。並且大部分不參與運營,無營收和非法載客/超重。

管控生產商的同時,注重自身安全。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措施,限制老年代步車上路,但收效和反響並不好。

真正的老年代步車實際上是一種醫療器械,速度基本控制在5-10公里/小時以下,以速度低、剎車靈、安全可靠、方便為標準,而且是不能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

但商家投機取巧,像機動車一樣配置內部剎車、油門、擋位,以蓄電池或者燃油驅動的非法組裝、拼裝速度可達40-50Km/h,而幾千或者上萬的價格,自然無法像傳統轎車一樣有主被動安全措施,薄薄的一層鐵皮或者玻璃鋼,沒有氣囊,沒有穩定系統,劣質車身和電池極易發生危險。因此需要國家立法,完善生產和銷售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老人開著車,在馬路上肆無忌憚,人行道、機動車道隨意變線,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所以,在目前尚無有效措施的情況之下,作為子女的要有安全意識,不要買不良商家出售的時速過高的代步車。如果老人已經購買,要認真解釋,勸說老人在駕駛中遵守交通規則,萬萬不可去機動車道,時速在10-15Km以下起到代步作用即可。多勸導多告知,儘量少用,安全為上。


電車插座


其實犯罪分子害人有多種手段,以前曾聽說過多起機動車、出租車、摩的拉客害命的新聞,而這次是無牌電動三輪車,三天後才破案,可能與無牌查找,難度增大有很大的關係。那電動三輪、四輪車需不需要掛牌、持證上路呢?

最新的消息證實,今年兩會以後,國務院已經取消了電動車、蓄電池生產許可,或將合併到3C認證,這將會進一步規範和管理電動車的生產企業,估計全國將會有一個統一的的標準來代替現在的國標。如果真實行三輪或者四輪電動車3C認證,就能否歸劃到機動車管理範疇,用哪一級別的摩托車駕照上路,國家還沒有出臺統一政策標準,人們正在翅首以盼。目前,有些省份已開始放寬低速電動車上路的政策,正在逐步放開路權。比如山東省濟南市第一輛"有身份證”的電動三輪車掛牌上路了,以合法的方式開始正視低速電動車市場,管理電動車市場。實行3C認證,將結束一些生產廠家無序生產、超標生產,打電動車擦邊球的錯誤做法,低速電動車市場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


然而,規範了電動車生產秩序,下一步必將規範電動車上路的標準,也得需要有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之前,我為此發過幾篇帖子,提出了一些建議,但都只是個人看法,政策還得國家的相關部門制定。我還是以前的觀點,對低速電動三輪、四輪上路不能一刀切,只要有牌照,有允許使用的駕照,還應該允許上路,必竟我國現在已經步入老年社會,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需要社會從各方面去理解、關照一些確實需要老年代步車的老年朋友,只要他們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就應該允許老年人用低速三輪、四輪電動車上路,因為,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打開車窗看景色


隨著新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實施,電動三輪車將會被劃分為電動摩托車,對其按照機動車進行管理,車輛掛牌也勢在必行,同時駕駛人也要具備相應的駕駛資質,車輛還要購買交強險。

在交通安全法規裡面,只有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分,老年代步車,其實是生產廠家看準了老年人的市場,打了法律法規的一個擦邊球,炒作起來的一個概念,因其簡單實用,深受一些老年人的喜愛,也確實方便了很多老年人的出行。



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按照國家標準,都會被劃分到機動車裡面進行管理,現在有一些城市已經禁止非法的三輪車、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比如在山東省濟南市,近兩年一直在查禁非法的電動三輪車和老年代步車,同時也為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三輪和老年代步車掛牌,使其能合法上路行駛。



很多老年人對於查禁代步車都有疑惑:賣的時候沒人管,為什麼買了要挨罰啊?既然不讓上路,為啥還讓賣啊?

所以,目前很多地方老年代步車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一方面老年人開著出去怕被查,另一方面交警查起來容易引起糾紛,這也導致很多地方禁而不止。這種情況,其實也給很多老年人帶來了很多的風險,因為一旦出現交通意外,就屬於無證駕駛非法機動車輛,承擔的責任無疑會加大。

老年代步車,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不能簡單粗暴的搞一刀切,既要照顧老年人的出行,又要合理的對老年代步車進行約束,引導和規範,要逐步進行。還要從生產源頭上進行控制,保證車輛的安全性,使其符合國家標準,納入規範化的體系進行管理。

最後,對於要購買代步車的老年朋友也提醒一下,一定要購買進入國家工信部目錄裡的廠家生產的代步車,因為那些車輛經過了相關部門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只有這些車輛才可以去車管部門上牌照。


茶禪五味


一個關係大眾交通和老年人交通的事,說難辦,的確有點難,但只要想的是實事求是的為人民辦點事,也不難。可以按乘員、車高(寬)、整車質量、最高車速和最大充許安裝電池輸出電壓(電動機最大充許輸入電壓)幾個方面予以區分限制。我建議相關部門可考慮以下因素。

1.按國家最近出臺的政策中,可考慮免費上牌和發給行駛證的允許的二輪車的乘員規定為1人,最高車速≤25Km/H,額定電壓≤24V。

2.對於老年(病人)用三輪(四輪)車,免上牌發行駛證。乘員規定為1人,車高(寬)作一定限制,最大車速≤20Km/H,最大電池輸出電壓為≤24V。

3.電動機額定電壓在≤36V三輪車,車速≤25Km/H,乘員三人以下,必須持老年證購買,專車專用,免費上牌,免費發行駛證。行駛人持《行駛證》、《老年證》合法行駛。就算是政府送給接送孫子的爺爺奶奶奶的福利。

4、其他人(含老年人)駕駛≥36至72V的二輪三輪四輪,乘員三人以下,一律按電動摩托車作為機動上牌,發D照。農用車在此範圍內按照農用車管理辦法執行。

5.≥72V的二輪三輪四輪車,乘最四人以下,一律持C照行駛。

歡迎理性討論,給出你的解決辦法。


沈大哥



但是現在很多地方卻禁止這類車子上路,為什麼可以生產,可以銷售,就是不能上路。所有環節都沒問題,為什一切都要老百姓買單!作為管理部門要為民所想,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從源頭做起規範三輪車代步車生產企業和制定行業標準!使代步車納入管理體系!


堵不如梳,個人感覺電動車應該上牌,這樣能更好的規範騎行人。畢竟違法是有代價的!


簡單生活樂樂呵呵



首先強烈建議電動三輪車合法上路給老年人以合法的代步工具。不是電動三輪車不上牌而是電動三輪車上牌的時間還沒到,曾經幾時自行車都需要上戶,何況是電動車呢?所以只是時間問題,隨著電動車新規的出臺電動三輪車一定會上牌尤其是老年代步車。

雖然電動三輪車不同於燃油三輪車但通過對兩輪電動車的規定可以看出電動三輪車肯定會被定義為電摩,如果被定義為電摩它就是機動車,任何機動車都是需要上戶的,所以電動車三輪車上牌只是時間問題。



通過以往車友的留言對於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還是有很多比較好的建議比如

1.對於老年代步車只允許老年人使用規定一個使用年限以身份證為準,嚴查以老年代步車為運營目的經營活動。

2.對駕駛人員予以培訓,這個培訓可以是街道也可以是村委會組織的,主要以安全駕駛和交通法規為主。

3.特殊路段標註專用車道,讓其在專用車道內行駛。

4.對於達到安全標準的老年代步車給予掛號統一管理,對達不到安全標準的老年代步車不予上市,從源頭上杜絕三無產品流入市場。

以上建議其實非常好但實施起來很麻煩,因為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不管怎麼說疏總比堵好。車友們,你們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騎士分享


任何廣泛存在的事物,都有存在的必然性及合理性,即所謂天道使然。萬千道路,都是現在已經退休、乃至高齡的老年人修建的,他們經常要去幾千米半徑內的公園、醫院,許多人卻行動不便,自然就有對代步車的普遍而又經常的需求,和諧的社會既然不可能滿足這類需求,至少應該尊重這類需求,而如果從一個不管之亂的極端,走向禁止上路的另一極端,則是為政不仁、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對國家建設的父輩們基本公共權力的踐踏,是違背天理人倫的,會破壞社會安定團結,並被天下人恥笑。因此,對老年代步車上路應該有一個建立在既要保證交通安全,也適當照顧老年人代步需求基礎上的、基本的、中性的規範和限制性政策,爭取達到適當的才是合理的這樣一種和諧效果。對老年代步車,國家應出新規。第一:必須五十五歲以上才可以駕駛(因為目前年輕人購買並駕駛的越來越多);第二,全國統一模板由轄區交警大隊核發準駕證(記住不是駕駛證,申領時應進行基本的道路法規培訓和測試,因為很多農村進城的老年人文化知識匱乏考駕駛證不現實,持有C4以上駕駛證的無需申領);第三,車輛必須上牌,併購置交強險,國家層面應嚴格控制這類車輛的出廠測試最高設計車速不能超過30碼。第四:為了保證老年朋友的行車安全,高速公路、省道以上的快速路道禁止行駛;。第五:禁止使用這種車營運。 如此這般:一是可以避免年輕人跟風購買;二是確保老人安全,城市不添堵;三是防止出了交通事故逃逸後偵破難度大。


手機用戶63756280030


原來電動三輪車只是給殘疾人準備的。這個是有牌照的。

現在的很多電動三輪車是私自改裝的。或者是小工廠小作坊製造的。這些車根本不具有上路許可。但是由於數量太多了,抓不過來。抓了交警部門還得費腦筋處理。也就聽之任之了。

老年代步車也是一樣,是非法生產的。這些車都是在擁堵很嚴重的大城市裡比較多。交警部門每天處理汽車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管他們。不過老年代步車一般都在居住地附近,不往遠處跑。或者是接送孩子上下學。也不出去拉客搗亂。

只有三輪車,每天早晚接送人們從小區去地鐵站,還比較方便。確實是不安全。

電動三輪車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就是不規範駕駛,什麼情況都敢開。

有一次三輪車在主路上逆行!

如果在輔路還放心。所以電動三輪車的主要問題是駕駛人的問題,不是車的問題。

如果取締電動車,居民不方便。坐公交車,一公里的距離,兩頭走400米,中間坐600米,還要等車。

給車上牌照,就要收費。拍照還挺貴的。上了拍照是不是要上保險啊?不上保險就上路,出了事故不是和從前一樣嗎?可是保險費也不便宜。

光上牌不能解決三輪車亂行的問題。也沒有督促作用。對交通事故解決有沒有幫助。

關鍵還是對交通事故採取什麼態度。只有態度變了也有用。上牌,發證都是轉變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配套措施。

如果上牌,發證後還是機動車無過錯也有責任,那一切措施都是白忙活。


天明遙遙山海關


對合法出廠的標準電動車是一級政府認可並已銷售的,特別走微型電動三輪車正常接送幼兒園孩子的代步車進行查扣罰款是不合情理的,為什麼郵政電動車,快遞電動車,環衛電動車在道路上行駛不查扣罰款,難道法規是對老年人的?


嗚士


這個問題,普通百姓說不明白,只能專業人士解讀,電動車都跑十多年了,沒人管,也過來了。現在,又不能上路了,那就沒辦法了,你說什麼都沒有用了,反正你在路上跑,絕對不行了。唯一的辦法,賣廢鐵,換幾個錢,你就沒虧,放在家裡,已經沒用了。要想用,你去買有許可的電動車吧,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